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6年,供销社落实省政府加快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全市“十一五”规划统揽全局,妥善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年全系统盘活社有资产1.5亿元(其中市社直属公司盘活社有资产8500万元),清退、理顺包括集资款、市财政和银行借款等各项债务8560万元。全年商品销售额3.32亿元,利润总额235万元,其中专营物资化肥销售9814吨、农药销售2278吨。
【社有资产管理和运营】 市社围绕社有资产这个中心工作,明确理事会职责,规范管理,实现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功处置沉淀资产,以6100万元整体转让中山市华联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其经营的中山广场地产(当年收款4500万元),以320万元转让位于香港的87平方米住宅楼;同时转让部分社有资产所占股份比例不多、既不能直接参与经营又很难监管的股份公司的股权,其中转让市富友贸易有限公司、市土产有限公司、市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和市石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的股权,共收回转让金997万元,增值超过60%。
维护资产权益,通过法律及协商等手段追回瑞丰公司、果副公司、郊区供销社等多年形成的近700万元债权;解决东升镇原属供销社的30亩土地的产权归属问题,并及时转让变现350万元。壮大激活社有资产,确立社有资产有进有退、滚动壮大的经营思路,集中财力向银行赎买过去抵押的优良资产,通过转让香港物业回笼资金,偿还市裕佳公司的银行债务,取回该公司抵押的一个很有增值潜力物业的房、地产证件;市供销资产经营公司积极激活闲置物业,当年物业出租率达98%。完成直属公司重组,调整全资公司,整体接收改制以来基本没有经营收入、单靠出租物业的裕佳公司,市社统一收归管理物业管理权;将市瑞丰贸易有限公司退出市场竞争,并将下属子公司从母体剥离,集中到市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管理,减低其家电经营的风险。运用调剂的方法理顺债权债务,解决市供销资产公司、市裕佳公司等企业近2000万元的债务,归还市财政局借款3350万元,清偿土产有限公司、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和古镇供销社的借款共550万元;运用法律手段理顺农行起诉的700万元经济责任。
【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市社分工负责,逐一解决下属公司、基层社转制后的遗留问题。基本解决职工集资款问题,由市财政一次性出资解决10个基层社和1个公司拖欠1005名退休职工的1430万元医保费用问题,协调解决涉及近60户家庭的“怡安阁”等多项有关职工房屋产权归属、确权办证、退转补偿等问题。
【安全经营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是供销社的专营商品。市社要求专营公司和各基层社强化合作,与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消防局密切配合,确保烟花爆竹的经营安全和市场专营地位。2006年来全系统销售额750万元,燃放大型烟花7场。
【开办农家店】 执行国家商务部《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开展由2005年2月6日起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并将其作为供销社参与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同年6月27日,市社决定以坦背供销社自选商场为实施单位,挖掘利用供销社系统原有的经营网点,将农家店超市开到了农民的家门口。对农家店实行统一店面规划、改造,统一商品配送的现代流通方式。至2006年底,全市开办乡镇农家店24间,建立配送中心1个,经营总面积3300平方米,销售收入近800万元。12月15日,在全市发展现代流通业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代表国家商务部和省经贸委向坦背供销社自选商场分别授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和“广东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的牌匾。
【创办食品配送企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放心食品工程、构建安全城市的要求,5月,由市社投资组建中山市供销保康食配有限公司,以其辖属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供销保康市场为纽带,整合供销社系统现有的肉联加工厂、生猪养殖场、水产养殖场以及南美白对虾专业合作社等资源,联合全市种、养殖农民,形成“公司+基地+农民+市场”的无公害放心食品供应网络,向市民提供“放心菜”。至11月,公司和85户蔬菜种植农民建立合作关系,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由公司成立蔬菜配送部,增设2个农药残留检测室及设备,每月供应卫生检验合格的蔬菜15万斤给市内部分机关、学校、工厂的食堂和餐厅。(王红宾)
附:2006年市供销合作联社主要领导名单
主 任:吴兆瑜
副主任:吴长斌 周观胜 周日洪(5月止) 梁德胜(1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