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2年,把决策气象服务放在首位,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比较准确、及时地预报影响中山的台风、暴雨和冷空气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各项指标均达到省气象局要求。全年发布台风预警信号4次,暴雨预警信号23次,寒冷预警信号3次。重视对2002中山招商洽淡会、2002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暨第三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2002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2002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等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期间的天气预报,为活动提供气象保障。市气象台被省气象局评为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获得省气象局颁发的气象科技工作集体奖,冯志强被中国气象局授予“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
完成气象监测预报中心大楼的基建,于7月1日前投入使用。加快业务现代化建设,先后建成预报业务系统和预报会商大厅、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平台,并对计算机室进行升级改造,使气象现代化建设初具规模。
【防雷减灾工作】 2002年,根据《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的要求,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组织召开中山市防雷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防雷工程市场,强化防雷工作管理。全年对1120个单位、12个油库、132个加油站、160个石油气站(库)、60个生产储存危险品场所进行防雷设施安全检测。
【机构改革】 按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与产业3个部分调整气象事业结构,完成气象系统和下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局机关设办公室、业务科和行政执法办公室,下属单位有中山市气象台、中山市防雷中心(中山市防雷设施检测所)、中山市气象服务中心。通过竞争上岗,任命了11名科级干部,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气象监测预报中心】 于7月1日投入使用。该中心位于西区升华道6号,楼高7层,占地面积约2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另有8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大楼设有预报大厅、计算机房、天气预报制作室、业务值班室以及行政、业务管理办公室。该中心建有VPN光纤通讯网、9210卫星通讯系统和X.25分组数据通讯网,构成现代化通讯网络,能及时获得全球气象探测资料及世界主要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借助高性能计算机,采用人机对话及多种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系统,能比较准确、及时地监测、预报各种灾害性天气。(林雪亮 欧锐康)
附:2002年市气象局领导名单
局 长:林雪亮
副局长:林炳坤 徐宁军(2002年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