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供销(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4 【点击率】1303次

【概况】 2010年,市供销合作联社及时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回升的发展机遇,科学管理物业,规范资本运作,拓展自营业务。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基层供销社24个,专业公司8家,经营网点137个,在册职工总数168人。全年实现经营总额501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9%;商品销售总额3708.7万元,增长17.75%;实现利润340万元,增长7.26%;缴纳税费448.7万元。其中,中山市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企业经营总额163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0.87%;商品销售总额1260.38万元,增长132.05%;实现利润186万元,增长8.77%;缴纳税费203.6万元。

【烟花爆竹经营】 2010年,全市经市安监局核发牌照的烟花爆竹零售专卖店有96家。市烟花爆竹公司向各零售店统一配货,经营烟花爆竹品种超过100个,销售总额616万元。首次实行具有专业鉴证功能的封签张贴销售,有效抑制烟花爆竹非法流入。由于专用仓库问题尚未解决,公司商品供应量受到限制,市场经营效果有待提高。 

【工业盐、有机肥销售】 2010年,保康食配公司在交通便利、花木基地比较集中的古神公路横栏段建成一座面积200平方米的配货仓库,新增库容储量400多吨,每年可节约仓库租赁费4万多元,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工业盐和有机肥销售拓展到珠海斗门、江门新会等地,与60多家企业建立销售关系,完成销售2500多吨,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销售任务。

【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2010年,中山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化肥12451吨,农药152吨。沙朗供销社依托“生命素”、电动喷雾器等新型农资产品,以“区域代理、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农资加盟店38家,在全市各个镇区设置网点。全年销售“生命素”1万多支,比上年增加5700支,销售电动喷雾器400多台,比上年增加约200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2010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农家店”有61家,分布18个镇区,经营总面积3300平方米,形成日用消费品批零销售新网络,商品销售额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7.9%。浪网社依托民众农家店,创新为农服务手段,与当地镇政府签订托管协议,开办爱心超市,全年共接待顾客2500多人次,兑换“爱心商品”23万多元,为全镇低保、低收入、五保户等困难群体提供服务。8月,坦背社取得“玉宝”牌粟米油在中山地区的总代理资格,通过全市各基层社的联合经营,整体营销,4个月累计销售6300多瓶。

【维护职工利益】 2010年,市供销社发挥组织优势,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中取得新成效,筹集专项资金223.7万元,为三角、坦背、沙朗、三乡四个基层社的292名离退休职工一次性解决医保费缴交问题,减轻基层社经济负担。结算中心妥善保管转制前的10个旧公司的2400多份人事档案,协助早期离岗人员办理查档、核档和社保相关手续,做到档案零遗失。下发《中山市供销社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实施办法》,规范信访工作,提高问题化解工作的效率,全年妥善解决信访案件3起。

(王红宾)

上一篇: 粮食储备管理(2010)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烟草专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