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5 【点击率】1875次

【概况】 2010年,中山市气象局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和创先争优,树立全局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中山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月6日,市气象局组织召开第二届气象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班,来自全市24个镇区及各村社区的341名气象协管员、信息员接受培训。8月,市气象局为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中山站传递活动提供专题气象保障服务。12月,市气象局在五桂山镇南桥村建成全市首个农村气象工作站。

【气象服务】 2010年,市气象局加强对强降雨、高温、台风、冷空气等各类天气的预测预报及防御保障,发出气象信息快报116份、重大气象信息专报3份、重大情况上报17份、决策短信224条。发布气象预警信号70次,其中暴雨信号32次,雷雨大风信号7次,高温信号4次,台风信号5次,大雾信号6次,森林火险信号7次,寒冷信号9次。启动暴雨Ⅱ级应急内部响应3次,暴雨Ⅲ级应急内部响应4次,暴雨Ⅳ级应急内部响应3次,高温Ⅳ级内部应急响应1次,台风Ⅱ级内部应急响应1次,台风Ⅲ级内部应急响应4次,台风Ⅳ级内部应急响应3次,寒冷Ⅳ级内部应急响应1次。上半年,《新闻气象》、《晚间气象》(国语版)、《午间气象》、《旅游气象》等四套气象节目改版,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公众的需求。8月,市气象局与中山日报社合作,在三大商业中心处的大屏幕上播出“中山气象”天气预报节目,进一步扩大气象服务范围。

【热带气旋】 2010年热带气旋特征:热带气旋影响总数与常年持平,初次台风时间偏晚,影响强度大。全年共有5个热带气旋进入中心防区,其中影响中山市的有3个,分别是台风“灿都”、强热带风暴“狮子山”和超强台风“凡亚比”。
  1003号台风“灿都” 于7月22日13时45分在广东湛江吴川市吴阳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强度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受“灿都”影响,中山地区出现狂风暴雨,雨强大,空间不均匀,时间不连续。雨量主要集中在22日白天到夜间,该段时间中山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紫马岭人工观测站23日记录到75.8毫米的日雨量。最大累积雨量出现在五桂山顶、三乡中珠渠和长江水库,日雨量分别为149.3毫米、136.1毫米和100.3毫米,雨强最大出现在五桂山顶,22日3时录得64.3毫米的时雨量。紫马岭记录到8级阵风(18.3米/秒),各镇区普遍出现6~9级阵风。
  100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 于9月2日6时50分在福建漳浦县古雷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达到23米/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受“狮子山”残留降雨云系影响,9月3日至4日中山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紫马岭于9月3日8时至9月4日8时录得94.3毫米的日雨量。沙溪录得最大日雨量138.4毫米,东区金钟水库和沙溪在3时分别录得54.6和49.9毫米的最大时雨量。此次降雨具有持续时间长、短时雨强大、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城区、中西部和北部部分镇区累积雨量大,南部镇区相对较小。
  10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 于9月19日上午8时40分在台湾花莲县丰滨乡附近沿海登陆,之后于20日7时在福建漳浦县沿海再度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是2010年影响中国地区的最强台风,最强时风力达到16级(52米/秒),具有路径曲折、过程雨量大、影响时间长、波及范围大的特点。9月20日下午后,中山地区风雨明显增强,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的降水,短时雨强大。紫马岭9月20日8~19时录得76.9毫米的雨量,20日8时~21日8时录得121.1毫米的日雨量,三乡马坑水库出现最大日雨量190.3毫米,横栏新窖和三乡分别录得81.7和75.6毫米的最大时雨量。中山地区普遍出现6~7级的极大风,局部出现9级以上的短时大风,紫马岭录得极大风速8级(20.2米/秒)。 

【防雷安全】 2010年,防雷设施检测所重点开展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场所和第三类防雷安全场所的年度检测。市气象局对全市117个加油站、9个油库、252个石油气供应站、37个气库和202个化工厂的防雷设施进行半年一次的定期检测,对880个第三类场所的防雷设施进行年度检测。全年对全市24个镇区339所中、小学校和600所幼儿园进行年度防雷检测工作。为加强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防雷工程施工资质认定的管理工作,从源头上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气象业务大厅办理1776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手续和1725宗防雷工程施工资质认定手续。市气象局对1334个单位和个人的建筑物的防雷设施进行分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并在验收过程中,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建筑工程的防雷安全。全年,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7.47万元,间接经济损失771万元,死亡人数2人。以上损失全部由雷电灾害引起。

(黄奇章)

上一篇: 气象(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气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