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9年,市气象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全局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预报的预测水平,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1月25~27日,第七届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气象会十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在中山召开。2月23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一行来中山调研指导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市气象局气象科普馆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0~2014年)。市气象局被省气象局评为前汛期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优秀达标单位第二名。《气象信息大容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项目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东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
【气象服务】 全年发布气象信息快报104份,天气报告47份,重大气象信息专报4份,重大情况上报21份,决策短信211条,内容涵盖各类重大突发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决策短信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共有3549个用户,气象信息发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市三防成员,各相关部门和各镇区的领导,全市所有学校的校长,全市所有的村级干部,气象协管员和信息员,林业护林员,供电局调度维护人员等,保证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及时广泛传播。全年发出预警信号76次,其中暴雨信号28次,雷雨大风信号8次,高温信号11次,台风信号15次,森林火险信号8次,寒冷信号5次,灰霾信号1次。
【防雷工作】 完成对全市189所幼儿园防雷设施的年度检测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和全市学校做好防雷安全隐患整改的追踪跟进工作,建立全市学校防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学校防御雷电灾害的自我管理和协调能力。向学校师生发放防雷宣传资料,宣传防雷政策和防雷知识,提高学校师生的防雷减灾意识和能力。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全市教育系统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班。
【热带气旋影响】 全年有热带风暴“浪卡”、台风“莫拉菲”、热带风暴“天鹅”、台风“巨爵”4个热带气旋影响中山,比常年平均值2.7个偏多。
6月26日22时50分,热带风暴“浪卡”在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登陆,27日凌晨1时在大亚湾开发区澳头镇再次登陆,28日中山全境出现暴雨,紫马岭站测得雨量63.2毫米。
7月19日0时50分,台风“莫拉菲”在深圳市大鹏半岛(南澳镇)沿海地区登陆,之后穿过珠江口。受其环流影响,中山出现大暴雨,板芙镇录得最大日雨量181.1毫米,大部分镇区出现8~10级的阵风,其中三角头围水闸于19时04时05分录得阵风极大值26.3米/秒(10级)。
8月5日6时20分,热带风暴“天鹅”在台山市海宴镇沿海地区登陆。受其环流影响,中山5~6日出现连续性暴雨,紫马岭站测得降雨量达到129.9毫米。4日08时至5日08时坦洲大涌口水闸录得最大日雨量130毫米,部分镇区出现8~10级的短时阵风,其中神湾大排村委于4日23时31分录得短时阵风极大值26.3米/秒(10级)。
9月15日7时前后,台风“巨爵”在台山市北陡镇沿海地区登陆。受其影响,中山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紫马岭观测站日雨量达112.4毫米,市境平均风力6~7级,局部8级,极大风9~11级,局部达13级。其中9月15日城区记录到25.0米/秒的极大风速,神湾录得平均风力最大22米/秒,阵风极大37.2米/秒。此外,台风“巨爵”还引发风暴潮,9月15日早晨4~5时天文潮高潮时段,横门、灯笼山、小隐、大涌口、三宝、东河、西河、苏埒等8个潮位站全面超警戒水位,其中灯笼山最高洪潮水位达2.32米,超30年一遇。
【中山气象播报】 11月2日19时40分,配有主持人播报的粤语版天气预报电视节目正式在中山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播。12月28日,中山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普通话版《中山气象》影视节目。至此,中山两个电视频道共有5档气象影视节目和一档早晨气象字幕信息播出,每天播出近10次。(黄奇章)
附:市气象局领导名录
局 长:林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