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概况】 2012年,中山市气象局(简称“市气象局”)做好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规范化管理,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保障中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月9日,组织开展全市气象协管员、信息员培训,全市364名气象协管员、信息员参加。4月23日,召开全市三防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全市三防与气象形势,研究部署2012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10月22-27日,组织市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各镇区分管气象工作领导50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全市首次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培训班,提高中山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部门领导干部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9月,派出4人参加2012年广东省气象行业地面测报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饶生辉获个人全能一等奖。市气象局设在西区升华道6号。 【气象服务】 2012年,市气象局针对不同季节的天气气候变化特征,争取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测,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号和气象决策短信。全年,发布寒冷、台风、暴雨、雷雨大风、高温、森林火险、大雾等气象预警信号118次,发出气象决策短信318条;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发布气象信息快报90份、重大气象信息专报7份、气象灾情快报11份,全方位覆盖2012年中山所有重要天气和转折性天气过程。准确预报4月16-20日的全年首次连续性强降雨天气,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及各有关部门防灾抗灾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做好重要节假日及重大社会活动的天气预报服务。加强汛期气象预报服务,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气象服务的敏锐性、针对性。7月24日4时15分,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在台山市赤溪镇登陆,是自1983年第9号台风以来影响中山最严重的台风。市气象局实施部门应急联动,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灾害防御指引,实现在台风正面袭击下人员零伤亡,明显降低台风袭击带来的经济损失。
【热带气旋】 2012年,影响中山市的热带气旋数量较少,其中正面袭击珠三角地区的热带气旋2个,带来严重天气影响。
2012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于6月30日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为2012年登陆广东省的首个热带气旋。由于“杜苏芮”具有结构不对称,移动速度快,登陆后消失快的特点,带来的风雨偏弱,灾损偏轻。受“杜苏芮”影响,6月29日夜间到6月30日中山市部分地区出现6—8级的平均风力,其中有3个气象自动站测出最大风速7级及以上大风。全市出现小雨量级降水。全市无收到灾害损失报告,无人员伤亡。
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于7月24日在台山市赤溪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具有路径曲折、近海加强、风大雨强的特点。受台风“韦森特”和季风槽先后影响,中山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7月23日20时至27日8时,有17个气象自动站雨量超过300毫米,28个气象自动站的雨量介于200-300毫米之间。从7月23日20时至24日20时,6个气象自动站的雨量超200毫米;24日8时至25日8时,全市有15个镇区日雨量超100毫米。全市最大风力集中出现在7月24日凌晨2-4时之间,各镇区平均风力普遍达6级以上,部分地区出现8级以上,阵风普遍达8-10级,沿海、空旷地区和风口地区出现12级以上短时阵风,其中沙溪中学出现极大瞬时风速达45.2米/秒(即14级阵风)。台风“韦森特”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6600万元,受灾总面积6.7万亩,其中蔬菜2.58万亩,花木1.45万亩,香蕉0.94万亩;围垦区淡水养殖漫顶122亩,吹倒(断)树木2947棵,损坏路灯236盏。全市无人员伤亡。
【防雷安全】 2012年,市气象局贯彻执行《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第一要务,切实做好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并调研雷击风险评估业务,6月制定《中山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雷击风险评估范围,规范雷击风险评估办理程序,统一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体例等。至10月,对全市175个加油站、13个油库、252个石油气供应站、10个气库和232个化工厂的防雷设施进行半年一次的定期检测,对近900个第三类防雷场所的防雷设施进行年度检测服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防雷减灾工作,从2012年起申报的防雷工程项目,须按《建筑物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要求安装电涌保护器(SPD)。严格审核防雷设计,制定设计方案申报要求、审核标准等,组织设计审核技术人员学习技术规范,提高技术水平,全面、稳步推广新防雷设计。
【气象现代化建设】 2012年3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气象局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加快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市气象局借此机会,大力筹划和推进中山市气象现代化建设。立项建设省气象局“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配套项目中山市气象灾害预警监测信息发布中心。该项目是中山市实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列入《中山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选址东区金钟水库附近古香林区南麓,一期工程占地30亩,建设标准气象观测场、观测站业务用房、天文馆等设施,总投资3306万元。12月6日,市政府成立以市财政、国土、气象等1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中山市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任组长,加强对中山市气象现代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市气象局初步制定《中山市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
(黄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