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务(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2-12-03 【点击率】2009次


【简况】 各级侨务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侨务工作的独有优势,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全力协助办好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和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积极宣传侨务政策法规,加强国外侨务工作,加快落实私改非住宅侨房的进度,维护侨胞的合法权益。


【招商引资与推介产品】 配合市政府邀请了一批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的旅外乡亲回来参加2002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2002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暨第三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和2002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6月,经市侨务局穿针引线,印尼华商廖亦龙在火炬开发区投资1200万港元,成立金山国际(中山)有限公司。神湾镇侨办协助引进企业2家,总投资达1600多万港元;五桂山镇侨办协助旅港乡亲李镜芳在该镇工业园购地30亩,首期投资2000万港元;黄圃镇侨办协助湛江客商许平投资3000多万元落户该镇;横栏镇侨办引荐荷兰、台湾、香港的3位客商落户该镇。
市侨务局协助美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古镇的胜球灯饰有限公司签订价值50多万元的合同,并达成代理该公司产品在美国的专卖权的合作意向;协助市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市美味鲜食品有限公司,把产品销往美国、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市场;协助厄瓜多尔华侨华人总会主席马文升在古镇购买了一大批灯饰。古镇镇侨办介绍旅外乡亲赵曾学韫、蔡兆等购买了该镇灯饰及花卉苗木产品共60多万元;沙溪镇侨办协助镇政府做好参加“服装节”客商的筹备与接待工作。


【服务侨资企业】 协助侨资、外资企业增进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了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年初,召开有9家侨资、外资企业负责人和11个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就企业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中山海关、市外经贸局、市工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残联、市消防局负责人当场逐一予以解答。
为侨资企业办好事和实事。市侨务局协助香港新鸿基地产做好奕翠园破土动工仪式的各项工作,经调查研究为侨胞黄伟强的中山振强石场有限公司争取恢复了合法的经营期,为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增资扩产做好各方面跟踪服务工作。西区侨办协助瑞德纸品有限公司解决其原材料滞关问题。横栏镇侨办为惠振制衣厂解决了房产办证等方面问题。黄圃镇侨办协助奥托昆普铜管(中山)有限公司妥善处理好进口设备关税的减免问题。板芙镇侨办协同公安、劳动部门及时处理台资企业协兴家具厂(中山)有限公司的劳资纠纷问题,迅速恢复正常生产,获台商好评。


【协助乡亲参加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 于12月2~4日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广东乡亲代表(包括22个社团约100名中山乡亲)参加了这一盛会。大会主要议程有经贸洽谈会、侨情交流会、华侨华人历史图片展、世界华人书画展、考察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等。中山市市长陈根楷、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韩泽生等专程赴会,并于12月3日晚在广东大厦会见了出席大会的中山乡亲,省侨办主任吕伟雄参加了会见。市侨务局协助做好参加大会的旅外中山乡亲的全程接待工作。


【协办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市侨务局为大会筹委会成员,通过邮寄信函、传真、电话以及中国驻外使馆、海外侨团、重点乡亲的亲人和朋友邀请世界各地的中山乡亲前来参加第四届中山同乡恳亲大会。经发动,平时较少联系的菲律宾、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越南、智利、比利时、荷兰、阿根廷、斐济等国家和地区的重点乡亲也前来赴会。恳亲会期间,该局干部全力以赴,热情做好接待和服务工作,给旅外乡亲留下深刻印象,获得好评。


【李东海、吴明村、梁耀为中山市荣誉市民】 在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开幕式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简国森宣读了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旅外乡亲李东海、吴明村、梁耀“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陈根楷市长向三位乡彦颁授了荣誉证书和金锁匙。李东海先后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561万元,吴明村为坦洲的慈善福利事业捐资1126万元,粱耀为中山的教育、公益事业捐资535万元。


【落实私改非住宅侨房工作】 市侨务局落实侨房政策,把好政策关,务求不出差错;做好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指导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协同石岐区侨办和房管部门加快清退私改非住宅侨房的进度,全年退还私改非住宅侨房84户109间,面积14901平方米;其中退还原屋62间8123平方米,退还已拆建的房屋47间6778平方米,发放业主补偿款554万元。


