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流通(1998)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9 【成文日期】1998-12-05 【点击率】1187次


【中山市物资总公司】 深化企业改革,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向改革、管理、经营要效益。坚持抓规模、上硬件、创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进程和经济的有效增长。全年保持了适度的发展速度,物资购进总额4.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倍,比上年同期下降2.6%;物资销售总额5.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倍,比上年增长2.5%;资金周转23天,比年度计划快27天,比上年加快了5天;费用水平为5.5%,比年度计划增加0.03%,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润20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9.9%,人均创税利3.4万元。
  该公司坚持巩固和发展主营阵地,积极开拓新业务。全年销售钢材18.06万吨,销售总额5.25亿元。继续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搞好专营市场管理,落实市场安全和监控的职责,并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全年销售氰化物644吨,比上年增长14%;炸药达963吨,比上年增长39%;旧车过户4784辆,交易额2.2亿元;报废汽车629辆,比上年增长104%。成立物资拍卖有限公司、中物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汽车特许专卖店,开设金属公司小榄门市部和广州分公司,把浦鱼洋仓库改建成汽车市场,兴建占地8亩的较规范的炸药仓库。此外,还开展车辆寄售、代购代销、汽车销售按揭等新业务,全年汽车销售7704万元。这些新业务成为总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销售、利润比例大幅度提高,成为主业之外强有力的增效来源。加大财务和资金营运管理的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完善财务结算中心的资金调控能力,将银行信贷机制引入企业管理,缓解日渐趋紧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强银企合作,与多家银行签订银行合作协议,增加承兑汇票受信额,鼓励下属公司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全年签发了近1.3亿元的承兑额。加强清欠工作的力度,全年共清欠货款2678万元。
  加强公司经理负责制,各下属公司自主经营,总公司负责资金调控,实行不赊货原则和定期检查制度,坚决推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继续采取统一财政税负,财会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统一报帐,加强监控统一制度。推行效益工资制,实行全员风险责任制。经过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壮大了企业实力,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1998年,总公司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和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钟武江)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经理:阮胜祥


中山市物资公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表

年份

1997

1998

增长率%

购进(万元)

50411

49156

-2.6

销售(万元)

51261

52558

2.5

费用水平(%

3.42

5.53

2.1

周转天数(天)

28

23

5

利润(万元)

183

203

9.9

 

【中山盐业总公司】 1998年,总公司以提高食盐专营水平和全面落实食盐加碘配套工程为重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面完成了第四轮利润承包任务。全年总购进原盐2.89万吨,为年计划的103.5%,比上年增长50.5%;总销售2.48万吨,为年计划的93.4%,增长6%;其中加碘小包装食盐销售1.72万吨,为年计划的1.2倍,增长13.8%,超历史水平;库存7263吨,为年计划的4.8倍,增长2.2倍;实现利润429.4万元,为承包任务的2.1倍,增长35.5%。
  总公司进一步贯彻落实和执行食盐专营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结算、统一上缴碘盐基金和食盐生产许可证、食盐批发许可证、运输准运证以及工商营业执照的“五统一、三证、一照”制度。对小工业盐实行计划管理,结合企业实际,促使盐业市场管理成为政府行为、部门职责和群众参与三者相结合。盐政管理实行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建立外部联营有功奖、内部盐政管理人员联营联销奖惩和群众举报有功奖等三种物质激励机制。加强食盐专营管理,加大依法治盐力度,辖区盐业市场秩序有了很大好转。收复了曾一度丢失的部分食盐市场和小工业用盐市场,总销量比上年明显增加,其中加碘小包装食盐销量较大幅度回升,刷新了历史纪录。加快食盐加碘配套工程建设,按照省公司提出加碘生产有场地、有设备、有化验、有制度、有培训的“五有”要求,抓好加碘盐生产。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共80多万元,从西班牙购买了一部台时产量1.5吨的全自动小包装机和配件,从8月初开始进行了批量生产,改善了食盐小包装封口质量。此外,为做好加碘盐的供应工作,总公司尽力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了碘盐的市场供应,为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中山盐业总公司获省公司完成任务奖。(林笈)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经理:劳仕华


【中山石油公司】 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社会对成品油的需求呈现低迷状态;国际油价暴跌,成品油走私猖獗,进口失控,严重冲击国内的成品油销售市场;经营者竞相降价,无序竞争,国内成品油市场非常混乱;油品价格大幅下滑,经营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1998年上半年,中山石油公司的成品油销售比上年同期减少20%。
  1998年6月,国家将全国的石油行业按地域划分重组,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两大集团公司,以期达到石油产业上下游、产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规范国内石油市场,建立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秩序。中山石油公司随同广东省石油企业集团公司由省属企业划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6月底,顺利完成了公司的人、财、物等的移交工作。为适应国内石油市场的变化,根据中山地区的情况,中山石油公司围绕“落实企业改革重组,调整经营结构,调整财会管理结构,抓好资源源头,抓好促销工作,抓好资金回笼,保证计划利润任务的完成,保证安全生产,保证队伍稳定,保证员工的正常收入”目标,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面向市场,改变经营策略,实施二级公司与加油站分离经营,加强油料销售终端管理,不断完善加油站的软、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财会汇审制度,开展节支增效活动,营业款项即收即缴,减少资金滞留、沉淀,保证经营业务正常运作。严格购进油料的质量数量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油库、加油站油品收发储存设施,确保售出油品的质量。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坚持安全工作的四级检查制度,开展安全工作“五查”(查思想、查纪律、查管理、查责任、查隐患整改)和“四定”(定制度、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责任人)活动,确保油库、加油站的安全。张家边油库再一次被省石油企业集团评为优秀油库和省消防重点保护达标单位。成立专门机构,配合国家打击走私成品油和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工作,执行省集团公司不准接收走私油品及不准代系统外单位代储、代发油料的规定,严于律己,为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整顿和打击成品油走私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下半年,公司的销售效益明显好转。全年购进油料8.4万吨,销售油料8.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3.6%和54%;销售总额1.8亿元;实现税利419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按照市政府和省集团公司的部署,率先在全市范围推出90号无铅汽油,并以含铅汽油的价格出售,为全市在1999年实施停止生产和销售含铅汽油作准备。(吴振祥 马汉明)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经理:李周添(1998.10止)

    吴光焕(1998.11起)


1998年中山石油公司经营状况一览表

年份

购进油料()

销售油料()

创税利(万元)

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

合计

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

合计

1997

38897

1760

17316

645

58618

37017

884

17931

643

56475

172

1998

55962

-

27734

492

84188

56076

760

29631

525

86992

419

增长率(%

43.9

 

60.1

-23.7

43.6

51.5

-14

65.3

-18.4

54

143.6

 

上一篇: 供销社商业(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消费商品流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