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物资总公司】 市物资总公司在市场环境需求不旺、差价倒挂、流动资金紧缺等困难情况下,难中求活,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创新营销方式,盘活用活资金,从而使金属材料、化工建材、汽车、旧车交易、报废回收等业务全面增长,拍卖和进出口等新兴的业务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和突破。全年物资购进完成6.4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倍,比上年同期增长30.5%;物资销售完成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倍,比上年同期增长29.3%;实现利润18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倍,比上年同期下降11.3%;周转天数20天,比上年同期减少3天。
把握全市正在营造市场经济大流通格局的机遇,积极拓展市场,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扩大汽车市场、旧机动车交易中心2个汽车市场的规模,改善经营环境和企业面貌,采取品牌与专卖经营相结合的办法,使汽车销量达1706台,增长67%;旧车交易中心在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全年旧车交易8970台,增长88%,成为全省较大规模的旧车交易集散地。开展进出口贸易,拓展境外市场,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的机遇,申办了自营进出口贸易经营权,实现了进出口业务零的突破。另外,顺应市场需求,拓展拍卖等行业,扩展拍卖业务范围,全年拍卖成交金额3003万元。并于10月份成立了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工程,通过掌握信息去调整销售策略,及时捕捉商机,并做好代理和经销,全年销售钢材21.3万吨,增长17.9%。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搞好专营市场管理和监控职责的基础上,完善配套服务,使炸药销售量增长31%;并取得美国杜邦公司在华南地区的代理权,氰化钠销售量增长98%。
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内部机制,采取合并、重组、撤销等方式,将总公司内部原来的12个公司调整为8个。集中使用人才、资源和信息,实现了运作的公司不亏损、亏损的公司不运作。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同时,积极争取银行信贷部门的支持,实行综合授信额度的管理,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加强结算中心资金的调控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清欠工作力度,追回货款643万元,费用水平比上年降低0.5%。注重职工的思想和业务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大力培养青年干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被评为1999年度市文明单位。(梁小玲)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经理:阮胜祥
中山市物资总公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表
年份
|
购进(万元)
|
销售(万元)
|
费用水平(%)
|
周转天数(天)
|
利润(万元)
|
1998
|
49156
|
52558
|
5.5
|
23
|
203
|
1999
|
64195
|
68013
|
4.98
|
20
|
180
|
增长率(%)
|
30.6
|
29.4
|
-0.52
|
快3天
|
-11.3
|
【中山盐业总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行使盐政管理职能,1999年2月8日成立广东省中山食盐专卖局,与中山盐业总公司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1999年,省盐业总公司调整划分有关地区销售区,中山盐业总公司于1月1日将原管辖的销售区顺德市、南海市5个镇和番禺市2个镇移交给佛山盐业总公司。
中山盐业总公司在私盐冲销日趋严重,销售区移交后销量锐减近一半、间接费用猛增造成经营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围绕落实食盐专营和确保碘盐供应这一中心任务,重新调整工作思路,改变经营管理策略,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取得比预期要好的成绩,第五轮承包任务呈现良好开端。全年购进原盐1.95万吨,为年计划的103.3%;销售2.01万吨,为年计划的122.8%;实现利润209.5万元,为承包任务的130.9%。
1999年,加强盐政法规宣传,出动宣传车528辆次,举办打假展览3次,接受群众咨询4829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87万份,发送新闻稿报道盐政管理和打假情况58篇次。加大盐政执法力度,提高盐政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投资7万多元改善执法装备,重点检查盐业市场较为混乱的镇区,有力打击贩运贩销私盐的行为。加强食盐市场的联防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分片承包责任制,年终兑现奖罚;在企业外部建立与有关部门协作的联防联治,按查处违章违法盐价值提取一定比例奖励有功人员。按照碘盐的质量标准,切实抓好碘盐生产管理,严格测检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供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修订企业内部管理9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管理。在领导班子和成员中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等方面建设,保证企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1999年,中山盐业总公司获省公司完成任务奖和食盐加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林笈)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长:劳仕华(2月起兼任总经理)
【中山石油公司】 中山石油公司的经营模式随着其隶属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组建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加大了产销结合的力度,实现上下游、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中山石油公司的成品油资源主要由省石油企业集团公司计划配置以及经省石油企业集团公司同意后自行外采部分补充供应的不足。
1999年,国际油价起伏跌宕,上半年油价低迷,成品油供应渠道较多,“蚂蚁搬家”式(一次量少但次数频密)的成品油走私冲击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不旺,造成企业销售困难。下半年,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带动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在国家规定的销售价格未能调整前,部分油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倒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系统外加油站因无利润、无油,一度停止供应或限量供应,系统内经营单位为保住市场而经营,使企业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至第四季度,国家推出控制加工总量、规范市场、联手推价和加大力度打击走私等一系列措施后,成品油的批发、零售价才陆续达到国家规定的定价和上浮水平,企业的效益有所回升。
中山石油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营为中心、效益为目标、安全为保障的方针,围绕企业和社会效益,通过调整机构,采取参股的形式增设加油站网点,拓展销售市场。加强加油站的软硬件建设,全面更新油站的加油设施和安全设施,将火炬服务标识统一改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朝阳标识,重塑企业的形象。依法治企,修订进出油料的质检规范程序,完善油库、油站的服务规范,用制度、纪律规范加油员的行为,以合格的油料、真诚的态度去服务大众。完善企业内部的财会管理,变加油站独立核算为公司统一核算,减少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挖潜增效,在批发价与零售价倒挂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的定价,为稳定成品油市场价格、保障社会供应,发挥了国有企业应有的作用。在资源不平衡、油源紧张的情况下,中山石油公司采取积极的措施,争取省石油企业集团公司倾斜政策,同时千方百计吸纳社会的零散资源,确保了加油站的零售供应和有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单位用油的供应。全年购进油料12.48万吨,销售油料12.89万吨,分别增长48.3%和48.1%;营业收入3.19亿元,创税利630万元,增长50%。
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部署,遵循主业与辅业分离、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企业职能和社会职能分离,人随资产走、工资总额随人走、社会保险随工资总额走等原则,在业务、资产、债权债务、机构、人员等方面进行整体重组改制,实施了拟上市部分和不上市部分的分立运行,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吴振祥 马汉明)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经理:吴光焕
党委书记:潘冠华
中山石油公司经营状况表
油品
|
购进油料(吨)
|
销售油料(吨)
|
创税利(万元)
|
汽油
|
煤油
|
柴油
|
润滑油
|
燃料油
|
合计
|
汽油
|
煤油
|
柴油
|
润滑油
|
燃料油
|
合计
|
1998年
|
55962
|
|
27734
|
492
|
|
84188
|
56076
|
760
|
29631
|
525
|
|
86992
|
419
|
1999年
|
49510
|
221
|
68331
|
678
|
6075
|
124815
|
53086
|
241
|
68865
|
633
|
6048
|
128873
|
630
|
增长率%
|
-11.5
|
|
146.4
|
37.8
|
|
48.3
|
-5.3
|
-68.3
|
132.4
|
20.6
|
|
48.1
|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