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3年,坚持将决策气象服务放在首位,重点做好对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预报上,认真做好气象服务工作,较及时、准确地预报出影响中山的台风、暴雨和冷空气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各项指标均达到省气象局要求。全年共发出决策气象服务报告126份,发布台风预警信号9次,暴雨预警信号23次,寒冷预警信号2次,为防灾减灾发挥了积极作用,被省气象局评为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重视对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等节日和2003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2003中国(沙溪)休闲服装节等重大节日、政治和经济活动期间的天气预报,提供气象保障。
改造气象观测场,安装DZZ1-2型自动气象站。两次升级改造计算机网络,添置多台交换机,增加虚拟局域网(即YLAN)功能,为气象信息化平台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使气象现代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防雷减灾工作】 根据省气象局《关于组织防雷减灾安全检查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防雷减灾专项安全检查的通知》的要求,会同市安监局、市法制局、市建设局、市消防局等单位对全市有关危险场所、厂矿企业等14个单位进行防雷减灾专项检查。市防雷中心(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组织召开2003年全市防雷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防雷工作管理,规范防雷科技市场。全年检测了1302个单位、12个油库、132个加油站、160个石油气站、9个大液化石油气库、27个化工厂的防雷设施。
【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 3月21日上午,举行纪念“3·23”世界气象日座谈会暨气象大楼揭牌仪式。副市长吴章贺、省气象局副局长林献民、广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夏江以及市属单位、镇区领导等6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2003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我们未来的气候”,副市长吴章贺、省局副局长林献民作了重要讲话。会后,副市长吴章贺、省局副局长林献民和市局局长林雪亮为气象大楼启用揭牌。
3月23日上午,组织干部职工40余人到市益华商场、中恳广场摆摊设点,向群众发放《广东省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指引》、《中山市气象局气象服务简介》、《防雷知多D》等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的咨询。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 在南头、东凤、阜沙等镇新建12个自动气象站,全市自动气象站的数量由原来的11个增加至23个,实现每镇均有自动站的目标,初步形成全市中尺度天气监测网。升级改造自动站的采集方式,由原来的有线通信方式升级为GPRS无线通信方式,成为全省第一个采用GPRS通信方式组建自动站网的市级气象局。
【决策气象服务系统】 改变以往决策气象服务手段单一、内容单调的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为党政领导推出个性化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制作各种气象服务产品,快速调度网络上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再处理和演示,最终完成信息从预报员到各级党政领导的有效和快速的传递,使决策气象服务更准确、及时和有针对性,为各级党政领导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欧锐康 梁彦)
附:2003年市气象局领导名录
局 长:林雪亮
副局长:林炳坤 徐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