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年鉴 > 政法 > 检察
检察(200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6 【成文日期】2005-12-05 【点击率】2145次


【简况】 2005年,中山检察机关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受理侦查机关移送批捕、起诉刑事案件6513宗。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35件37人。履行诉讼监督职责,加强对侦查、审判及监管场所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强化检察队伍建设、基层院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加大检务保障力度,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协调发展。全院有14个集体141人次立功受奖。


【侦查监督】 全年受理侦查机关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3352宗5049人,比上年分别上升11.4%和12.1%。经审查,依法批捕3249宗4846人,分别上升11.99%和12.46%。重点打击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双抢”(抢劫、抢夺)和入室盗窃、盗抢机动车等多发性犯罪以及团伙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批捕此类犯罪嫌疑人3624人,上升10.4%。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活动,批准逮捕走私、金融诈骗、偷税漏税、制假贩假、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嫌疑人278人。坚持引导侦查制度,介入重大案件103件,提出调查取证建议744条。加大力度监督立案,对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的,依法监督侦查机关立案9件;对应逮捕而未提请逮捕的,依法决定追加逮捕14人;对不符合法定逮捕的,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201人;对案件定性不准的,依法改变侦查机关定性58件。针对公安机关执行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决定中存在超期羁押现象提出检察建议。


【公诉】 全年受理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3161宗4875人,比上年分别上升6.61%和9.75%。经审查,提起公诉3039宗4631人,分别上升6.26%和9.09%。其中,起诉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以及团伙犯罪、黑恶势力犯罪3501人,上升11.7%。起诉走私、金融诈骗、偷税漏税等破坏市场经济犯罪237人。严格履行诉讼监督职能,对应当移送审查起诉的,依法追诉24人;对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依法决定不起诉28人。审查法院刑事判决、裁定3016份,依法提出纠正建议40条,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2件。


【反贪污贿赂】 全年受理贪污贿赂案件举报线索115条,经初查,立案侦查32件34人(贪污案件15宗17人,贿赂案件15宗15人,行贿案件2宗2人),比上年分别上升18.5%和25.9%,全部为大要案。其中,5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23件,100万元以上的9件,处级干部犯罪要案1件。侦破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梁某受贿100万元案,西区办事处计生办原主任甘某等3人涉嫌贪污183万元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00万元。开展追逃工作,将贪污40多万元潜逃4年的板芙镇原镇长何某、贪污100多万元潜逃福建的某车站出纳员陈某、涉嫌贪污1700多万元潜逃外地近3年的某银行会计主管卢某等5人抓获归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协助外地检察机关办案45宗,获取证据近1000份,协助抓获在逃职务犯罪人员5人。


【渎职侵权检察】 开展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专项活动,集中查办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全年初查线索25件,依法立案3宗3人。查办广东证券公司中山营业处原主任陈某违规贷款、拆借资金致使国家损失2000多万元案,市国税局直属征收分局管理二股原副股长马某、干部黄某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款流失900多万元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8.51万元。


【预防职务犯罪】 全年共编发《预防信息》6期,推广预防职务犯罪的做法。重点做好医药、卫生、金融等职务犯罪易发系统的预防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发出引导性检察建议。坚持介入政府重大物资采购活动,支持和配合政府实施“阳光采购”。派员介入市重大工程招投标、土地交易等活动,实施动态监督。介入江中高速、沿海高速等投资100亿元的8项重点工程,开展以争创“双优”(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目标的同步预防。加强预防宣传教育,到30多个党政部门举办预防讲座16场,4000多人次受教育。在《中山日报》开辟《预防专栏》,在中山电视台播放预防公益广告。将预防职务犯罪内容纳入公务员培训课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周活动,与市纪委、组织部等单位联合办好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在市看守所建立警示教育基地。


【民事行政检察】 加强监督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全年受理不服民事行政生效判决的申诉案278件,比上年上升57.9%。审查处理234件,其中立案166件,上升124%。提请抗诉53件,上升140.9%。抗诉5件,上升150%。高检院领导批示“中山检察院树立了民行检察的典范”,向全国检察机关推介中山检察院的经验。


【监所检察】 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微机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实现对监管场所的动态监督。重点监督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巩固集中清理纠正超期羁押的成果,建立健全刑罚执行监督的长效机制。全年审查减刑案件535件、假释6件、暂予监外执行22件,发出《案件即将到期提示书》160余份,有效防止超期羁押现象发生。针对看守所仓容不足、卫生条件差的情况,发出检察建议,促使看守所改善关押条件,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监所检察科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清理超期羁押工作先进集体和网络化建设先进集体。


【控告申诉检察】 全面落实检察环节的综治措施,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工作,参与对吸毒贩毒、网上“播黄”和“六合彩”赌博等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和平安创建活动。全年受理各类控告申诉案件439件,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耐心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妥善处理涉法涉检上访案件10件、集体上访案件8件47人。受理刑事申诉案件8件,立案复查7件,改变原决定1件。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接待来访群众28次44人。针对夫妻纠纷引发命案等社会治安问题展开调研,提出防范和解决对策,引起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按照市委安排,派干部进驻南区马岭村,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密切干群关系,促进村经济发展及农村和谐稳定,被市委评为“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检察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建成本院、市区院局域网和连接市、区院的三级网,应用检察业务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网上办案办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开通市内首家检察法制专业网站——中山检察在线,提高检务公开、群众举报和检察宣传的速度和效率。完善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和监控系统,提高保存证据、运用证据证实犯罪的能力,强化对侦查讯问的同步监督。提高文证审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受理文证审查932件,审核检验鉴定9件,纠正错漏鉴定31件,为办好案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检察调研和信息宣传】 全年编发信息简报140期,被省检察院、市委等转发34篇,市以上新闻媒体刊登200多篇(次),被评为2005年度全市党委系统信息督查工作先进单位。改版编发《中山检察》8期,干警撰写调研文章137篇,比上年增82.7%,其中,35篇被市级以上刊物采用,8篇获奖,4个省级以上课题获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评审通过。首次承担第一个国家级课题《检察人员分类管理问题研究》,顺利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评审。(梁桂敏)


附:2005年市人民检察院领导名单

检 察 长:关英彦

副检察长:唐伟源 关乐棉 徐允浩 李 庆(10月起)
 

附:2005年市区人民检察院领导名单

检 察 长:彭郑坡

副检察长:蒲全芳 黄奕农(4月起) 范华清(10月止) 冯国贤(4月止)
 

20042005年侦查监督工作情况表

年份

受理批捕
(件/人)

批准逮捕
(件/人)

不批准逮捕
(人)

追捕
(人)

要求说明
不立案理由
(件)

监督立案
(件)

提出补充
侦查建议
(份)

改变定性
(件/人)

2004

3008/4503

2901/4309

193

16

10

10

3600

119/197

2005

3352/5049

3249/4846

201

14

5

9

744

58/102

比上年增长%

11.412.1

11.9912.46

4.1

12.5

-100

10

79.3

51.3,-48.2

 

20042005年公诉工作情况表

年份

受理起诉
(件/人)

决定起诉
(件/人)

不起诉
(人)

追诉
(人)

出庭支持公诉
(件)

退回补充侦查
(件/人)

抗诉
(件)

2004

2965/4442

2860/4245

28

7

1787

646/1273

0

2005

3161/4875

3039/4631

28

24

2325

561/1152

2

比上年增长%

6.619.75

6.269.09

0

242.86

30.11

13.2

0.95

 

上一篇: 检察(200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检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