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3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要求,以市委“三个进一步提高”、“两个增强”的工作思路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确保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20元,增长10.8%,居全省第五,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的地级市。
【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从各镇区资源出发,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以形成区域特色产品为重点,继续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全市调减水稻等低值作物种植面积5.4万亩,增加种植蔬菜、水果、花木等高值作物。规划和引导形成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六大各具地方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区:外西北片(即小榄、古镇、东升、横栏)的花卉苗木产业区,横门口、民三联围片(即黄圃、民众、三角、南朗及围垦公司)的香蕉产业区,环五桂山片(即南区、南朗、五桂山)的脆肉龙眼、荔枝产业区,北半部(即三角、黄圃、阜沙)的冬瓜、粉葛产业区,中部(即沙溪、大涌)的水生蔬菜产业区和内西北片(即横栏、西区、港口、三角)的水产产业区。
【科技兴农】 实施省人大《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议案》,推进农业科技和体制创新,推广良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强培训农民,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全市申报立项的农业科技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7项;引进开发农产品新品种57个、新技术50项。
【现代化农业建设】 稳步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至年底,完成古镇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小榄、横栏、西区3个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4.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8.3%;农业劳动力人均拥有机械动力2.58千瓦,水稻机耕率达98.8%,机割率达65%以上,鱼塘机械增氧率达85%,禽畜饲养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上半年,由市农业局与农机四厂自行研制、安装的国内首条香蕉运输索道、清洗、消毒全自动生产线在民众镇600亩香蕉有机栽培基地试用成功,减轻了收获香蕉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
【农业标准化工作】 到年底,全市制定地方农业标准9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新制定中山青皮冬瓜和中山粉葛2个地方标准,制定省级农业标准《石岐鸽(肉鸽)饲养技术规范》,协助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起草《绿色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研究制定《中山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中山市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被确立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棕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评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16名专业技术人员,建成1200多平方米的检测大楼,配备了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气相色谱仪等一批实验室检测仪器,开展了种植业、畜牧业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各镇区均配备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和监测员,加紧建设民众、小榄等镇区的农产品检测站。在市果菜批发市场、城区光明市场、港口市场、三乡市场、小榄文田市场等5个重点批发零售市场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试点工作,在各市场设立农产品检验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和专职检测人员,实行售前检测制度。
【农业行政执法】 全面实施农药经营A、B证分类管理,切实加强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经营和使用的跟踪监控。会同有关部门,开展3次全市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专项行动和3次剧毒杀鼠剂清查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落实生猪口蹄疫和狂犬病强制免疫措施,全年基本没有流行重大动物疫病。整顿和规范农资经营市场秩序,打击各种农业违法行为,全年出动执法人员4600多人次,检查2281家生产、经营户,查处案件52宗,查获违禁鼠药967包/支,分装窝点1个,没收假冒伪劣农药2248公斤、违禁兽药686公斤、假劣兽药2183公斤。与镇区联合举办32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培训班,培训菜农2500多户;8期禽畜养殖户培训班,培训人员1800人次;4期动物检疫人员培训班,1期检疫人员中专学历班,培训人员400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万多份。
【农产品流通加工】 上半年,受“非典”影响,农产品流通不畅,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农产品价格至下半年全面回升,产销两旺。上半年,组织企业参加2003年广东省首届名牌产品(农业类)的评选活动,有6家企业的8个产品获奖,占全省40家入选企业的15%,获奖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仅次于广州和深圳市。11月,组织市水出集团等3家企业往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水出集团在交易会期间签订1000万美元的订货合同。农产品加工的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仅水产品加工年内就扩大生产能力1.7万吨。2003年,市农业局被省农业厅和农交会广东筹展办联合授予“优秀组织奖”,局长卢君达获个人嘉奖。
