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4年,全市侨资企业1300多家,投资总额超50亿美元,侨资企业已成为中山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各级侨务部门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夯实国内侨务工作的基础,强化联谊、服务、引导三大功能,为侨资企业服务,维护华侨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成立市侨资企业协会】 于9月16日在市会议中心正式成立。入会侨资企业198家。设理事会负责日常工作,市侨务局为协会的主管部门。马来西亚侨商古润金任第一届会长,聘请陈绍基、汤炳权、何鸿燊等11人为荣誉会长,苏计成等10人为名誉顾问。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省侨办主任吕伟雄、副主任陈仰豪,市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侨商、市有关部门领导、各镇区领导、侨务工作者及周边市县侨务部门领导共 300多人出席成立大会。
【招商引资 服务企业】 各级侨务部门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经贸招商活动。3月,香港永安集团在中山举行“中山永安花园房地产有限公司”、“永安酒店(中山)有限公司”奠基仪式,该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高级住宅、写字楼设施等,占地100亩,总投资约8亿元,首期投资2亿元。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投资的中山市宝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山西区狮窖口投资房地产8万平方米,注册资本为3000万港元。4月,侨务局联合市科技局组织南头、东凤镇两批民营企业家共25人到阿联酋国迪拜考察市场,南头雪板皮套厂和东凤精港电器有限公司两企业在当地租赁40多个铺位开展业务。10月,协助外经贸局组织15家国外企业参加在英国举行的2004粤港——欧洲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省侨办举办的印尼经济环境推介会。侨务局和各镇区侨办协助市政府、镇政府、区办事处办好各项经贸活动。三角镇侨办协助引进企业10家;东升镇侨办引进电器、灯饰等项目3个,总投资410万美元;神湾镇侨办协助引进总投资150万美元的企业落户。 服务侨资企业,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年初,市侨务局召开侨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侨资企业解难释疑。会后为曼秀雷敦公司解决原材料进关检验期长而影响正常生产、为骏盈婚纱厂和金鹰制衣有限公司解决错峰用电、为华通五金公司解决劳工短缺到云南省招收技术工人、与有关部门协调制止乱收企业员工培训费等问题。各镇区侨办还协助镇区的商会换届选举,完善商会机构设置。
【捐资赠物】 全市接受华侨、港澳同胞以及侨资企业捐款资助公益事业达9156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山市荣誉市民杨郭恩慈子女捐资 2000万元兴建人民医院杨郭恩慈综合大楼;香港新鸿基郭氏家族捐资2000万元作市孙中山纪念堂维护基金;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捐资500万元给沙溪隆都医院和中心幼儿园;澳门乡亲胡顺谦捐资500万元给沙溪港园村兴建村文化广场和教学楼等;先施公司马应彪后人捐资100万元兴建家乡南区沙涌公园;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捐助中山理工学校500万元和慈善万人行100万元;通佳鞋厂有限公司捐助南朗医院500多万元兴建医务大楼;杰士美电子(中山)有限公司捐助中山教育、消防、科技等项目169万元;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捐赠助学款50万元;港澳乡亲萧顺谦捐赠助学款30万元。
【荣誉市民】 3月19日,经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授予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余金晃、许国伟“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市政府于3月28日在市招商经贸洽谈会上举行颁授仪式。9月6日,经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授予林百欣“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市政府于9月20日在香港颁授证书。从1989年起至2004年,中山市共向37名港澳同胞、旅外乡亲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市侨务局、人大侨工委、侨联、政协三胞委、致公党(简称“五侨”)联合宣传2004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侨务局在《中山日报》全文刊登《办法》并举行知识有奖问答,收到答卷3784份。举办全市“五侨” 干部学习班和归侨侨眷座谈会学习《办法》,在“五侨”各自的刊物和网站、社区(村委会)宣传栏、中山电台开展宣传,并在党校开设的侨务理论课程中宣讲,推动实施《办法》。
【落实私房改造的非住宅侨房】 全年落实退还私房改造的非住宅侨房46户55间,面积7664平方米。2004年12月,全市累计受理符合条件的非住宅侨房269户,已落实退还产权251户306间,面积44134平方米。其中:退还原屋150间,面积21987平方米;发放已被政府拆建的139间,面积19752平方米的补偿款3290万元;发放已被有关单位拆建的2395平方米的补偿款374万元,完成应落实的非住宅侨房退还任务的93%。
