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不断完善产业政策,积极扶持技术创新,着力发展核心技术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引进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整个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宏碁、腾讯、东茗、佳能、船井等一大批国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落户中山,长虹、TCL等国内知名企业也在中山设立大型生产基地及电子工业“科技园”,形成了良好的聚集效应,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全市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1604家,比上年增长12.88%,从业人员10.41万人。2004年,业内产值347.69亿元,增长 29.99%,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7.25%,成为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在12月3日举办的2004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投资贸易成交额达50.8亿元。期间,签约项目67个,投资总额8.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23%;动工项目59个,投资总额4.08亿美元,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投产封顶项目73个,投资总额4.2亿美元。
【电气机械制造业】 2004年,市有电气机械制造企业2772户,从业人员9.02万人。业内产值280.39亿元,比上年增长 22.99%,占全市总量的13.91%。中山承接近年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的转移,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研发能力、自配套能力和批量生产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的发展趋势,产业聚集效应明显。2004年南头镇获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称号,东凤镇获中国小家电专业镇称号。
【纺织服装制造业】 2004年,全市有纺织工业企业3281个,从业人员21.42万人。业内产值267.14亿元,比上年增长 26.27%;工业销售产值261.47亿元,增长25.84%;产品出口交货值156.96亿元,增长27.39%;利润总额5.05亿元,增长 17.49%。其中,产业集聚镇之一的沙溪镇有服装企业800多家,全镇生产供应链条完善,拥有与制衣相关的纺织、漂染、印花、水洗、纽扣、机械配件等 200多家上下游产品配套企业,形成了从织造、整染、布匹、绣花到加工服装、销售完整产业链条,年产值70多亿元。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市场调查确认,沙溪休闲服销售约占国内休闲服装销售的7%,成为中国“休闲服装之都”。2004年第五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签订投资项目83宗,总投资额27.71亿元。产业集聚的另一个镇大涌镇,有纺织服装企业360多家,占全镇工业企业的53.7%,其中民营企业占90%。大涌牛仔服装企业拥有400多个注册商标,有 7家企业入选广东省百强服装企业,2家企业入选广东十大牛仔服装优势企业,2004年初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色织协会联合授予大涌镇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称号。
【金属制品业】 金属制造业是中山重要的特色产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小榄、古镇、东凤等镇区,主要产品有灯具、燃气具、锁具以及小五金、小家电等,古镇的灯饰、小榄的五金制品、东凤小家电已发展成为中山市极具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业,并形成了一定产业集群优势,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著名的品牌有“中粤”马口铁、“固力”锁具、“史丹利”工具、华锋制锁、本田制锁等。2004年,全市有金属制品业企业3646家,从业人员7.84 万人。业内产值193.01亿元,比上年增长54.68%,占全市总量9.57%;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89.51亿元,增长54.1%;产品出口交货值 67.28亿元,增长49.18%;产品销售收入172.36亿元,增长52.4%;利润总额5.98亿元,增长9.48%。2004年4月,在小榄镇举办首届中国轻工业产品博览会,参展商签订购销额15亿元,签订投资额2.16亿美元。小榄镇被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授予“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
【化学工业】 中山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精细化工基地城市之一,精细化工、轻化工基础较好,行业范围包括工业、建筑、卫生、医药、保健、化妆、护肤、家庭用品等多个领域,凯达、好来、完美、美日、榄菊、南荣等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均在国内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近几年来相继落户中山的联成、台达、友成、联合碳化等大型外资石化企业,延伸和优化中山化学工业的产业链和结构。全市有化学工业企业559家,比上年增长7.09%,从业人员3.75万人。2004年,业内产值129.73亿元,增长39.97%,占全市总量6.44%;工业销售产值125.19亿元,增长40.37%;产品出口交货值 28.47亿元,增长64.8%;产品销售收入107.99亿元,增长45.58%。
