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1 【点击率】1921次

【概况】 2010年,市政府金融工作局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上市的意见》、《中山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中山市2010年重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中山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帮助企业转型升级。2010年,金融业在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和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实现跨越发展,各类金融机构进驻,金融结构更趋完善,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在城乡金融一体化的指引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完成融资性担保公司整顿工作,推进以农业风险互助合作为基础的农业保险。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7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67%。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2010年,市政府金融工作局多管齐下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稳定,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省金融办统一部署,开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范整顿工作,组织辖内融资性担保公司高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要求各融资性担保公司对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自查整改,通过规范整顿,净化市场环境,促使融资担保业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山市城市信用社退市工作计划》,配合市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市城市信用社和信托公司退出市场工作。中山市信托投资公司、广东华侨信托投资公司中山办事处、中山市石岐城市信用合作社、中山高科技开发区城市信用社和中山市阜康城市信用合作社全部完成退市注销工作,中山市城市信用合作社实现整体拍卖,年底完成撤销退出市场工作。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果断措施,化解金融风险,处理横栏振发、东凤振华等事件,落实中纪委“709”专案小组的工作布置,加大对信联集团后续资产、资金和物业处置力度,为信联集团走破产程序打下基础。引导金融机构进驻中央商务区,发挥金融服务集聚区效应。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招商银行、汇丰银行、光大银行先后进驻东区中心商务区。一批保险、证券、期货机构相继落户。进驻金融机构近30家,东区中心商务区初具规模。

【推动企业上市】 2010年,市上市工作协调小组召开会议,沟通交流推进企业上市相关工作,运用企业改制上市统筹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合作,协调解决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和企业改制上市有关问题,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市政府金融工作局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举办拟上市公司高管培训班,走访后备上市企业,了解企业情况,及时提供服务,加快企业改制上市进程。支持火炬开发区开展争取纳入新三板扩大试点范围园区各项工作,为高新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交易创造条件。增加企业改制上市的补助和奖励额度,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新三板挂牌等多途径、多渠道进入资本市场。广东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共募集资金达36.5亿元,全市境内上市公司增至7家。广东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5亿美元,成为今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起赴美上市首次公开招募项目(IPO)。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增加至80家,其中20家企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近20家企业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改制。 

【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 2010年,市政府金融工作局配合广东省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改革,结合市内乡镇经济与金融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基础,探索创建广东省创新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编制《中山市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及《关于创建中山市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的研究报告》。经省政府研究,中山市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广东省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整体方案、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以及广东省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落实相关工作,市政府金融工作局草拟《中山市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由市政府印发至各镇区、市相关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制度保障措施及政策支持,有效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

【引进金融机构】 2010年,中山市先后引进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完善银行机构服务体系,导入银行经营新机制,为银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幸福人寿保险、国泰君安证券、东莞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宏源证券、招商证券、集成期货等10家金融机构相继在中山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机构体系更趋完善,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 2010年,小榄村镇银行成功拓展服务网络及业务范围,成立泰丰支行、沙溪支行,成为省内第一家开设分支机构的村镇银行,并获广东省“金融创新奖”二等奖。至12月底,小榄村镇银行存款余额6.79亿元,贷款余额6.1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30%,中小企业贷款占40%,个人创业贷款占15%。大涌邦达小额贷款公司、古镇灯都小额贷款公司先后成立,市内小额贷款公司增至6家。至12月底,6家小额贷款公司共发放贷款863笔,累计投放贷款22.14亿元,余额9.93亿元,利润6439万元,无不良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有力支持“三农”和小企业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企业出口信用保险】 2010年,市政府金融工作局按照《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细则》的要求,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早稻种植保险3.4万亩,保险金额1665万元,市镇两级财政支付保费补贴66.61万元。种粮大户自行选择投保水稻补充保险9463亩,晚稻已承保31775亩,保险金额1844万元,财政支付保险费补贴55.3万元,全市实现水稻种植保险统一保险。承保能繁母猪30282头,保险费181.69万元,续保率91.32%。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于“三农”的作用得到体现,初步形成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4月,市政府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动外贸出口。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山办事处为115家出口企业提供19.4亿美元的出口收汇风险保障,比上年增长147.4%,协助出口企业融资18亿元人民币,为17家出口企业处理逾期货款案件,金额超1000万美元,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扶持中小企业融资】 2010年,市政府金融工作局落实《中山市2010年重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深化落实重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延续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担保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增强营运能力,进一步拓展融资服务平台。年底,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08.72亿元,比年初增加62.29亿元,增长11.4%。4家担保公司成功增资,小榄菊城担保公司顺利开业,全市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融资性担保机构由原来的2家增至6家,融资担保能力大大提高。

(高 畅)

上一篇: 金融服务(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金融服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