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896次 | |||
公安【公安概况】 2014年,中山市公安机关以涉毒、涉黄赌、涉食药假、涉电信诈骗及银行卡、涉车、涉枪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开展“全民治安”“全民禁毒”、反恐维稳、侦查破案、安全管理及警队建设等工作,平安中山和平安警队建设呈现相互促进、整体跨越的良好态势。全年全市刑事、治安发案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8.7%和10.6%,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涉“毒赌黄”案件和群众举报线索均呈逐季下降趋势,医疗卫生场所发案连续两年下降50%,探索“社区+义工+公安”社区戒毒康复等创新模式,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指交通事故的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数)全面下降,中山市成为全省唯一两年半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地级市,连续5年无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发生。中山市公安局驻东区兴中道26号。 【打击刑事犯罪】 2014年,中山市刑侦部门按照“全民治安”“平安中山”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改革创新、以打促防,全年刑事案件立39624宗,比上年下降15.76%,破案12883宗,年内案件破案率32.51%,抓获犯罪嫌疑人12523人,比上年上升47.19%。 全市刑侦部门围绕“两个提高”主线(指提高打击效能和提高办案质量),深化高效打击犯罪新模式。在打击整治涉枪犯罪专项行动中,全市破获涉枪刑事案件239宗,上升1160%,抓获涉枪逃犯25人,上升210%;在打击整治涉车犯罪专项行动中,全市破获盗抢汽车案件65宗、盗抢摩托车案件2684宗,分别上升150%和76.7%;在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中,全市破获电话网络诈骗案件1029宗、逮捕125人、移送起诉92人,分别上升320%、160%和130%。年内全市逮捕犯罪嫌疑人5894人,上升15.66%;移送起诉案件5727宗7118人,分别上升4.74%和2.14%。 加强反恐维稳,开展严打整治行动,通过打黑除恶,全年破获9类涉恶犯罪案件(指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开设赌场、强制卖淫、聚众斗殴、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组织卖淫)327宗,上升26.25%,依法判决涉恶人员456名。通过侦破命案,全年命案立76宗破74宗,破案率97.37%。全年抓获网上逃犯1112名,上升8.91%。创新夯实基础建设,年内全市通过组织开展跨区域线索研判,在“全国跨区域犯罪线索平台”录入案件线索83条,占全省13%。加强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完成现勘系统、DNA实验室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本地化改造和研发,成立中山市视频侦查联络员队伍。健全全市刑侦部门执法办案权力运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刑侦人才培训,年内刑警支队1名民警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2名民警取得主任法医师正高级职称,其中1人入选第七届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 【打击经济犯罪】 2014年,中山市立各类经济案件2174宗、破1443宗,分别比上年上升91.88%和88.14%;抓获犯罪嫌疑人1403人,上升147.88%,其中刑拘1293人,逮捕676人,移送起诉1132人,涉案价值6.61亿元,挽回经济损失595.97万元。开展打击整治涉食药假犯罪和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在涉食药假专项行动中,立涉食药假案件589宗,破案530宗,刑拘714人,逮捕245人,移送审查起诉436人,涉案价值9625万元。成功发起并收网全国集群战役5宗,省内集群战役8宗;成功申报公安部督办案件1宗,省公安厅督办案件22宗;在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中,全市立银行卡案件1014宗、破案512宗、刑拘473人,逮捕138人,挽回经济损失887万元,其中破获省厅督办案件3宗。根据国家证监会线索,先后破获2宗内幕交易案犯罪,这是中山市第一次立案侦办证券类案件。创新法律咨询机制,聘请中山市中元律师事务所担任经侦部门法律顾问,确保案件依法办理;推动落实“两法衔接”(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录入及检警信息通报制度。 【缉毒禁毒】 2014年,中山市禁毒部门围绕“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结合全省“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指打击整治涉毒、涉黄赌、涉食药假、涉电信诈骗及银行卡、涉车、涉枪6类违法犯罪行动),落实“六个全”(吸毒人员全数收戒、涉毒场所全部管控、制运贩毒全力打击、戒毒康复全程帮扶、无毒创建全民参与、禁毒责任全面落实)工作措施,完善具有中山特色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主力、全民参与”禁毒工作格局和“突出收戒、严管场所、狠打大案、有奖举报”的禁毒新模式。