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中山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已有乡人移居海外,19世纪以来,移居海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山人不断增多,逐渐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重点侨乡。中山籍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有82万人,其中华侨华人40多万人,港澳台同胞40万人,分布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哥斯达黎加、秘鲁、巴拿马、印尼、新西兰、厄瓜多尔、日本、英国、越南、斐济、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中山归侨有1000多人,侨港澳台眷属近20万人。主要分布于石岐、沙溪、大涌、小榄、古镇、火炬、南朗、三乡、坦洲、五桂山、东区、南区、西区等镇区。 中山华侨华人的显著特点是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社团多、历史悠久,杰出人物多。在世界各地成立的中山社团近200个,其中海外100多个、港澳台地区38个,百年侨团为数不少,如马来西亚摈榔屿(现称槟城)中山会馆成立于1802年,有200多年历史,在所有中山侨团中历史最长。中山的旅外乡亲刻苦耐劳,艰苦拼搏,有1000多人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其中政界170多人,他们中有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千里达两任财政部长孙仲明、郭溢明,莫桑比克计财部副部长郑·马努埃尔,墨西哥驻中国大使李子文,秘鲁驻中国大使路易斯·陈,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市长刘志强、北萨拿治市市长马福林、卑诗省议员李灿明,斐济上议院副主席刘孟光等;经济界近300人,如民国初年中国著名的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四大公司的创办人马应彪、郭乐、蔡昌、刘锡基等,墨西哥华人首富李氏家族、香港新鸿基集团郭氏家族等;科教文体卫界240多人,如美国首位华裔宇航员张福林、航天科学家林可风和许家骏、世界花样溜冰冠军关颖珊等;其他知名人士包括获居住国荣衔、中山社团首长及支持家乡建设重点热心人士350多人。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山侨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爱国爱乡,踊跃捐资赠物支持中山公益事业达13.5亿元,用于兴建学校、医院、幼儿园、老人院、纪念堂、科学馆、桥梁道路及捐助教育基金等,对中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侨务工作会议】 6月8日,召开全市侨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侨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5年的侨务工作和部署今后任务。市政府部门领导、各镇区主管侨务工作的领导、侨务干部等170人参加会议。省侨务办公室主任吕伟雄、市领导陈根楷、郑金钻、区碧群、韩泽生等出席并和与会者合影留念。这是进入21世纪后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市侨务工作会议。大会表彰18个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和34名侨务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侨务局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全国侨务系统先进单位。
【侨务与经贸结合】 全市各级侨办接待到中山经济考察或贸易洽谈的华侨华人1000人次。11月11~26日,应智利伊基克市政府邀请,侨务局组成由三乡、大涌等镇领导及民营企业家21人参加的中山南美考察团,赴智利参加南美洲中国首届商品博览会,并考察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国的经贸情况。有几家企业与秘鲁、巴西的客商洽谈贸易,为中山企业开拓南美洲市场走出第一步。万城制衣厂将首批3万多件牛仔服销售到智利伊基克市保税区,沙溪顺盈制衣厂与智利最大的连锁超级市场公司花拉花拿总裁达成合作协议,由该厂提供服装、装潢材料在智利超级市场销售。
【成立留英、留澳中山同学会】1月5日和5月1日,分别在英国伦敦和澳洲悉尼成立留英、留澳中山同学会,这是全省最先成立且目前仅有的2个海外留学生组织。留英中山同学会是中山人在英国的第一个社团组织,同学会成立后,会务活跃,发挥联络和团结海外学子的作用,为中山将来引资引智奠定基础。
