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8-12-07 【点击率】2108次


【简况】 通过举办培训班、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民主评议行风等措施,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和各种业务知识。实行干部交流轮岗制度,选派年轻干部到各国土资源所挂职锻炼,对任职满3年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的国土资源所所长实行交流轮岗,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2002年,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获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土地管理】 切实推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修改各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全市40多个市镇级工业园的顺利设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73.35万亩市、镇、村级基本农田保护区。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政府关于做好违法用地补办手续扫尾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改进审批制度,加快审批速度。根据新的《土地分类》标准,转换新旧土地分类,2002年中山土地现状为耕地777591亩,园地67538亩,林地530995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31164亩,交通用地39200亩,水域743958亩,未利用地9767亩。编印、公布《中山市2002年基准地价》。严肃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保护耕地,全年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0件67亩,矿产违法案件1件3亩,罚款41万元。规范有形土地市场,加大经营性土地出让管理力度,全年通过有形土地市场出让土地使用权9宗,总面积380524平方米(折570亩),成交金额共20884万元,其中位于石岐区安栏路市政府拆迁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达353万元/亩,创下中山土地出让以来最高成交地价。


【房地产管理】 2002年,在房地产交易市场出现回调现象的情况下,组织举办历时半个月的中山2002精品楼盘巡回展示活动,与市建设局联合举办了广东(中山)第六届房地产展销会。规范房地产权登记发证工作,缩短办证时间,将办证承诺工作日由25天缩短为15天,全年办理各类土地登记37409宗,房屋产权登记25950宗,房地产权抵押登记10424宗,商品房权属确认764宗。
  草拟《中山市房地产经纪(中介)管理规定》,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查办非法经营中介机构,全年审批房地产中介机构60家,其中分支机构15家、变更资格证33家、注销资格证10家,对20多家无证单位发出了停止违法经营通知书。
  改造危旧公房,投入800万元改造首批5个点的预制构件公房,拆建成95套总建筑面积6768平方米的住房;全年投入607万元维修公房,受益户2240户。加强公房管理,与城区公房租户签订《中山市公房租赁合同》,全年城区直管公房收缴租金2722.24万元,收缴率为99%;政府物业收缴租金95.3万元,周转房收缴租金29.3万元,收缴率均为100%。做好侨房落实发还工作,年底落实发还非住宅侨房165间,发还面积22483平方米,占总发还数的38%。
  做好城镇房屋租赁工作,全年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4529宗,城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代地方征收税金818.4万元,创历史新高。适时调整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目录结构及显示内容,规范房地产档案管理,全年接收档案56136宗,调档、处理所涉及的房地产档案20多万宗,接收查封档案811宗,解封537宗,抵押档案10003宗,注销抵押4320宗;接受查阅26055人次,涉及档案10万余卷;9月,完成镇区房地产档案并案工作,比原定的3年时间提前半年完成,合并房地产档案55万余卷。
  2002年,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登记备案18859宗、面积192.8万平方米、金额55.27亿元;商品房预售抵押登记11075宗、面积112.67万平方米、金额22.2亿元;二手房地产(含土地使用权)交易8407宗、面积448.85万平方米、金额18.26亿元;商品房办证12339宗、面积115.64万平方米、金额30.31亿元。


【测绘管理】 全市有25个测绘单位,专业测绘人员140人。通过调查研究,向市政府提交《关于深化测绘行业管理的调研报告》。组织开展城区和部分镇区共3000个点的I、Ⅱ级导线控制网工程,完成了城区路网修测、彩虹数字化测图区及南朗镇GPS测量控制网的验收。严格执行国家测量技术规范,对测绘成果开展质量监督管理。检核测量小榄镇大型花灯,为该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提供鉴定证明材料。全年共测绘送审地图58973宗,面积34.2万亩;测量送审房产图39583宗,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测绘生产总产值2290.5万元;编绘1:1万示意图5万多份。成立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工作组,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检查全市书店、文具店、车站、码头、港口、旅游点、城区道路,检查地球仪10种、各种地图179种、地图集326种、地势地形图5种,没有发现严重政治错误。


【矿产管理】 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采矿秩序与安全生产情况。采取萎缩型方式整治石场、砖厂,限期关闭不在可采区石场和条件较差的砖厂,全年关闭10个采石场和41间实心粘土砖厂。改变过去只在年底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状况,定出各矿场上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金额,最迟以季度为单位收缴,保证矿产资源补偿费入库。发出《关于加强石场开采管理的通知》,规范采石场的开采行为,加强管理未按分水平台阶开采的采石场。


【民生工程】 推进住房解困工作,全年完成解困申请调查529宗,组织各类解困房房源328套,安置城区住房困难户258户;分批完成258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分配抽签工作。基本形成住房分配货币工资化的机制,全市领取住房补贴4434人,累计发放住房补贴1.7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688万元,个人购房支取住房公积金1255万元。成立中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完善公积金管理,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专用卡近5万个,占全市公积金缴存人数的60%,住房公积金的归集量比上年增加23.1%,达6740万元。
  配合市政府实施京珠高速公路中(山)江(门)联络线征地的拆迁工作,完成城桂公路二期(沙—坦公路)的征地拆迁,基本完成翠山路的征地拆迁。配合市政府实施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二期的征地拆迁工作。完成纪念中学征地、省储备粮中心直属库征地、万佳排渍用地、兴文路征地及悦来南路35号征地工作。紫马岭南、电信会所、康华路、外环路、47号、49号道路、(沙朗)接连105国道的征地和(环城)城南道路拆迁征地等项目进入征地阶段。全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5个征地项目。
  配合市政府“一河两岸”整治工程,建设光明桥拆迁西堤、码头街段、改造人民桥—中山二桥拆迁下闸新村、老安山海边街,改造青溪路。加紧对岐港路、新开长江北段、长江外环路、莲园东路陶瓷厂段扩建、凤鸣路—光明路转弯口拓宽,及安栏路停车场的房屋拆迁工作。扩建市人民医院及旧中医院,搬迁启发中学、逢源小学、岐江小学。配合重建人民桥工程,搬迁安栏路、华光路段厂房和住宅。全年完成搬迁615户,拆迁房屋面积累计9.18万平方米。根据国家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修订原《中山市拆迁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审批。


【法制建设】 制定和完善有关国土资源保护管理的法规,严格依法办事,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用地行为,有针对性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切实维护国家权益,协助司法部门执行房地产查封解封2374宗。举办庆祝“6·25”第12个全国土地日文艺晚会和房地产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宣传《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配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举办培训班和送法下乡活动。


【信息化建设】 制定《中山市国土资源信息化三年规划》,成立办公自动化领导组,在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国土资源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改造实施建议方案》,为逐步实施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审批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加强信息系统队伍建设,信息中心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市局被评为中山7家政务信息化示范单位之一。


【信访工作】 做好对信访案件和房地产纠纷的调查处理。坚持每月10日的局长接待日制度,加强人民群众与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土地房产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安排专人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化解矛盾,全年处理信访223宗,结案率达86%。(郑倩瑜)


附: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房地产管理局)领导名单

局 长:梁 欣(2002年6月止) 刘占祥(2002年6月起)

副局长:刘占祥(2002年6月止) 张建刚(2002年6月止)

    何权昌(2002年6月起) 陈惠超 程国深(2002年6月起)

上一篇: 国土资源管理(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国土资源管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