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2年,以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为目标总揽财政工作,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整顿规范财经秩序,促进财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21亿元,比上年增长34.53%(按可比口径计算);一般预算支出34.97亿元,增长30.58%(按可比口径计算)。
【市与镇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制定《中山市与镇区新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试行)》,自2003年1月1日起试行。新体制实行市本级财政与镇区财政按比例分税分成,同时将相关支出管理权下放给镇区,镇区财政按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承担起本辖区内各项事业发展正常经费的支出。市本级财政通过专项经费或转移支付手段来实现全市的宏观均衡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 2002年,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镇区统筹等一系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征收要素。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健全农业税收的征管,大幅度地减轻农民群众负担,其中直接减轻农民负担9700万元,农民人均直接减负107元,直接减负率为59.5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市财政局增设国库科,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机构。9月2日挂牌成立中山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机构。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行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编制部门预算】 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选取了6个试点单位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均纳入部门预算,其余未纳入部门预算试点的单位也逐步细化预算。
【粮食储备费用改革】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结合市的实际情况,以粮食购销、储备、管理三分离的市场化改革新思路,改革粮食系统企业,使粮食企业资本由国有全资向民营化转移。成立由市属公有相对控股持股30%的中山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继续实行地方储备粮费用定额补贴办法,试行储备公司经营收益回报管理方式。
【“收支两条线”管理】 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工作。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组织落实非经营性路桥车辆通行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市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加强财政票据的领、销、存管理,从源头上强化政府非税收收入的征收、入库,保证财政资金足额及时上缴国库。
【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根据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02年开始启动“金财”工程,作为全省“金财”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先走一步。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软件、统一采购、统一培训的要求,在镇一级财政全面推广应用南海市西樵区财政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政府当家、财政理财、部门管事及政府一盘棋、财政一本账的管理,组织全市24个镇区的操作人员集中参加省财政厅举办的培训。(黄红标)
附:2002年市财政局领导名单
局 长:吴观带
副局长:吴维兴 苏长桥 吴炘 吴竹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