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行业(200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7 【成文日期】2006-12-02 【点击率】1370次


【电子信息制造业】 2006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49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2.54%,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6.31%。其中通信类产品产值97.81亿元,增长43.67%;元器件类产品产值321.06亿元,增长40.81%;家电类产品产值425.27亿元,增长22.34%。涉及21个电子信息产业小类行业中的13个,形成电脑、打印机、化工电子、电池、光电、微电子、音视频、家电等特色产业群,并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大批大型电子企业相继在火炬开发区落户,本地电子龙头企业获发展壮大。目前云集了佳能、纬创资通、卡西欧、飞利浦、蒂森、大宇、伊顿、富士康国碁、东茗、嘉华、建碁、波若威、船井、维用、腾讯、新高、裕兴、长虹、TCL、美的、科龙、美加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及相关配套企业。火炬区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发展成为中山市电子信息企业主要集中地,并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形成电脑、打印机、化工电子、电池新能源、光电、微电子、家电等电子信息企业群。


【电气机械制造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制造业企业641家,实现工业产值49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4%;销售收入461.08亿元,增长31.31%;利润总额8.3亿元,增长2.2%。全市电气机械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明阳电器公司形成成套电器、智能电器、电力电子、风力发电四大产业布局,2006年销售收入5.1亿元,税收2500万元,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其产品与西门子、ABB、GE、施耐德等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为国内外80多座发电厂、200多座变电站以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提供了高技术装备;2005年该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创新成果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填补了电压等级3KV/6KV/10KV、功率300-5000KW的全系列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生产技术的国内空白,其核心技术获国家5项发明专利,于2005年年底已实现经济效益。中山ABB变压器有限公司全年销售额达10亿元,税收5800万元,分别增长60%和41%,其110KV、220KV变压器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工程配套设备,并出口至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纺织服装制造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业企业596个,实现工业产值33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3%;销售收入298.11亿元,增长14.31%;利润总额3.37亿元,增长116.77%。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下简称“服博会”)历经七届的精心打造,以其商贸性、时尚性、前沿性和高水平成为全国服装会展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之一,作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推动沙溪休闲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奠定沙溪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的地位,促进提高中山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沙溪从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向服装强镇转变,推动休闲服装产业由“策源地”向最具潮流的“时尚地”转变。2006年第七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吸引11万人参观,签订119宗投资贸易项目,总额60.18亿元。


【金属制品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企业312家,实现工业产值16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销售收入164.21亿元,增长30.13%;利润总额7.13亿元,增长35.21%。小榄镇五金产业具有规模大、档次高、发展快、效益好的特点,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006年,逐步形成以锁具和燃气具为龙头、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群,镇内的“固力”和“华锋”锁具、华帝燃气具、“圣雅伦”指甲钳等五金类产品在国内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化学工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化学工业企业171家,实现工业产值1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销售收入108.48亿元,增长22.11%;利润总额7.66亿元,增长38.13%。“十五期”间化学工业产值比重、增加值比重、总资产比重、就业比重和利税贡献率等系列指标排名一直处于全市前五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成为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阜沙镇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和改造传统精细化工产业;加强与大学、研究所以及企业的工程中心合作,建立相关技术的信息服务咨询体系,为中小精细化工企业提供设计、培训、信息交流等全程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档次;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借助“榄菊”等名牌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吸引国内外著名精细化工类企业进镇投资设厂,形成产业集聚。目前,阜沙镇形成以精细化工产业为龙头、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


【装备制造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744家,实现工业产值65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3%;销售收入631.48亿元,增长29.04%;利润总额19.72亿元,增长39.53%。自市政府于2005年1月实施《关于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2年来,全市总投资10.83亿元贴息补助装备制造业企业57个项目,补助金额2480万元;共获省扶持装备制造业项目13项,扶持资金1575万元;认定省、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40家,其中,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为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其余的金属制品业4家、通用设备制造业6家、专用设备制造业6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家、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家、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1家均为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与七大行业在全市所占经济规模和企业数量的比例基本一致;认定装备制造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0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市财政核拨10万元扶持经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依托企业初步建成按年销售额的3%以上的研究开发投入机制、项目评估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有效的创新机制。


