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水产业(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6 【点击率】1581次


【简况】 1999年,通过试验示范,大力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对海洋与水产业增长的贡献率。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流通方式,强化民营流通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水产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强渔业法制工作建设和渔业执法力度,强化渔政海监和渔船渔港监督管理,依法治渔,促进了海洋与水产生产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99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9万亩,其中鱼塘养殖面积27万亩,基本保持稳定。水产品总量20万吨,增加4.2%,其中淡水养殖18.01万吨,增长4%;海水养殖1.06万吨,增长10.8%;海洋捕捞3990吨,减少2.5%;淡水捕捞5237吨,增长2%。总产值19.63亿元(现行价),增长3.9%。


【渔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不断探索水产养殖业走产业化、现代化的路子,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提高养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年初,古镇镇被确定为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的1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龙头产业是水产养殖业,探索以鱼木(花卉、苗木)结合、鱼畜(禽)结合、鱼菜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和渔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以古镇示范区的三大水产养殖基地(即3500亩的四大家鱼高产示范基地,2000亩的水鱼高产养殖基地,2000亩的桂花鱼高产养殖基地)辐射和带动全市五大水产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即西区沙朗6000亩的罗氏沼虾产业化示范基地、横栏镇中华鲟南方养殖研究基地、三角镇水鱼产业化基地、横栏镇桂花鱼产业化基地、阜沙镇四大家鱼苗种基地。其中西区沙朗罗氏沼虾产业化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360公斤,增产35公斤,增加10.8%,平均亩收入8500元,亩利润2100元。产业化基地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全市各镇区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优化了一镇(区)一品的格局,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养殖的产业群体。


【品种结构】 提高内涵生产水平,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在保持四大家鱼总产量前提下,密切注视市场对优质品种的需求动态,增加市场需求量大且有经济效益的品种,减少市场需求差且经济效益低的品种。1999年,增养鲟鱼、桂花鱼、罗氏沼虾等,减少鳗鱼的放养面积,鲟鱼放养数量达到5万多尾,增加3万多尾。鱼塘放养鲟鱼193亩;桂花鱼放养14594亩,增加25%;罗氏沼虾放养38146亩,增长3.7%;鳗鱼放养26491亩,减幅10.6%。新引进了胭脂鱼、泰国笋壳等名特优新品种,丰富和发展了养殖品种结构。经过调整,全市名特优新品种养殖面积达11万多亩,占全市鱼塘养殖面积的41.6%,品种达到32个。


【水产科研和种苗工程建设】 年初,在黄圃镇、民众镇等地用鱼塘试养鲟鱼,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研究,鱼塘养殖鲟鱼获得成功,鲟鱼个体重达2斤以上,生长状况良好。4月23日,中山市水产研究所经过省水产良种评定委员会专家组的全面考评,通过了省级罗氏沼虾良种场资格验收,成为全省首个省级罗氏沼虾良种场。


【水产品流通和加工】 积极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和多种经济成分相结合的水产流通业。继续通过市农业信息网将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者指导生产;充分发挥地缘经济的优势,立足省内市场,面向国内和港澳市场,扩大销售覆盖面。6月30日,市海洋与水产局会同市农委和市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了以水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中山市农产品品尝暨新闻发布会,拓宽了水产品的流通渠道和提高了水产品的知名度。1999年,保证了水产品上市旺季无烂市和滞销现象,使10多万吨水产品销往埠外市场。全年生产加工水产品10310吨,增长18.7%,其中罐头制品2570吨,增长7.2%。


【海域管理】 1月,会同市有关部门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编写了《中山市沿海地区污染源调查报告》。6月,制定了《中山市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使海域开发利用向科学、合理、有序、有偿、有度的方向发展,做到依法治海,促进了中山的海洋与水产业的发展。


【江河人工增殖放流】 4~5月,在中山港段水域、小榄水道、磨刀门水道、横栏拱北河等水域增殖放流鱼虾苗1000万尾,其中鲤鱼苗400万尾,东北鲫鱼苗200万尾,泰国鲮鱼苗350万尾,罗氏沼虾苗50万尾,全年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2.3万元。


【浅海滩涂开发利用】 以优化结构,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搞好咸淡水养殖地区的合理分工和生产布局。在东部地区支持南朗镇利用浅海滩涂增殖护养白蚬1.63万亩,实现产值512万元。在西部地区支持神湾、坦洲镇增殖护养禾虫2500亩,实现纯利375万元。通过综合开发,形成区域养殖生产特色,发展渔业特色经济。


【依法治渔】 元旦后至3月31日派出工作人员到重点渔港渔村设点办理签证,方便渔民就地签证,提高了渔民办证、签证的积极性。全年共签发《渔业捕捞许可证》1632本,渔业船舶年审签证初检发证1589艘、7672总吨,共2.45万千瓦。
  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维护了渔场的正常生产秩序,保证了渔业捕捞生产的正常进行。全年检查渔船809艘次,查处违规作业渔船573艘次,其中违反许可证制度178宗,无证捕捞250宗,电毒炸鱼24宗,违反禁渔区、禁渔期102宗,其他19宗。
  切实抓好渔业职务船员培训工作,举办了1期培训班,参加培训后经考试合格而领取职务船员证书的有113人,办理职务船员证书审证326个。
  继续做好船东互保工作,不断完善渔民自我保障体系。1999年全市有3230名船员参加了人身平安互助保险,保险金额达26.03万元。船东要求理赔的海损事故4件,已结案3件,按规定给予理赔费2300元。
  认真贯彻落实海洋捕捞零增长计划,推动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执行国家农业部于1999年3月5日颁布的《关于在南海实行伏季休渔的通告》(休渔区域为北部12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从1999年起,每年6月1日零时至7月31日24时,禁止所有底拖网(含拖虾、拖贝)、围网和掺缯网作业。根据省海洋与水产厅的统一部署,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渔区(村)干部群众对休渔制度的重要性认识,认真研究休渔期间渔港和海上监督、渔民的生活等组织管理措施,切实解决渔民的实际问题。(黄德辉 彭一燕)


中山市渔业生产统计表

 

水产品总量

(吨)

海洋

捕捞

()

海水养殖

淡水

捕捞

()

淡 水 养 殖

面积

()

总产

()

面积

()

亩产

(公斤)

总产

()

1998

191965

4091

15447

9590

5136

272458

636

173148

1999

200000

3990

17745

10625

5237

272790

662

180148

增长率

(%)

4.2

-2.5

14.9

10.8

2.0

0.1

4.1

4.0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副局长:文北泉(主持全面工作)

上一篇: 水产业(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海洋与水产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