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物资总公司】 7年来,公司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中求进、有效增长”为指导,在改革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1994年总公司强化了对二级公司的管理,实行了由总公司统一财政、统一税负、统一分配管理、统一福利,加强财务监督,建立内部汇审制度。1995年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经过资产清查、价值重估和资金核实三个阶段,核实国有资产总量为3785万元,资产增值2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值397万元,重估后资产增幅12.93%,土地增值253万元。1996年,总公司将原有过细过散的下属公司全面调整,经过撤、并、建,组成8个专业公司,经营上既有交叉又有侧重,优势得到重组和加强,各专业公司加强了市场适应力。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效益工资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成立了财务结算中心,实行电脑化管理,统一帐户、统一与银行结算,把银行信贷机制引入企业,统筹资金运作,有效集中资金,择优投放,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了审计会计工作,做好开源节流财务收支的审核,坚持分级管理。加强内部资金核算,通过清欠款、压库存,减少资金沉淀,盘活资金,保证各下属公司经营业务运作和发展。总公司先后在城区兴建了商场、仓库、压块加工场等设施,把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扩建迁址,实行每周三、六集市日制度,是中山唯一的交易点。1991年经国家工商局、物资部批准,机电公司被定为全国第六批小轿车经营单位。通过“软硬”件齐上,壮大了企业的实力,树立了企业的形象。1997年物资总公司实行了一企多制和全员风险责任制,对下属行业性经营困难的几个公司进行适当倾斜、重点扶持,使困难企业得以共同发展,全司10个下属公司未有一个出现亏损。经过七年艰苦拼搏,摆脱困境,在全国物资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成为全省物资系统唯一不亏损企业。1996年被评为市百强企业,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连续7年被评为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1年《中国物资报》以“兵精无需多,以一可当十”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包家嘉)
1991~1997年中山市物资总公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年 份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购进(万元)
|
31243
|
61961
|
163170
|
62921
|
50297
|
38064
|
50411
|
销售(万元)
|
32187
|
65782
|
168387
|
64142
|
52600
|
40428
|
51261
|
费用水平(%)
|
3.82
|
3.55
|
2.59
|
4.10
|
5.30
|
4.92
|
3.42
|
周转天数(天)
|
23.54
|
17.68
|
13.45
|
34.18
|
41.62
|
36.50
|
27.67
|
利润(万元)
|
491
|
1041
|
2015
|
720
|
303
|
308
|
183
|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经理:李彬汉(1984~1995,兼任党支部书记)
阮胜祥(1996起,兼任党支部书记)
#p#副标题#e#
【中山盐业总公司】 实施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盐业管理条例》、《广东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广东省食盐专营管理实施细则》及其食盐的生产证、批发许可证和运输准运证、工商营业执照等制度,全面实施食盐专营、全民供应加碘食盐和计划管理小量工业用盐,确保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盐的供应。加强与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物价、税务、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盐业政策法规。依照国家的盐业政策法规,经常联合有关部门检查辖区盐业市场,落实食盐批发许可证制度,加强碘盐的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查处打击盐业市场的违法行为。1996年2月,投入资金150万元,购置年生产能力达1.8万吨的食盐加碘配套生产设备。制定了以碘盐产品质量测检管理为主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了碘盐原料、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加碘盐生产销售全过程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卫生化,加碘盐产品质量合格率均达100%。至1997年底,共生产销售小包装加碘盐2.61万吨。