全年全市查处吸毒人员10055人,收戒吸毒人员3155人,侦破毒品刑事案件1996起,比上年上升113.25%。摸索独具中山特色的禁毒“四全”工作法(指应收尽收,全数查处吸毒人员斩断毒源;全力打击毒品案件;标本兼治,全程帮扶戒毒人员;发动群众,全民参与无毒创建),“‘四全’工作法助创全国禁毒示范市”入选“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位列全国第十一名。 【警卫及重大活动安保】 2014年,中山市公安机关完成警卫任务130批(含重大活动3场),其中一级任务1批、二级加强任务34批、二级任务19批、三级任务71批,外宾一级任务1批、外宾二级任务1批、外宾三级任务2批,级外任务1批;完成广东省推进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工作分片检查中山现场会、中山—澳门“点对点”经济合作试点现场会、中山市第二十七届慈善万人行、2014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暨中山潮州产业合作交流会、首届“中山人才节”大型人才招聘会、第九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4年吴阶平医学颁奖大会、全国禁毒社会组织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禁毒基金会全体理事会议等重大活动保卫工作160多项,未发生爆炸、火灾、群死群伤事件和重特大刑事案件。 【治安管理】 2014年,中山市治安部门坚持“民意引导警务”,开展“平安细胞”构建、创场所无“三害”(指毒、赌、黄)、“六大专项” “平安公交”等项目,提升维稳处突、防范控制、打击整治、服务管理和队伍建设“五项能力”。 在“平安中山”建设中,全市90%的村居、厂企、小区、校园、医院,60%的出租屋达到平安细胞创建标准,全市20个客运站和17个公交枢纽站、2039台营运车辆100%安装有效治安视频监控。继续深化2013年首批7个“平安细胞”创建项目。 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中,实现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无“三害”,全市1100家文化娱乐场所全部签订承诺书,全市297个社区(村)均建立视频监控,安装村村通视频监控探头5527个、摄录一体机8037个、监控中心129个、简易存储后台78个。完成出租屋信息化门禁视频系统试点工作,全市企业注册安装人口自助申报系统4077家,采集流动人口信息76.4万条;出租屋安装注册人口自助申报系统16693户,采集流动人口信息47.93万条。 在基层基础工作中,登记列管重点人口5780人、精神病人850人,全年未发生涉及精神病人的暴力案件、事件,群体性事件苗头和集体上访苗头基本处于可控可防状态。重要节点和防护期间全市无非正常集体到省进京上访情况。全市受理审核各类户口准入和迁移15227人次;更新完善“街路巷”地址库270条,收集门楼牌地址信息10486条;累计清理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74项;依法受理、审核公章刻制申请69029份;一级派出所23个,二级派出所50个,全市一、二级派出所比例居全省第一名;全年174宗大型活动均安全有序完成。 在打击各项违法犯罪中,全年全市受理治安案件62063宗,比上年下降10.64%;查结12259宗(其中调解4839宗,处罚7420宗),下降61.67%。查处违法人员33893人次,下降51.66%;其中,行政拘留22241人次,下降37.61%。打击涉黄赌专项行动,全年2宗公安部部督办、13宗省公安厅督办涉赌案件均办结。专项治理爆破作业管理秩序和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放射源安全大检查,落实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实现全年全市危爆物品“不炸响、不打响、不流失”。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规范、全监督、全公开、全追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监所管理】 2014年,中山市监管场所新收押37420人,累计关押43308人。其中看守所新收押10675人,累计关押14625人;拘留所新收押23632人,累计关押24337人;市局收容教育所新收押1人,累计关押8人;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新收押3112人,累计关押4338人。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接收住院被监管人员605人、办理体检13689人次、救治病情危重在押人员27人、全年审核办理戒毒人员转社区戒毒17起、办理保外就医4起。实现监管场所全年安全无事故。市看守所、市戒毒所及市拘留所通过公安部“全国一级监所”评定考核;市看守所获评为全国“五化建设”示范单位(指勤务模式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管理方式精细化、监管手段信息化、设施保障标准化)管理机制创新先进单位;市看守所管教六大队获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市拘留所获评为全国拘留所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示范单位(指规范执法、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管理)和全国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单位。 