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2133次 | |||
【气象概况】 2011年,中山市气象局(简称“市气象局”)坚持以公共气象为引领、决策服务为核心、专业服务为补充的气象服务方向,突出气象为社会发展服务、气象为经济建设服务、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气象为群众衣食住行服务的理念,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中山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月1日,“中山市气象局”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在全省率先认证开通,以微博作为一种新型气象服务手段为社会服务。在2011年度的新浪政务微博行业榜单中,市气象局的气象官方微博取得全国十大气象政务微博第五名的成绩。5月6日,市气象局组织召开第三届气象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班,来自全市24个镇区及各村社区、11个主要客运站的361名气象协管员、信息员接受培训。10月9日,市气象局为中山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和岐江夜游烟花汇演提供气象保障服务。12月25日,广东应急气象频道在中山正式开播,安装数字机顶盒的用户只需重新进行频道搜索,即可在71号频道上免费收看广东应急气象频道。12月28日,组织召开2011年中山市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全年市气象局在全市安装36块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显示屏。市气象局驻西区升华道6号。
【防雷安全】 2011年,市气象局高度重视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场所)的防雷安全管理,杜绝重、特大防雷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全市152个加油站、9个油库、252个石油气供应站、9个气库和202个化工厂进行半年一次的定期安全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严把技术关,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严格跟踪督促有关单位按照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限期整改,避免因防雷装置性能不合格等因素造成雷电灾害事故。做好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减灾工作,对1233个单位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行分段验收,对1612个单位的3300多幢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行竣工验收。加强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减灾工作,对800个单位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年度安全检测,对已建的第三类防雷装置的运行效能作出正确判断,对其中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有关责任主体或责任人按照国家现行的防雷规范标准,完善相关防雷安全措施,有效降低此类防雷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和省的学校防雷减灾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多项措施加以实施,保障全市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检测,排查各学校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将防雷安全隐患情况和整改意见反馈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防雷安全隐患整改的跟进和督促工作,降低因防雷设施性能不合格等因素造成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风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