【海外联谊】 各级侨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与华侨华人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共接待到访的旅外乡亲和团体5000多人次。3月下旬,美国夏威夷四大都会馆135名乡亲回家乡中山举办会馆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这是该会馆自创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组团回中山举办会庆。接待夏威夷水仙花皇后友好访问团60多人、夏威夷州长林格率20多人访问团、夏威夷隆都从善堂恳亲团70多人、美国刘氏宗亲恳亲团130多人、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回乡观光团100多人、海外华裔青少年冬令营近300人及斐济上议院副主席刘孟光、孙中山曾孙孙国雄一家等回乡恳亲的社团和乡亲。横栏镇邀请澳门民间开心曲艺社10多位乡亲与六沙村曲艺社举办联谊晚会。三乡镇组织三乡、澳门两地青年开展“薪火相传儿女心”和“粤澳青年齐共勉”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古镇镇邀请澳门公职人员协会足球队与镇政府机关足球队进行足球友谊赛及联谊活动。派员参加省侨办组织的23天中南美洲侨情考察团,在墨西哥,拜访驻中国大使李子文家族成员,参加中南美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暨首届美洲华人墨西哥联谊大会,利用考察侨情的机会广泛联系乡亲,积极开展侨务工作。 10~11月,参加由市长陈根楷、常务副市长等市领导率领的考察团到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国的招商活动,合同利用外资共2.52亿美元,贸易额1.815亿美元。通过拜访悉尼、洛杉矶、多伦多、温哥华等地的中山侨团,慰问侨胞,增进情谊,为今后开展侨务工作、利用侨务资源为中山经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2005年成为侨务局出访海外地区和人次最多的一年。
【为侨寻根 举办侨生夏令营】 协助加拿大温哥华市雷建华议员回家乡南区寻根访祖。为智利伊基克市代理市长爱尔奈斯道·罗寻到祖籍和亲人,并陪同其回大涌青岗村寻根认祖。帮助清代香山赴美留学幼童李恩富的孙子、美国纽约洲立大学教授李理察圆寻根梦。7月,墨西哥华人首富李华文与其弟李安文、李帝文分3批率家族成员数十人首次回沙溪寻根拜祖,受到市领导和家乡人民的热情接待。举办中山华裔学生夏令营,组织美国夏威夷和洛杉矶华裔青年29人和香港青年26人参加。
【举办“月是故乡明”联欢晚会】 9月19日,在南区詹园举办“月是故乡明”联欢晚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新西兰的海外乡亲、中山市荣誉市民、港澳地区社团首领、市侨资企业协会理事共230人和市侨务干部共赏明月,共聚乡谊,市领导韩泽生、苏伟强等出席晚会。
【协助筹备世界同乡联谊恳亲大会】 联络发动海外中山乡亲参加12月3~5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有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中山乡亲参加盛会。全力协助筹备澳门中山社团做好2006年4月在澳门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各项工作。
【落实城区私改非住宅侨房】 到2005年底,共受理符合条件的非住宅侨房279户,已落实退还产权269户324间,面积45778平方米。其中,退还原侨房屋156间22343平方米,已拆侨房168间23427平方米,发放被政府拆除的150间21032平方米的侨房补偿款3440万元,属单位拆建的侨房18间2395平方米的补偿款374万元,完成应落实任务的96.4%。
【来信来访】 全市各级侨务部门受理来信来访2118件次,其中侨务局受理来信来访1275件次,占信访总量60.2%。与火炬开发区侨办为旅美侨胞解决由于邻屋被征拆而造成其祖屋严重危烂,要求重建所遇到的困难。加强执法监督,督促某中学为该校几名出境定居的退休教师补办医疗保险。火炬开发区侨办依法为宫花村旅美华侨马桂雄解决宅基地争议问题。
