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5 【点击率】1388次 | |||||||||||||||||||||||||
【概况】 2010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围绕全国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的战略部署,实施“现代中山烟草”发展规划,抓住市场管理和经营服务两项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建设现代烟草流通企业。依法打击各类制售假烟和违法违规经营卷烟活动,抓好卷烟市场管理,切实维护卷烟市场经营秩序。根据卷烟市场需求,采取“稍紧平衡”的供应策略,着力调整经营结构,不断增强销售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优化卷烟营销、配送服务质量,稳定卷烟市场价格,保障卷烟市场有效供给。卷烟经营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保持销量平稳增长、结构合理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年,市烟草公司共销售卷烟10.21万箱,实现税利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1%。 2009~2010年中山市烟草公司经济运行情况对比表
【烟草专卖管理】 2010年,市烟草专卖局开展专项行动,狠抓卷烟打假和市场管理,查处涉烟案件宗数比上年大幅增长。全年立案查处各类涉烟案件424宗,查获各类违法卷烟3625.47万支,案值合计1180.13万元,上缴财政罚没款137.49万元,分别增长365.93%、149.52%、160.80%和192.45%;销毁假烟727.2万支,货值272.7万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对17名涉烟案件人员判刑;新发许可证1550个,至12月31日,全市共有持证零售户8087户,发证率达3.22‰。在卷烟打假方面,按照“端窝点、断源头、破网络、抓主犯、清市场、追责任”的工作思路,深入巩固联合执法机制,保持卷烟打假的高压态势。通过加大对运输枢纽和物流环节的检查力度,打击假烟生产,拦截假烟运输,封堵假烟分销,多管齐下切断非法烟草专卖品的运输通道,提高打假成效。坚持“以点找人、以人查网”的工作思路查办制售假烟网络案件,建立线报网络和案件信息库,搭建卷烟市场的监测、控制和预警机制,着力推动“破网络”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0年,市烟草专卖局侦破一宗符合国家局标准的假烟销售网络案件,查获涉案卷烟275.71万支,案值106.58万元。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侦破一宗制假案件,查获YJ14-23烟机1台套、假烟138万支以及制假物资一批,案值68.78万元。在市场管理方面,将全市辖区划分为10个片区,推行“片区管理”、“错时执法”、“全天候管理”等新监管模式,不断加大市场检查力度,防止出现无监管地带。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涉烟案件移送办法》实施后,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00天的“中山市整治卷烟市场专项行动”,对农贸市场、娱乐场所等进行集中整治。中秋前夕,会同市打假办、公安等部门对市内卷烟市场的重点部位开展“迎中秋、迎国庆、迎亚运”卷烟市场联合检查行动。全年,市烟草专卖局联合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检查171次,清理无证经营户1319户。年底,启动工商、烟草联合整治卷烟市场和卷烟零售市场分类管理两项全省试点工作,在火炬开发区、民众镇设立试点,探索联合整治卷烟市场的新模式。5月18日,市公安局经济侦查犯罪支队驻中山市烟草专卖局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市烟草、公安两部门在携手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卷烟经营销售】 2010年,市烟草公司围绕“卷烟上水平”的目标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知名品牌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和零售终端卷烟信息采集系统,发挥前沿信息收集作用,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制定《卷烟销售大户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对大户的监督,将月供货量控制在1000条以内,规范零售户经营行为。改变传统的电话订货模式,积极推广网上订货工作。至年底,参与“网上订货”的客户数达到4148户,占全市入网卷烟零售客户的51.5%。根据烟草行业品牌发展规划,结合中山市场实际,推进工商深度协同营销和探索“精准营销”,重点骨干品牌培育工作快速发展。全年销售全国重点骨干品牌6.75万箱,占总销量的66.14%,比上年增长7.99%;销售额13.74亿,占总销售额的77.94%,增长22.49%。 【珠中江烟草区域合作】 3月12日,珠海、中山、江门三地烟草、公安部门联合签署《珠海、中山、江门公安经侦、烟草稽查跨区合作协议》,建立包括联席会议机制、联络员机制、情报信息互通机制、联动机制、交流学习机制在内的五项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三地联合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水平。 (李 昆 陈云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