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况】 2008年,贯彻执行从紧及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推进金融稳定工作,农信社专项票据兑付工作顺利完成,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市场退出工作有序进行。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在全省率先把国库业务接入广东省金融服务平台,推广中山市集中代收付业务,开展中小企业和金融理财产品定点定期监测制度。全年投入932个工作日对金融机构、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提出整改意见123条。辖区经济金融运行平稳。
【贯彻货币政策】 因应货币政策取向的调整,加强货币政策效应监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向银行机构传达货币信贷政策新意向,向地方政府通报中山市货币信贷运行态势,并提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政策建议。强化窗口指导,加强对货币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影响力。加强政策工具管理,完善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加强存款准备金账户监控;强化再贷款管理,维护中央银行债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重视利率市场化效应分析。
【维护金融稳定】 关注金融危机影响下辖区金融运行动态,完善金融稳定报告制度,做好信息反馈。加强对农信社改革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督促检查,于12月5日将专项票据本息23.4亿元划入中山农信社账户,农信社专项票据兑付工作顺利完成。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停业整顿城信社退市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强化与公安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雷霆飓风”专项行动,并对银行、保险机构进行反洗钱现场检查。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环境违法信息、拖欠工资信息、公积金信息及欠缴水费信息被纳入征信系统。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为奥运营造良好的支付环境。继续深入开展打击空头支票工作,加强防范和打击近几年新出现的伪造支票、汇票等违法活动,维护辖区支付结算秩序。加强现金流通管理,全面铺开反假货币网络建设活动,在全市建立反假货币工作站(点)72个,成立由80人组成的义务宣传员队伍。
【创新金融服务】 5月13日,中山市在全省率先将国库业务接入广东省金融服务平台,国库与商业银行的各项预算收支业务均通过该平台办理,试运行期间系统运作正常高效。7月25日,多年来超负荷运作的中山市电子同城清算系统正式停止使用。12月,中山市集中代收付系统在各银行机构全面开通,借助集中代收付系统,各收付费单位、人民银行集中代收付中心、各银行机构之间建立起统一的业务处理通道,该系统推广后,社会公众和收付费单位在任一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即可办理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统筹等的缴纳业务以及工资的发放业务。修改和完善“中山市空头支票行政处罚管理系统”,开展中小企业和金融理财产品定点定期监测制度。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91.94万项,其中贷款卡许可发放982张、银行账户许可开户1.62万户,不予许可12户;即期结售汇市场准入7项,远期及掉期结售汇准入5项,外币代兑市场准入2项;银行自身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审批方面办理行政许可4项;经营结售汇机构信息的变更方面办理许可18项;外汇资本项目核准4102项;外汇经常项目核准89.8万项。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电话投诉22宗,办结率100%。举办“征信知识宣传月”、“金融知识进社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诚信兴商”等一系列活动,提高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运用金融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改革开放30年】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运用再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两大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1998年,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实现了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2003年后,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金融宏观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货币信贷总量控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适时微调各层次存贷款利率水平,加强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商业银行改善信贷结构。督促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助学和非公经济等的信贷支持,引导农村信用社扩大支农信贷投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进银行机构改革与发展,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四家银行股份制改造顺利完成,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经营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稳步推进和支持农村金融改革,中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取得改革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统一法人,产权结构更加明晰,资产质量逐步提高,并于2008年第四季度实现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加强贸易收汇结汇管理,从严控制短期外债资金的流入,强化对外资房地产企业外债及结汇管理。开展打击地下钱庄专项行动,牵头建立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反洗钱监管对象和义务主体范围由银行业扩大到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化解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中山市4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市场退出工作有序进行,其中3家已处于清算方案实施阶段,1家处于制定清算方案阶段。组织金融稳定自评估工作,建立各行业的风险监测与评估框架,初步建立了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推广运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改善支付清算效率,实现大额资金支付的零在途。提升国库服务水平,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将国库业务接入广东省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预算收入入库准确性和效率。组织辖内各银行金融机构推广中山市集中代收付业务,解决支付系统拥挤和公众“排队难”等问题。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山市两级法院的执法信息、环境违法信息、拖欠工资信息、公积金信息及欠缴水费信息被纳入征信系统。(李铠萍)
附: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山 市中心支行领导名单
行 长:黄广平
副行长:钟振强 简锦恩 李杏梨 戴卫东(兼纪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