【拓展海外联谊领域】 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侨务局和市外事局《关于贯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外侨务工作的意见>的意见》,并于9月举办侨务干部培训班,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各级侨务部门组织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印尼、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这些国家、地区的中山社团和乡亲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赴港澳参加了20多个中山社团的春茗活动或换届仪式,并拜会港澳地区的重点乡亲。市侨务局拜会了香港“新鸿基”郭氏家族和香港“景福”杨氏家族;南区侨办拜会香港永安国际集团主席郭志樑以及香港沙涌马氏宗亲会;古镇镇的领导和侨务干部5次赴港澳,拜会香港女慈善家赵曾学韫、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主席袁兆英。


【华裔青年工作】 做好华裔青年工作,培养华裔青年的思乡念祖感情,拓展侨务工作新资源。组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00多名青少年回乡参加国防军事训练,组织澳门22名青少年到河源市参观考察,为澳大利亚海童军一行44人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联合市青年联合会办好第九届中港澳青年联欢活动,协助省侨办办好斐济华裔青年冬令营,接待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荷兰、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国家的航空青年代表团。


【捐资赠物】 2002年,全市共接受捐资赠物1558.72万元,其中完美公司为中山的社会公益事业捐赠300多万元;旅港乡亲李东海资助中山市教育创新奖励基金100万元;旅居加拿大的乡亲林芬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物业给东区,用于兴建幼儿园;中山杰士美电子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用于购买该镇的消防车;旅港乡亲陈家铭向小榄陈星海医院捐资100万港元。


【资助弱势群体】 倡导并组织“自愿助学计划”,2000~2002年,接受港澳中山社团和旅外乡亲捐资70多万元,共资助全市贫困少年儿童600多人次继续学业。邀请资助者回乡参加助学表彰仪式,并与受惠学生见面。在春节和中秋节,用归难侨基金上门慰问鳏寡孤病及生活困难的归难侨。


【接待工作】 全年,各级侨务部门共接待旅外乡亲236批11975人次。接待中,推介中山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乡亲在中山故里寻找商机。加强上下互动和联系,帮助乡亲寻亲认祖,市侨务局与三乡镇侨办、石岐区侨办分别为美国苗必达市市长郑国民、秘鲁驻华大使路易斯·陈找到了祖屋;突出乡情和亲情,利用春节和圣诞节,向旅外乡亲寄贺卡致意,东区侨办还建立重点人物的生日档案,寄生日卡慰问。


【信访工作】 认真调查办理群众的信访。各级侨务部门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3506件次,包括来信405件,来访3101人次。其中,为美籍华人陈务能追回其母徐德章被本市某运输公司的货车撞至重伤全部赔偿款;协助旅居秘鲁乡亲吴家驹在市国土资源局依法注销其在家乡张家边二村的部分宅基地被邻居占用并领取的房地产权证。


【学习与宣传】 市侨务局举办侨务干部学习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广东省归侨侨眷保护实施办法》,邀请省侨办侨政处处长授课。各镇区分别举办村(居委会)侨务干部学习班,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侨务“两法”。南区侨办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契机,摆摊设点宣传;横栏镇侨办制作了宣传横幅13条,广播电视宣传5次,出黑板报12期;西区侨办到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宣传侨务“两法”。
11月12日,正式开通《中山侨刊》网站,为广大乡亲增添了1份“电子家书”,200多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参加了开通仪式。全市全年共出版侨刊乡讯22期。《中山侨刊》、《沙溪隆镇侨刊》、《东镇侨刊》、《东区侨刊》、《良都侨刊》、《南朗乡音》《三乡侨刊》、《下泽侨刊》等8家侨刊乡讯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可读性。拓展侨务宣传工作,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接待了海外华文媒体访华团、海外华文作家访华团,并与海外30多个媒体保持联系。全年被《人民日报》采用文章5篇,被广东侨网采用稿件28篇,在《中山日报》刊登18期“侨务信箱”,为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解惑释疑。东凤镇侨办与镇电视台、香港东凤同乡会联合制作题为“叙不完的乡情”的电视特辑。火炬开发区侨办协助大岭村编撰出版图文并茂的《大岭村侨史》。(赵锡雄)


附:2002年市侨务局领导名单

局 长:梁友兴

副局长:卢艳红 郑伟枢

上一篇: 侨务(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侨务(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