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200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5 【成文日期】2004-12-05 【点击率】1849次


【简况】 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理念,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决策气象服务放在首位,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全年发出书面决策气象服务报告100份。对影响中山市的台风、暴雨、冷空气和干旱等天气作出比较准确、及时的预报,全年发出台风预警信号4次,暴雨预警信号19次,寒冷预警信号7次,预报准确率各项指标均达到省气象局要求。2004年,市气象台获全省单项(低温)预报一等奖,被市团委、市文明办授予 “市青年文明号”称号;台长黄静被评为全国优秀值班预报员。


【纪念中山气象事业发展五十周年活动】 7月1日,召开有80人参加的中山气象成立五十周年暨中山市气象学会成立大会,省气象局局长余勇、副市长冯煜荣出席并作重要讲话。配合纪念活动,编撰出版《阳光半世纪——中山气象五十年》纪念画册,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原中国气象局局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温克刚,市长陈根楷,省气象局原局长李明经和现局长余勇分别为该画册题词或作序。


【防雷减灾】 根据省气象局《关于在全省气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等工作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关于在国庆节前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分别于3月22日至4月1日和9月21日至27日会同市安监局、市建设局、市消防局等单位对全市100 多个危险场所、厂矿企业进行防雷减灾专项检查。11月,市防雷中心(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召开2004年防雷工作会议,强化防雷工作管理,规范防雷施工、设计资质、防雷科技市场。全年检测1913个单位、165个气站、154个加油站、52个化工厂、12个油库、9个大液化石油气库的防雷设施。11月1日,防雷工程施工资质认定实施网上行政审批,施工单位可通过登陆市“行政服务在线”,完成审批资料的填报。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 将全市23个自动气象站升级为GPRS无线通信方式,稳定安全性能,提高通信质量,确保中尺度天气监测网气象信息的传递,成为全省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效果最佳的市级气象局。


【拓展气象服务】 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首家推出含五天天气滚动预报的新版气象网站(www.zsqx.com)。2月16日,开通移动设备专用网站(wap.zsqx.com),在全省率先推出手机气象台服务,发布五天天气预报、各镇区实时天气信息、全国城市天气查询、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4月开通决策气象网站,专门向政府部门发布气象信息,大多数镇区已加入决策气象服务网用户群。(欧锐康 梁 彦)


附:2004年市气象局领导名单

局 长:林雪亮

副局长:林炳坤 徐宁军

上一篇: 气象事业(200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气象事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