【包装印刷业】 2006年规模以上包装印刷业企业152家,实现工业产值9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7%;销售收入60.02亿元,增长19.49%;利润总额1.28亿元,增长4.56%。2006第六届中国(中山)包装、印刷工业展览会暨机床模具、五金及塑胶机械展览会于6月3~5日在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成交额达8600多万元,意向成交9500万元。吸引来自国内外的206家品牌企业参展,其中港台地区及国外品牌43家、市内企业26家,外省市的企业占参展企业的66%,共137家;参展企业涵盖印刷、包装、金属、塑胶、模具等领域,代表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与水平。由中山张家边集团管理的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吸引了80多家国内外著名包装印刷企业前来投资,包括香港鸿兴印刷集团、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环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天彩塑料包装有限公司、香港印艺制版有限公司、山西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伟达印务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有10多家;该基地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商标印刷、包装材料等各类包装印刷生产领域。


【医药制造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23家,实现工业产值46.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36%;销售收入43.58亿元,增长98.43%;利润总额1.92亿元,增长15.53%。市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拥有企业120多家,形成产、学、研、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覆盖中西药品、生物工程、医疗器械、保健化妆品、健康食品、药包材等六大产业群体,累计吸引投资9.85亿美元,构建覆盖全球的招商网络,形成专业、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体系;2006年实现产值93亿元,增长110%。重点规划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项目被列为中山市‘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广东省中医药强省重点支持项目,分主体项目和配套项目两大部分,主体项目包括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


【电力工业】全社会用电量137.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13%。全市总供电量132.01亿千瓦时,增长11.85%,平均日供电量3616.71万千瓦时。省电网供电量119.48亿千瓦时,增长19.03%,平均日供电量3273.55万千瓦时。其中:省统调电厂电量28.82亿千瓦时,增长9.39%。南朗、永安两联合循环电厂共发电上网16.10亿千瓦时(南朗9.93亿千瓦时,下降6.14%;永安6.17亿千瓦时,增长16.95%)。12月,省网最高供电负荷181.2万千瓦(12月23日),比上年同期增长20.96%。地方电厂发电上网电量完成12.53亿千瓦时,下降29.01%,平均日上网电量343.16万千瓦时。12月,地方发电最高出力25万千瓦(12月12日),下降33.33%。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需求旺盛,工业用电同期对比增长11.92%,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72.63%,增加0.51个百分点;产业与居民用电结构为88.21∶11.79,三大产业用电结构分别是2.75∶83.88∶13.37。
  2006年,完成500千伏香山站扩建#3主变工程、220千伏港口迪光站、110千伏黄圃雁南站、东区长江站、石岐莲塘站、大涌元中站和沙溪锦隆站8项变电工程,共完成投资62595万元,线路建设66.48公里。在建220千伏黄圃德隆站和坦洲宝山站计划投入50814万元,工程共需架设线路23.46公里,完成投入16850万元,完成计划的33.16%;在建110千伏东区起湾南站、三乡平埔站、板芙顺景站、神湾定溪站、黄圃马新站和横栏茂辉站6项输变电工程,共架设110千伏线路54.26公里,计划总投入34536万元,完成基础性设施、设备装置、线路架设等项目投入21784万元,完成计划的63.08%。第七批工业园区10千伏供电线路38个项目,总投资2998.92万元,完成项目建设全部施工,进入审计阶段;第八批工业园区10千伏供电线路13个项目,预算投资1930.01万元,进入施工阶段。
  全年用电负荷报装累计43575户,总容量1390024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79%。用电负荷实装累计37578户,总容量1080741千伏安,增长12.47%。全年全市拉闸限电10千伏线路2201条次,最大日限电负荷51.8万千瓦。(古小鹏)

上一篇: 工业综述(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工业综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