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2000年市粮食部门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工作不断发展,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米袋子”工程中关于粮食收购任务、地方粮食总量平衡、粮食储备计划、粮食风险基金和“九五”建库计划等几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的11000万公斤的粮食收购任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购销总量49601万公斤贸易粮,较上年下降7.1%,其中购入25535万公斤,销售24066万公斤;配混合饲料产量14699万公斤,面粉产量3225万公斤,产销率超98%;以上粮办工业实现产值31492万元;全系统实现利润540万元,较上年减少3.7%;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资产负债率为69.2%,比上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转制面达83.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年初,国务院、省政府召开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会议,推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农业生产和粮食种植结构、三级早籼稻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改革农业税征收结算办法等粮改政策措施。6月22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12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粮改政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的通知》(粤府[2000]36号)文件精神。市粮食管理储备局多次召开专业会议,组织学习粮改政策,细化粮食工作的具体措施。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配合农业部门和各镇区政府,并派出人员到田间探访耕种户,宣传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推广并协助农户引种适销对路、消费者喜爱、能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上优品种稻谷,同时加强和稳定产销结合的渠道,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全市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有新的进展,早造二级粮以上品种占水稻插植总面积的97.2%,其中上优品种占73.2%。全市晚造优质粮品种占98.5%,其中上优品种占87.5%。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明确思想,因地制宜,到村队和农户宣传发动,将粮食任务逐级落实到农户和交粮单位。
【粮食收购储备】市粮食管理储备局加强领导,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调整经营思路,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在夏、秋粮收购中,下乡调研、召开会议及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报道国家粮食政策和粮食收购工作中先进典型,营造你追我赶、全面平衡发展的局面,使粮食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或高于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常年常时敞开收购,及时兑现粮款,还严格落实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政策,对退出保护价收购的早籼三号谷,也按照全市会议的精神和保护农民利益及“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的原则,合理定价,敞开收购。在粮食收购中,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增聘人手,增开磅秤和交粮通道,延长每天服务时间,加班加点,并挂牌张榜公布粮食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价格,简化售粮结算手续,尽量缩短轮候时间,方便农民交售粮食。市粮食管理储备局还加强与市财政、农业发展银行联络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和费用补贴,理顺和处理好公粮征收结算的转折问题。配合市工商部门履行职责,做好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工作,共组织出动5171人次下乡巡查,现场批评教育违法者100多人,处理违法收购案件2宗,由工商部门罚没粮食0.8万公斤,罚款6000元,有力地制止违法收购活动。
【粮食购销】市粮食管理储备局加强对基层储粮单位的指导,做好2000年5月由省政府下达2160万公斤贸易粮的陈粮推销处理工作,并于7月15日提前完成任务。市粮食管理储备局要求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适时适价购入稻谷,争取实物多入库,以充实库存和满足市场需求。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时更换观念,针对全市粮食自给率偏低的状况,加强与外省市产粮区的信息沟通,稳定与粮源基地的关系。小榄、横栏粮所和市粮食仓储公司等单位在粮价调升前已完成采购任务,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夏、秋粮收购中,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针对公粮结算方法的改变、农户售粮渠道增加及惜售心理,改变“等客上门”的做法,组织人员下村下队设点收购,在做好所内和设点收购的同时,组织6083人次下乡收粮,直接向农户收购粮食3000多万公斤。横栏粮所从全所18位干部职工中抽出14人分组下乡收购,共出动260人次,购入粮食160万公斤。东升粮所抽调6人,组成两个收粮小组,分头下乡收购。收粮小组在保护价基础上以质定价,当场结算,免除上下车搬运和运输费用,共收回稻谷150万公斤。民众粮所在收购大忙季节里,每日出动20多条机动船,到沙田水网边远地区收购粮食,减轻农民交粮舟车劳顿之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收储计划。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开拓粮食销售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确保粮食收购、储备、轮换和顺价销售的市场供应的良性循环,发挥了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保障社会供给和满足军需民食。港口粮所注重开拓和保持优质稻谷的市内生产基地,在购销经营中树立港口的“马坝油占”、“小龙占”、“太南占”、“银丝占”等优质稻谷品牌,在大米市场销售中保持一定的份额。张家边、三乡等粮所加强对本地企业、社团的大米销售,拓展出较大的市场空间。
【储粮设施建设和安全储粮】市粮食管理储备局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仓库设施建设。除继续完善“九五”建仓计划的中山港1750万公斤大型粮库的配套设施建设外,还先后在阜沙、民众、东升、板芙、三乡、沙溪等镇区改造重建6座仓库,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总容量达685万公斤。配合省开展的储备粮清查和验收工作,加强检查督促,使中央和省、市三级储备粮做到了定点存放,数量充足,品种符合要求,质量完好。加强对收购、储备资金的监管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库贷挂勾和粮食销售回笼资金及时还贷。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体库存粮食商品金额始终大于贷款余款,库贷比例保持在1∶0.9。组织实行定额储备、动态保管、及时轮换的储备粮管理制度,把粮食轮换的责任放到保粮单位,调动基层保粮单位的积极性。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完成了3030万公斤的陈粮轮换计划,使库存粮食结构合理,提高储粮效益。通过健全责任制,组织储粮单位积极开展科学保粮活动,以春、秋两季粮油普查为重点加强检查督促工作,全面落实“保粮责任书”的各项内容,实现了储粮安全。秋粮收购期间,因遇到阴雨天气,致使部分入库粮食水分偏高,各储粮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翻晒和降温除湿,使库存粮食符合储藏标准的要求。
【粮食企业改革】市粮食部门以改革促发展。做好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中心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转换观念和采取相应措施,落实国家粮食新政策,尽快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和更新经营模式。做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附营企业改革工作。在妥善安置好分流人员和处置好转制企业资产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三角、沙溪、南朗、环城粮食加工厂和粮油贸易公司、华侨粮油商场的关停转制工作。有15家企业完成转制,占应转制的18家企业的83.3%。改革经营机制,试行《工业企业完善激励机制方案》,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落实目标责任制,采取灵活措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覆盖面,搞活购销工作。粮办工业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工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强化财务工作,降低赊销率和及时追收货款,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和提高效益,还经常组织检查督导,落实安全生产,全面做好经营工作。着力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市粮食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与下属32个企业单位签定保值增值责任书,同时全面做好企业管理、经营开拓、资金使用、货款回收、企业盈亏核算等工作,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
【精神文明和队伍建设】2月下旬至4月底,市粮食管理储备局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及后还组织开展“两思”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月、警示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学习、纪念《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颁发5周年、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活动;从10月底起,通过组织参与“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开展了形势学习报告会、法律常识学习和考试、新《会计法》知识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等多项业务培训教育。加强对厂(所)务公开工作和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全系统33个基层单位都已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厂(所)务公开制度,有11个单位完成集体合同的续签和新签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踊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参与’2000年慈善万人行、为全市“职工解困基金”和助学助困捐款、为支援广西贫困地区捐赠衣物、捐助“西部建水窖”等活动,共捐款5.07万元,捐衣物1860件。(陈志航)
附:2000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长:刘曼郎(2000.9止)
副局长:何联明(2000.9起,主持全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