【装备制造业】 全市装备制造业有企业3960家,从业人员14.83万人,企业数占全市企业数总量的19.86%。业内产品“轻型化”,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金属制品三个产业的生产总量占整个行业的87.4%。发展“重型化”产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发展包装机械、注塑机械、印刷机械,纺织机械、玻璃机械以及电梯、电机、精密模具、汽车配件、输配电设备等行业,壮大总量规模。产业集中,其中金属制品产业专业化程度居全省第一,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通用设备、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等分别居全省的第二、三、四、五位。知名品牌较多,ABB电机、蒂森克虏伯电梯、佳能打印设备、波若威光纤元件、东洋热交换器等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复盛空气压缩机、松德高速电脑印刷机、全立发注塑机、泰峰互感器、明阳高低压电器成套开关设备在市场上有知名度,其中中山明阳电器有限公司被省列为全省20个装备制造重点企业之一。产品外向度较高,2004年产品出口交货值达 237.8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5.95%。产品外向度达53.58%,高于全市7.09个百分点。企业效益较好,2004年利润和税收分别比上年增长 28.99%和31.68%。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港联华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威震实业有限公司、史丹利(中山)工具有限公司5家企业列入2003年度全国行业十佳效益企业。2004年,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8.03亿元,销售收入428.87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 27%和21.65%。
【包装印刷业】 全市有包装印刷业企业1081家,从业人员3.99万人。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成立以来,80多家国内外著名包装印刷企业在基地内投资办厂,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0家。基地内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涵括各类纸品印刷包装、纸箱包装、出版书刊印刷、塑料包装、环保包装、容器包装及包装机械制造业和各类包装材料制造业。生产领域涉及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商标印刷、包装材料等。2004年,全行业产值8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3%,占全市总量的4.1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1.98亿元,增长16.61%;产品出口交货值23.03亿元,增长 25.88%;产品销售收入81.88亿元,增长18.18%;利润总额3.1亿元,增长13.06%。
【医药制造业】 全市有医药制造业企业29家,比上年增长11.54%,从业人员6800人。市健康基地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基地有“九州通”等一批医药流通企业组成医药物流、连锁、新药推广等医药销售网络,产品销售全国及东南亚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发展基地企业。2004年,获科技创新基金扶持20多个科技含量较高、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其中资助中山尤利卡天然药物有限公司50万元。2004年,全行业产值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9.08%,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5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6.72亿元,增长 29.28%;产品出口交货值0.69亿元,增长30.77%;产品销售收入20.57亿元,增长33.3%。
【家具制造业】 中山的家具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大涌镇,以生产红木家具为主。大涌镇200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称号。2004年,全市有家具制造业企业719家,从业人员3.87万人。业内产值5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全市总量 2.5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0.34亿元,增长2.53%;产品出口交货值19.44亿元,增长15.81%;产品销售收入47.04亿元,增长 5.33%。“中国家具装饰业2004年度总评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市东方家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电力工业】 2004年,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用电量不断上升,全社会用电量达111.0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9.83%,其中工业用电73.56亿千瓦时,增长27.01%。2004年全市总供电量达103.65亿千瓦时,增长21.89%,成为继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之后,第5个电网年供电量超100亿千瓦时的城市。1月起实行企业错峰用电和发电企业顶峰发电,并首创线路错峰做法,将错峰用电范围从原来的工业用电大户改为全市工业企业,按线路错峰轮休。全年累计错峰限电586条次,占全省的1.75%,最高日限电负荷10万千瓦时,限电量382万千瓦时。加快电源电网建设,新建500千伏香山变电站,220千伏逸仙、旗乐、同益变电站及一批110千伏变电站,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建成南朗电厂和永安电厂等电源,新增机组出力达54万千瓦,有效提高了全市电力供应能力。2004年投入运行出力达19.2万千瓦。中山市被省评为2004年度迎峰度夏保障供电先进单位。(古小鹏)
附:2004年市经贸局领导名单
局 长:李武彪
副局长:黄树濂 欧阳安(12月起) 黄桂光 侯银辉 吴月霞(1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