【来信来访】 全市各级侨务部门共受理来信来访1591件次,其中来信296件,来访684人次,来电611人次;其中侨务局受理来信来访977件次,占信访总量的61.4%。办复信访,为侨解难。侨务局会同东区侨办解决澳洲乡亲罗惠芬三姐妹在白沙湾祖宅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帮助港商联系公安部门破获被不法之徒诈骗劫走的轿车;帮助旅美乡亲方焯鲲太太解决因病危需回美国医治的出境安全护送问题;依法维护电信局出国定居退休干部高綺玲的合法权利,使其享受同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港口镇侨办为旅港同胞郭玲森落实其父土改被没收的侨房;东凤镇侨办协调村委会解决旅港乡亲朱汉清兄弟的村民同等待遇问题;三乡镇平岚、桥头村委会为失业及生活困难的侨眷提供就业机会和免费就业培训。
【助学助困】 6月12日,召开旅外乡亲与受助学生见面会,组织来自镇区的400多名受助学生与60多名海外、港澳乡亲助学者见面,现场筹集助学款65万元。侨务局自2000年倡导“手拉手自愿助学”活动至今,已筹得助学款21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00多名1000多人次。组织发动 500多位旅外乡亲参加第十七届慈善万人行活动,共筹得善款351万元。春节、中秋节期间慰问困难归侨侨眷,侨务局委托镇区侨办购买防寒衣物送给10多位孤寡特困老归侨。侨务局党员干部为特困归侨李华住房发生火灾捐资援助,并联系有关部门出资为其修葺住房及解决其子就业。
【联谊接待】 各级侨务部门共接待海外港澳乡亲652批11218人次,其中侨务局接待77批2428人次。到访团体有美国安良工商会、马中贸易商会、芝加哥中山同乡会、香港广东社团联合总会等多个团体;邀请组织中山市荣誉市民回乡体验。小榄镇侨办在菊展期间接待旅外乡亲近300名;民众镇侨办首次接待世界华商大会英国主席何荣佳,并为其修葺年久失修的祖屋;石岐区侨办协助邀请和组织旅外乡亲参加苏华赞医院、黎桂添幼儿园、郑伟权学校庆典活动;东升镇侨办协助筹建坦背同乡会综合大楼;黄圃镇侨办3次邀请港澳中山社团回乡参加庆典活动和体育竞赛。各级侨务部门赴港澳参加港澳中山社团春茗活动及上门拜访乡亲。
【为侨寻根】 开展华裔回乡寻根问祖活动,助其寻访亲人。7月,侨务局举办华裔青年夏令营,组织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的27名华裔青年参加,并赴北京参加国务院侨办举办的中国寻根之旅海外华裔青少年联欢节。接待美国夏威夷第五十五届水仙花皇后寻根友好访问团,皇后程惠珍回到祖籍南朗安定村寻根问祖。接待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组织的2004美国旧金山华裔青年寻根团一行14人,协助其在中山开展寻根活动。火炬开发区侨办接待秘鲁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郑国强及其亲属一行24人回濠头村寻根问祖。沙溪镇侨办接待墨西哥驻华大使李子文之侄李子俊夫妇首次回沙溪岚霞村祭祖。南区侨办为旅美乡亲林子安寻到祖屋和亲人。民众镇侨办为美籍华侨学生吴泳心寻到失散50多年的亲人,吴即随美国旧金山华裔青年寻根团回中山认祖。古镇镇侨办帮助旅美乡亲区一平找到寻找了20多年的亲人,使其与失散50年的亲人团聚。
【电视系列片《海外中山人》】 侨务局与中山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以反映中山籍华侨华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和热爱祖国的行动为主题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海外中山人·大洋洲篇》。3月开始筹备,8月6日在中山举行开镜仪式,8月25日摄制组赴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3个国家9个城市及香港、上海拍摄,历时60多天,采访近100位中山社团侨领、政要以及政界、商界、文化界人士,录制8500分钟的音像资料,制成25集系列片,于 2005年1月17日在中山电视频道播出。
【对外宣传】 全市8个侨刊乡讯社共编印刊行侨刊乡讯7.3万册,发送至67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通3个侨刊网站,其中全年有 5595人次点击《中山侨刊》网站。《隆都沙溪侨刊》纪念创刊20周年,出版特刊并开通网站。火炬开发区侨办编辑出版《开发区侨史》。侨务局联合市委宣传部设立“中山侨务新闻奖”,评选出24件获奖作品;并推荐参加省评奖,获得省侨务好新闻一、二、三等奖;与中山电视台联合制作越洋贺岁系列报道《乡音乡情中国年》,组织海外的中山籍侨胞在春节期间通过电视向家乡人民拜年;与中山电台联合制作《中山海外杰出人士访谈》专题节目,采访并播放墨西哥驻中国大使李子文、秘鲁驻中国大使陈路等8个国家 10多名中山籍乡彦俊杰的谈话录音。
【协助筹备第五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10月6~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隆重举行,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中山社团和乡亲共1000多人出席盛会。市侨务局发动和联络海外乡亲与会,组织有关单位、镇区领导和侨务干部赴澳参加活动。
【港澳乡亲座谈会】 11月29日,市政府在会议中心召开港澳乡亲座谈会。常务副市长向到会的19位港澳乡亲和侨资企业代表通报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长陈根楷征询乡亲们对中山各项建设事业的意见和建议,并感谢乡亲们对家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到会乡亲和侨商围绕增强城市竞争力、外来工子弟教育、留住人才、医疗保障、提升旅游层次、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等方面建言献策。省侨办主任吕伟雄出席座谈会。(林洁清 陈迪秋)
附:2004年市侨务局领导名单
局 长:卢艳红 副局长:郑伟枢 林 宇(1 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