全市监所向社会开放20次,接待3300名社会各界人士入所参观,向省、市属媒体刊发稿件15件。畅通收押通道,收治住院病人605人次,发生被监管人员因病正常死亡事件3起。全市公安监管部门获取违法犯罪线索521件,从中破获刑事案件454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0人,网上追逃6人。 【出入境管理】 2014年,中山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并审批内地居民出入境证件、签注146万证次,比上年上升5.11%;批准赴港澳地区定居申请1694人次,上升55.13%;受理并审批境外人员证件7872证次,比上年下降5.58%;查处涉外案(事)件469宗1158人,增加255宗、734人,清理“三非”外国人(指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420宗、1057人,增加275宗、728人。5月23日,试点签发启用2014版往来港澳通行证(即“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年内受理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156791份。开展第四批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游试点,全年受理赴台湾个人游材料9083份。中山“出入境便民电子综合服务平台”获第四届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三等奖。 中山市公安机关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向社会公布“三非”外国人举报重奖办法(每举报1名“三非”外国人奖励3000元,每举报1名组织偷越国边境“蛇头”奖励1万元)。落实“社区民警—辖区”“镇—村”对点分级责任制度,落实基层民警清“三非”外国人责任,以基层宣教、企业签收等方式开展宣传,配合省公安厅开展清理整治毗邻国家人员非法入境、非法就业专项行动。全市查处外国人非法就业案件278宗、958人,其中通过群众举报查处161宗、731人,举报查处人数占总人数76%,发放奖励金143.1万元。 【边防管理】 2014年,中山市公安边防部门开展“四送”爱民实践(指送温暖、送服务、送和谐、送平安)和“五进门”集中走访(指民意搜集进家门、困难帮扶进家门、案件回访进家门、重点人员帮扶进家门、上访人员疏导进家门)活动。新设古镇、三角2个边防派出所,新增9.5平方公里陆地辖区;6月6日,设立中山市首个海岛警务室——大茅岛警务室。新建社区警务室1个,实现辖区警务室100%覆盖。侦破刑事案件23起,查处治安案件110起,收缴各类枪支16支、子弹215发、管制刀具18把,抓获网上追逃人员4人,辖区刑事发案、治安受理数比上年下降23%和3%,群众安全感达98%。破获贩毒案件4起,抓获贩毒嫌疑人7人,缴获毒品“K粉”19.47千克,边防缉毒工作创历史最好成绩。查获走私案件25起,缴获走私进口酒类、日用品、电子产品等7批物品案值668.5万元,缴获超马力摩托艇5艘;破获“三非”越南人案件6起,抓获非法入境、务工越南人17人;破获偷渡案件1起,抓获组织偷渡者1人和缅甸籍偷渡人员8人。查处违反《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案件111起,调处海上矛盾纠纷23起。 结合“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举办实战技能、船艇军械等业务培训班20期,开展辖区反恐防袭、水上应急处突及救援等演练8次,开展实弹射击训练30次。全年争取地方支持基础建设资金402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9%。加大基层建设力度,建设基建项目6个、维修营房3500平方米;筹措172.66万元,新装备基层车辆4辆、摩托车(电动车)50辆、维修船艇75艘(次)、警务装备595件(套),向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争取海防码头专项维修经费180万元,投入140万元建设横门所、磨刀门所基层勤务指挥室。 【消防管理】 2014年,中山公安消防部门连续7年实现“五无”目标(指无亡人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自杀事件、无违反“五条禁令”、无严重违纪)。沙溪镇龙瑞村、坦洲镇坦洲村、古镇镇冈东村、五桂山长命水社区、五桂山龙塘社区5个村社区消防安全站优化升级为小型消防站,全市建筑坍塌、高速公路救援专业消防队于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全年接警出动5000起,出动消防车1.1万辆次、警力5.7万人次,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1100人,抢救财产价值10亿元,无一发生失误。全年地方消防经费总额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装备经费投入5200万元,增长1倍;推进建立消防网格化管理、举报有奖和消防志愿者队伍机制等;在全省率先开展建筑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整治火灾隐患重点地区,筑牢社会火灾防控网络,全市连续6年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火灾。承接全省试点,在全市消防系统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执法回访系统。 