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商品流通(2001)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2 【成文日期】2001-12-01 【点击率】1279次


【简况】 2001年,在国家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的大市场环境下,中山市消费市场以会展经济和假日经济为亮点和增长点,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购销活跃,一般商品销售稳步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8%,下降0.2个百分点。

 

【拓展会展经济】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积极开展相互经济协作与经贸洽谈活动,取得明显效果。2001年,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多次大型的商贸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宣传和推介中山产品,推动了中山与外地的经贸交流,促进了购销。2001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共签订合同692件,成交额31.72亿元。6月份,组织300家企业参加广东中山(成都)经贸洽谈暨产品博览会,签订外销合同35.65亿元。另外,组织企业在西安、成都、新疆等地开展经贸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扩大了中山产品占有市场的份额,促进形成中山市大流通格局,以会展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假日经济凸现】 从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再到10月1日国庆节、中秋节,假日经济一浪高于一浪。假日销售热带来无限商机,食、住、行、游、购、娱乐全线兴旺,牵动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也为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全市各大商场、超级市场、连锁店、宾馆、饮食店客流增量,销售比平时增长近30%。大型综合超级市场万佳百货石岐店,拥有4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辅以大型停车场及免费停车,吸引了大批客源。

 

【完善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管理】 全市的超级市场和集市贸易市场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市城区商贸中心区为核心,以区域经济的专业市场和镇区中心市场为依托,以生活区、自然村市场为配套的功能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市场管理上,坚持依法治贸,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管理商业行业,整治石油、粮食、食盐、卷烟、酒类、生猪屠宰、废旧商品、化学危险品、拍卖、典当等商业行业。开展“反仿冒、反误导”和“整治市场秩序”以及“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商品”等专项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环境和秩序。查处了多宗制售假冒伪劣酒的案件,其中较大的有:查处下闸新村制假窝点,缴获制假工具、制酒原配料、各类洋酒及制成品一批,货值70万元;没收港口好味鲜厂生产的劣酒68箱;收缴福乐多超市经营冒牌假,各类洋酒、五粮液、茅台等50多瓶。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的管理,针对中山市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跨区域供应突出的问题,协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召开全市生猪屠宰工作会议,从加强肉联厂的监管、教育分销商遵守规定、加强屠宰执法等几个方面规范肉类市场秩序,初步解决跨区域供应问题,供应秩序有所好转。

 

【开拓农村市场】 在加快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农村市场的开拓,繁荣城乡市场。结合商业改革和城区建设,加强市场和商业网点的规划,培育城区商业特色街,发展连锁、配送代理和仓储售货等流通业态,方便城乡居民购物。壹加壹、百惠、置禾等连锁商业不断发展,壹加壹连锁店已发展到外县市,现共有连锁店22家,其中城区10家、镇区12家。在加快城区现代流通业态发展的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镇区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通过降低农村电价,查处农村“三乱”行为,激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促进了城乡的商品销售。

上一篇: 烟草专卖(2000)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粮食储备供应(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