|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5 【点击率】1822次 | |||||||||||||||||||||||||||||||||||||||||||||
【概况】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确保世博会、亚运会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大涌镇红木家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导修订的QB/T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申报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并获三等奖,是中山市首个“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建立广东省照明电器标准体系框架,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山)获批筹建广东省照明电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承担单位。推动大型游乐设施行业发展,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山市成立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基地。 【产品质量监管】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全年共向省名牌评价中心推荐45家企业的46个产品,成功申报省名牌30个,并对2009年获得省名牌企业的30个产品进行巡查。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全年国家、省、市三级监督抽检3172家企业5579批次产品,合格率分别为79.8%、76.5%、76.7%,向抽查不合格的1043家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组织抽查不合格的460家企业召开质量分析会,对643家企业进行复查抽样。加强生产许可证及认证监管,全年受理3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申请和3家企业的变更申请,受理20家企业的委托加工备案申请,收到53家企业提交的年度自查报告;现场审查26家企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家企业的体系认证及3C认证。对全市范围内“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全市26家“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签订产品质量承诺书。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在全市各行业选取30家企业为服务对象,在日常巡查中结合相关服务内容对企业进行帮扶。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六项基础工作,包括普查建档、日常巡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辖区政府回访。建立食品、化妆品、食品包装容器、食品添加剂等生产企业档案710个,食品小作坊档案537个。全年巡查企业4323家次,重点监管企业504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56份,跟踪复查企业359家次。全年抽检产品2458批次,合格2119批次。全年受理食品生产许可发(换)证申请230家,通过年审企业386家;报请注销生产许可证8张。全年共回访镇区64次,通过回访收集企业违法线索63条。开展应节食品及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2人次,对4家供世博、2家供亚运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共抽查产品24批次,合格率100%。整治腊味制品、饮用水、大米、饮料等高风险和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的重点食品,其中全年共抽检含乳饮料样品444批次,其中原料乳粉144批次,含乳食品300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加强小作坊巡查监管,全市建档证照齐全小作坊共537家,全部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全年共检查小作坊1688家次,对59家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发出整改通知;实行分类整治小作坊,全年帮扶整改由小作坊转变为食品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18家。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宣传力度,全年接受“12365”24小时电话举报投诉食品案件25宗,开展接待日活动12次,活动期间接待来电、来访群众690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反映问题、建议和投诉77宗,现场处理解决问题65宗,根据群众举报捣毁无证无照黑窝点14个。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监管各项数值均呈良好增长态势。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特种设备安保工作,对全市大型酒店、商场、车站、大型游乐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出动检查人员520多人次,检查特种设备468台(套)。深入开展气瓶“两站”(气瓶充装站、检验站)治理工作,全年查处超期气瓶2980只,查获非法充装气瓶140只。开展简易电梯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整治简易电梯1325台,立案查处非法使用简易电梯行为27宗。开展蒸压釜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全市19个蒸压釜使用单位的165台设备;开展锅炉专项整治期间,共检查锅炉173台,发现存在锅炉安全管理隐患使用单位90家,使用检验不合格的锅炉73台;全年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971份,确保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加强行政许可工作,全年审核特种设备安装告知4628台(套),核发(含复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5823个。从证后监督入手,以质保体系、人员持证上岗、施工工艺,以及安装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有关条例进行告知、监检、验收、办证等多方面考查特种设备安装单位,进一步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实施《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和强制驱动电梯》,组织电梯相关单位召开专门会议宣传学习新《检规》。根据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演练。 【标准化监管】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已申报承担全国TC/SC/WG(即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简称)企业,引导企事业单位实质性参与标准化活动,全年参与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修订94项,其中国家标准85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5项。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全年新增14家企业通过该项评审。全年采用先进标准企业涵盖灯具、家用电器、建材、化工、服装、家具等行业,完成80家企业共125项采标认证的咨询、审核。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实施联盟标准,大涌镇联盟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通过国家标准委审定为国家标准。推动省标准化专业镇及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帮助专业镇及示范区企业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举办节能减排国家标准培训班,39家企业47名代表参加培训。东升农副产品公司研制的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通过审定,民众农科园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广东杨氏南北鲜果有限公司杨氏柑桔和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淡水鱼健康养殖申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山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三乡镇颐老院、火炬开发区敬老院制定护理、生活照料等74个相关服务标准。开展标准化科研项目,《技术壁垒对中山市灯具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广东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标准化助建和谐中山》科研项目分别获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山市科技局批准立项。 【计量监管】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场、酒楼、液化石油气站等计量专项整治,全年出动检查人员200多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0多份。开展农业资料计量专项整治,全年出动检查人员40人次,检查化肥生产企业2家,农资门市86家,现场检测定量包装化肥500多个批次,立案查处农资等各类违法行为6起。加强能源计量监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对重点耗能企业的执法检查。全年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法律法规要求的6家企业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加强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管理,对全市13家安检机构、4家综检机构进行计量认证证后巡查,54个申请新设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单位的资格许可通过现场审查。做好全市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召开全市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全市加油站计量监管工作会议,举办相应行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年有27家企业通过二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27家企业通过三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3家企业通过“C”标志评价考核。严格行政许可工作,加强证后监管工作,全年为288人次检定员核发合格证书,并对获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开展证后监督检查。 2010年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执法打假】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立案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1159宗,涉案货值1143.03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18个;联合工商部门在沙溪3间服装门市店查获1.2万件冒牌服装;查处假冒知名品牌服装地下窝点,查获假冒品牌服装9万多件,总货值超3000万元;整治卷烟市场,全年共查获涉烟案件15宗,查获违法卷烟700多条。制定《中山市各镇(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和《中山市各镇(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建立、健全打假网络,落实打假责任制考核。开展“3·15”打假维权、气瓶安全进社区等各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向群众派发质监法律知识宣传资料500多份,现场咨询答疑230多人次。“12365”举报投诉平台全年接听咨询、举报、投诉电话759个,其中受理举报投诉120宗,处理107宗。 【质量强市】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中山市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意见》、《中山市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方案》和《广东省中山市质量强市活动相关工作任务分解表》,推动质量强市活动全面开展。完成“三个一”工作任务,即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一次质量强市活动动员会议、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一个质量强市的文件、成立一个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加快建立“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大质量工作机制,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市政府签署《关于建设质量强市推动中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作备忘录》;开展质量兴业活动,在小榄五金制品、古镇灯饰、南头家用电器、东凤小家电等4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开展锁具、节能灯、电磁炉、吸油烟机等4类产品质量兴业活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开展质量强镇活动,将古镇所有灯具生产企业,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划分成网格,通过协调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所有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普查摸底,建立各网格内生产企业的质量档案,并由由镇政府将生产企业相关监管责任落实到各社区,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各社区定期上报辖区内生产企业的数量,协助生产企业质量监管;开展质量兴村活动,在黄圃镇大岑村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驻点大岑村委现场办公,对大岑村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质量意识和技术负责人掌握标准的能力,分阶段与大岑村40家企业签订质量保证书。质监部门通过普查摸底、更新质量档案、巡查帮扶、分级管理、专项整治、培育品牌、扶优打劣等措施,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全年普查建档企业113家,并组织专家到相关企业进行指导,建立标杆企业。 (陈奇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