【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在党校举办3期科级侨务干部培训班,20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侨务理论学习。8月,组织全市侨务干部参加省侨办、侨联在中山举办5天的全省县市侨务领导干部学习班。11月,在市政府纠正行风办公室与中山广播电台合办的“周五行风直播”节目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侨务部门依法护侨的职责和为侨服务的工作内容,为听众解答侨务政策法规问题。火炬开发区、东升、板芙、大涌、古镇、五桂山、黄圃、南头、坦洲、神湾、横栏、沙溪等镇区通过召开侨务干部会、举办学习班和侨属座谈会等宣传侨务法规,提高对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服务企业 招商引资】 各级侨务部门协助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在“3·28”招商经贸洽谈会期间,促成好来化工集团、杰仕美、万秀雷敦等侨资企业共增资5000万美元扩大生产。做好服务工作,引荐前来寻找商机的侨胞达成2000万元的贸易额。9月,组织部分侨资企业家赴韩国参加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三乡、大涌等镇侨办协助侨务局组织本镇民营企业赴南美作经济考察,横栏镇侨办协助组织该镇企业参加广东省与东盟各国的经贸洽谈会,东凤镇侨办协助组织该镇企业参加在印度举行的中国广东(中山)产品博览会。邀请荣誉市民李东海的儿子、资深金融专家李君豪举办境外上市和融资知识讲座,近350人参加讲座。指导侨资企业协会发挥作用,与人事部门举办大型侨资企业人才招聘会,协助侨资企业到云南、广西等地招工,引荐五洲(实业)婚纱公司把劳动密集型的前工序转移到广西地区办分厂,降低生产成本。协调海关解决东升镇某侨资企业因沟通不够而导致一批电器零配件滞留海关60多天的通关问题,完满解决华星制衣有限公司劳资纠纷。协助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取回被交管部门误作非法营运而扣留的车辆。
【捐资赠物】 全市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4045万元。其中,香港乡亲李东海、李光分别向市扶困助学基金捐助100万元和40万元。澳门乡亲胡顺谦捐款250万元给沙溪港头小学兴建教学大楼,冯小龙捐款100万元资助东升镇贫困学生。新加坡乡亲许社佳、许国伟父子捐赠600万元兴建南朗泮沙西亨村福利大楼。美国乡亲吴明村资助坦洲镇困难学生566人共51万元。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款76万元支持神湾镇筹建神湾中心小学,侨资企业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捐助学善款50万元。
【荣誉市民】 3月23日,经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授予杨碧儿女士,杨秉坚、杨秉刚、杨秉樑先生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由市政府举行颁授仪式。从1989年至2005年共向41名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助学助困】 全年接受旅外乡亲侨务助学善款74万元,从2000~2005年累计接受助学款25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500人次。引导旅外乡亲捐助市扶困助学基金140万元,并于中秋春节慰问全市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做好助困工作。
【拍摄《海外中山人》】 《海外中山人》(大洋洲篇)1月播出后,海内外反响热烈,被评为2005年度广东侨务新闻一等奖。下半年,与中山电视台合作,继续拍摄《海外中山人》(北美洲篇)。8月18日,摄制组启程前往美国及加拿大,在美国的夏威夷、洛杉矶、华盛顿、纽约、三藩市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等市拍摄,历时60多天,采访150多位海外乡亲,以“故乡情、中国心”为主题,分5个篇章制成42集电视系列片,于次年1月23日起在中山电视台播出。
【对外宣传】 1月,开通中山侨网,以联系面广、信息快、覆盖面大的优势,成为宣传中山,交流海内外信息,广泛联系国内外乡亲及为侨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从6月28日至12月,网站总访问量8656人次。全市8个侨刊乡讯全年出版发行6.4万册,发送至67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中山侨刊》增设专版宣传中山华侨华人对中国抗战的贡献,被中国侨网转载。与市委宣传部联合评选2005年度中山侨务新闻奖,奖励27件作品。与新闻媒体合作,报道南区沙涌公园落成典礼,缅怀爱国华侨马应彪及其后代的爱国爱乡之情。制作人物专访节目越洋采访海外侨胞对“神州六号”顺利返回的心声;采访在中山置业和居住的上海籍华侨华人,配合中山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宣传。藉第三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在香港举行的机会,配合香港《大公报》开设“侨乡巡礼·中山专版”和中山宣传祝贺专版,扩大中山在海外的影响。(林洁清 郭岱云)
附:2005年市侨务局领导名单
局 长:卢艳红 副局长:郑伟枢 林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