确保了加碘盐对中山和顺德两市及南海市5个镇和番禺市2个镇共300多万人的生活用盐供应,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合格碘盐。1997年10月,组织180人次检查辖区内50个食盐市场,查获违章盐38.91吨,假冒小包装碘盐17.46吨,捣毁地下加工场4个。有效地规范了食盐流通秩序,净化了食盐市场,辖区盐业市场管理逐步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7年间,共购进原盐18.76万吨,销售19.1万吨(其中:小包装食盐9.94万吨,小包装加碘盐2.61万吨),分别完成省司下达的购销任务的102.95%和97.46%;年均购进量为2.68万吨,销售量为2.73万吨。1993年被评为省公司先进单位,1996年、1997年获省公司完成任务奖和突出贡献奖,1992~1997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林笈)
1991~1997年广东省中山盐业总公司经营状况表
年份 |
原盐购进(吨)
|
原盐销售
(吨)
|
其中小包装食盐销售(吨)
|
其中小包装加碘盐销售(吨)
|
创税利(万元)
|
其中利润
(万元)
|
1991
|
30983
|
30457
|
13525
|
449
|
363
|
1992
|
31014
|
30148
|
13670
|
450
|
360
|
1993
|
30109
|
29830
|
15826
|
424
|
363
|
1994
|
32325
|
26425
|
15116
|
290
|
200
|
1995
|
19283
|
25462
|
12587
|
229
|
135
|
1996
|
24706
|
25297
|
13536
|
11200
|
447
|
297
|
1997
|
19180
|
23357
|
15133
|
14850
|
571
|
317
|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 经 理:劳仕华(1989起,1993起兼任局长)
党支部书记:王桂胜(1990起)
【中山石油公司】 全称广东省石油企业集团中山公司,为省属国有企业。拥有3万立方米储量油库、3000吨级专用油码头、6个全资加油站、2个联营加油站、3艘总运力700吨油船。公司成立了油品质量监督小组,贯彻落实省石油集团公司《加油站服务规范》,制定了《油料数质量管理办法》、《加油站管理规范》、《加油站员工守则》、《加油工工作程序》、《安全工作三级检查制度》。做到油料进库前必须化验品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才能进库,保证系统内销售的油料均为合格品。完善加油站网点建设,实行加油电脑控制,保证加油数量的准确。加油站管理向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加油站、门市部的安全经营。1994年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成品油市场疲软,价格涨落反复,油品质量参差。公司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地域和设施的优势,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变多方进油为集中进油,统购分销,以销定进,全司形成整体。确保足够油料储备,保证防洪抢险、战备用油、市场需求变化等紧急情况用油。1991~1997年,年均购进成品油11.5万吨、销售成品油11.7万吨、销售额1.57亿元、实现税利307万元。(吴振祥 马汉明)
1991~1997年广东省石油企业集团中山公司经营状况表
年 份 |
购
进 油 料(吨) |
销
售 油 料(吨) |
创税利
(万元)
|
汽油
|
煤油
|
柴油
|
润滑油
|
合
计 |
汽油
|
煤油
|
柴油
|
润滑油
|
合
计 |
1991
|
20708
|
3345
|
38415
|
959
|
63427
|
19615
|
2941
|
37821
|
1405
|
61782
|
304
|
1992
|
21000
|
3000
|
39000
|
2427
|
65427
|
25000
|
3500
|
45000
|
3316
|
76816
|
311
|
1993
|
72261
|
6024
|
93329
|
2966
|
174580
|
71498
|
8496
|
95410
|
2892
|
178296
|
481
|
1994
|
89271
|
6806
|
80802
|
1180
|
178059
|
90774
|
6974
|
82991
|
1783
|
182522
|
340
|
1995
|
79602
|
4629
|
68312
|
779
|
153322
|
77903
|
4062
|
69352
|
795
|
152112
|
327
|
1996
|
58560
|
863
|
53931
|
509
|
113863
|
57993
|
1340
|
53745
|
536
|
113614
|
217
|
1997
|
38897
|
1760
|
17316
|
645
|
58618
|
37017
|
884
|
17931
|
643
|
56475
|
172
|
合 计
|
380299
|
26427
|
391105
|
9465
|
807296
|
379800
|
28197
|
402250
|
11370
|
821617
|
2152
|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总 经 理:张运珠(1982.10~1994.5)
李周添(1994.5起)
党委书记: 潘冠华(1994.5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