【农田路网建设】 全市投入8243万元进行农田路网建设,新建农路381.3公里、农桥199座、涵闸50座。全市三年累计投入农田路网建设资金2.14亿元(其中市政府投入3500万元),新建农路1035公里、农桥569座、涵闸156座,分别完成原定五年计划的100.5%、114.9%和84.8%(因原计划中部分涵闸因工程需要改为农桥),实现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预期目标,改善了耕作区的交通运输和排灌条件,直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全市三年农田路网建设受益面积38.3万亩,平均亩增值375元,可增加农民收入1.44亿元。
【农村制度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小榄、古镇、火炬开发区、石岐区、东区、黄圃、沙溪等7个镇区全面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西区、民众和南区已开始改革,五桂山、坦洲、东升、东凤和阜沙5个镇区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其他镇区亦已制定工作方案。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和会计委派制,全部镇区都完成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工作,其中14个镇区实行会计委派制,5个镇区实行村账镇管,5个镇区实行会计选聘制。5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村组集体经济财务大检查,各镇区都能按“四化”(即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内容通俗化、公布形式橱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要求,建立财务公布栏、设置意见箱和公布投诉电话。
【减轻农民负担】 上半年,按照《广东省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及时修订2000年的税费改革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据统计,两次改革全市共减轻农民负担1.24亿元,人均减负134元,减负率达76%。力求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农村“三乱”(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严格禁止非法负担,使农民减负工作落到实处。2003年,农民人均负担约为27.4元,占人均年纯收入的0.5%,低于国家规定的5%标准。
【农村劳动力再就业】 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人数为2.9万人,参加技能培训1.35万人,已实现就业1.83万人,分别完成计划指标的129.6%、76.6%和110.4%。其中东区、板芙、三乡、神湾、五桂山、三角、东升、横栏、沙溪、大涌等10个镇区提前达标。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的渠道,全市农村中非农收入占农村人均收入的70%。
【农村合作医疗】 全市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87.9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9.9%,比上年增加4.9个百分点,并已覆盖全市24个镇区的所有行政村,其中有19个镇区的覆盖率达85%以上。从2003年起,市财政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每年每人的补贴从4元提高到10元,各镇区财政的补贴每年每人不低于10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金,市财政每年补贴100万元,并从2003年起连续两年每年增加50万元扶持经济薄弱的镇和村发展合作医疗专项资金。
【老区建设和对口扶贫工作】 全市投入200万元资金扶持10个经济比较落后的老区(村)的“造血”功能项目,包括建设可出租商住楼和厂房及农产品市场,修建道路、学校等生活和教育设施,扶持老区困难户投入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启动资金等。投入955万元对口扶持陆河县开展8个项目的建设,使全县32个年收入不足3万元的行政村建立村级集体经济,6300户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建设校舍面积1.15万平方米、医院面积3600平方米,培养32名医务人员,建成水电容量达1184万千瓦时,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场所及基地,为1所高中、1所初中和2所小学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学等设备。(黄声群 巫建文)
附:2003年市农业局领导名单
局 长:卢君达
副局长:伦 泉(9月止) 林健良 陈品嵩 谭 泽(12月起) 郑志刚(12月止)
2002~2003年中山市农业经济实绩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2年
|
2003年
|
增长率(%)
|
粮食
|
万吨
|
18.49
|
14.26
|
-22.87
|
稻谷
|
万吨
|
16.97
|
12.87
|
-24.13
|
糖蔗
|
万吨
|
9.49
|
7.35
|
-22.53
|
花生
|
万吨
|
0.09
|
0.06
|
-34.90
|
蔬菜
|
万吨
|
58.82
|
61.12
|
3.91
|
水果
|
万吨
|
23.87
|
24.62
|
3.13
|
生猪饲养量
|
万头
|
69.70
|
71.37
|
2.40
|
生猪上市量
|
万头
|
47.02
|
48.48
|
3.10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5.68
|
5.89
|
3.60
|
猪肉
|
万吨
|
3.43
|
3.54
|
3.10
|
“三鸟”饲养量
|
万只
|
1995
|
2029
|
1.67
|
“三鸟”上市量
|
万只
|
1554
|
1578
|
1.55
|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
元
|
5886
|
6520
|
10.8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32.34
|
34.1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