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10 【点击率】1287次 | |||
|
【电网建设成绩显著】 7年间新建和扩建输变电工程26项,其中,新增220千伏变电站2座、100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主变压器容量89.1万千伏安,建成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568.33千米。主变压器容量增加了1.4倍,110千伏以上线路长度增长95.7%。至1997年止,全市电网投入运行的共有220千伏变电站三座,容量75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194.78千米;110千伏变电站27座,容量132.7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373.55千米;35千伏变电站一座,容量1.06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97.7千米。目前,除翠亨村、横门、沙朗等规模较小的镇以外,其余农村镇已实现一镇一座变电站,一些经济较发达的镇已拥有两座变电站,个别镇正在着手筹建第三座变电站。为了提高供电可靠率,改变城乡配电网落后残旧的面貌,在主电网建设的同时,电力局也非常重视10千伏配网的改造和整治工作。7年共新建10千伏线路2492千米,其中城区配网已由架空线向电缆化发展,还将逐步形成环网供电,配电变压器也由室外转向室内,这不仅提高了电压质量,也符合城市环境美的要求。1997年,全市电压合格率为93.17%,供电可靠率为99.74%,均达到了电力部部颁的标准。经过“八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至1995年,全市已基本改变了电力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电力供应由“瓶颈”变为畅通,电力敞开供应,企事业单位、居民用户摆脱了拉电限电的困扰,成为本市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练内功,树电力企业新形象】 中山电力工业局是中山电力主管部门,原名中山供电局。1994年9月,为了搞好企业的转机建制,并加强行业管理而更名,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山电力工业总公司(一套人员,两块牌子)。该局负责管辖中山市区和农村24个镇的供电工作以及地方发电厂上网的管理。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重视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和“文明窗口”的创建活动。一方面注意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改善了用电申报的程序,完善用电的管理和监督,既按照规范严格审查,又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要求,使用电管理与客户服务相结合。1997年2月,该局正式向社会公布了九项服务承诺,其中包括故障报修,全天受理;检修停电,提前通知;报装用电,限期批复;工程完工,限期查验;查验合格,限期通电;欠费缴清,及时复电;接到投诉,从速处理;提供咨询,认真解答;办事公开,接受监督。服务承诺的推出,树立了电力企业的新形象,把“便民、利民、为民”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主任:李 添(1991~1994) 孙寿仪(1995年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