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销增长,效益改善】 1998年上半年,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集团公司出现负增长,完成全年任务仍有较大压力。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市属工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保经济增长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强化产销衔接,努力开拓市场,加速项目达产。从8月起,市属工业生产、销售产值月月上升,有8个公司工业总产值转降为升。市属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7%,完成年计划102%;完成销售产值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2%,产销率达95.6%;销售收入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税利5.78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利润2.32亿元,比上年下降6%,但与上半年下降54%相比,状况有较大改善;应交税金3.46亿元,比上年增长5.8%。
【深化产权改革和资产重组】 市属工业部门开展新一轮改革,按照“三个突破、六个一批”(“三个突破”是指部份重点企业改革的突破,市属资产退出一般企业的突破,部份困难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六个一批”是指一批小企业放开经营,一批骨干企业的规范化股份制改造,一批重点企业的资产重组,一批企业项目的外引内联,一批困难企业的脱困,一批特困企业的关停破产)的总体目标,明显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原有17家未有转制的企业全部进入转制操作阶段,并已有10家基本完成。在原有30多家仅处于转制“初级阶段”的企业中有11家进入“二次改革”。至1998年底止,市属工业共有80家企业实现了不同形式的转制,占企业总数86%。实施改革的企业中有3家关停、3家注资经营、5家赎买经营、2家资产重组、2家兼并、3家合资,全部涉及产权改革。改革促进企业生产,1998年,有2/3的市属转制企业实现生产增长。
【发展外向型经济】 市属工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7%,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例达46.8%。出口交货值净增额占销售产值净增额的比例、“三资”企业创汇占市属工业创汇总额的比例都在60%以上,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推动市属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绩,市属工业部门分别参加了1998年举行的中山市“3·18”、广东省“8.5”以及市政府组织赴美、加、台等5个招商洽谈会,共签订了54个利用外资项目,其中41个项目已获批准,合计总投资1.4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3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89.3%。贯彻外向拉动战略初现成效,招商引资项目呈现国际大企业投资的大项目多、增资扩产项目多、嫁接外资改造老企业项目多、外商独资项目多等特点。
【提高技术改造质量】 一批大集团、大企业的技术进步机制逐步形成,如凯达精细化工、威力、火炬股份等企业已在资源投入、技术力量、成果转化等方面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初步具备了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能力,成为推动全系统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企业技改从以外延扩大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盘活存量、内涵发展为主,一批企业通过挖潜技改、配套改造、小改小革,对推动生产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技改资金来源主渠道从以银行贷款为主转变为以利用自有资金和利用外资为主,在全年投入的技改资金中,银行贷款仅占6.8%,项目的负债风险降低。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赢得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共有25个项目分别列入了国家或省的重点工业产品扩大出口和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技术开发和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并享受新产品减免税优惠,在已鉴定的15项重点新产品中,2项填补国内空白,13项达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省内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