创新教育模式,建立廉政机制,消防支队选人用人连续9年实现零投诉;黄圃大队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队执法服务连续13年保持“零投诉”,作为全省唯一支队级单位获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勤政廉政先进单位。 ·资料链接· “五条禁令”:由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颁布,2003年2月1日施行。其内容包括: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2014年,中山市没有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成为2001年以来全国唯一连续获得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八连冠”)的地级市,是2012年7月以来广东省唯一一个未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地级市。全年全市发生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1790宗,死亡295人,受伤1925人,直接财产损失260.5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1%、0.34%、0.1%、1.23%;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1人。 全年排查市级危险路段20处,完成整治17处,实施整治3处。3月起在中心城区实施三轮车限行措施,4月起对无牌无证等非法摩托车“拒绝供油、拒绝维修”,会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综治办”)等部门在全市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净化中山市道路交通环境。2014年全市涉及三轮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减少8人,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60人。推进黄标车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实施4+N建设方案(指一期系统4个非现场执法抓拍点+二期N个待定抓拍点建设),6月30日一期系统4个抓拍点建成投入使用,12月18日二期系统52个抓拍点建设工程开标,同时在全市道路(高速公路除外)查处黄标车交通违法行为。 实施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加强道路施工管理,管理城区雨污分流工程项目40项,涉及施工点180个。交警部门出动警力,疏导和维护施工路段交通秩序,加强早晚高峰期路面巡逻管控,降低雨污分流工程对交通的影响,未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拥堵。改造城区出行高峰拥堵节点10个,实施智能交通3期工程,升级改造城区65个路口交通信号系统;规范城市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增设路内停车泊位1100个;改造城区9条主干道路的指路标志,维护完善城区道路交通标线。中山市保持“畅通工程”全国一等管理水平“八连冠”。 【公共网络安全管理】 2014年,中山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简称“网安部门”)以“服务本地”为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全市“网上安全,网下稳定”。深化互联网安全管理,全方位全量采集互联网基础数据信息,每月采集数据入库总量均居全省前列;落实本地信息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分批走访市内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数据中心服务、信息服务的单位以及其他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检查督促上述单位及全市246家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落实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新建“中山生活网”和“广电网络”2家网络安全警务室,累计建成30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市内未严格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出现多条违法信息的13个网站发出执法告知书。开展网上维稳,处置本地网民煽动全国各地疫苗受害群体进京维权、沙溪柏仙多格、黄圃格兰仕等舆情事件。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净网”行动、打击整治网上涉黄问题等专项工作,发现上报非本地涉黄违法信息2109条。 2014年,中山网安部门协助相关警种、分局破获各类案件725起、打掉犯罪团伙70个、捣毁窝点143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39名、提供专项案件线索162条;其中,侦破公安部督办案件7起、协助经侦部门成功发起并收网公安部集群案件2起、全省集群战役4起;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的“3·20”网络诈骗专案、东凤李某添销售假药案、小榄“8·07”网络贩卖枪支配件案等案件。 【110接处警及巡警工作】 2014年,110报警服务台受理、处置各类报警135万起,日均3701起,比上年下降1.32%。其中,涉及刑事方面31225起、治安方面82498、交通警情1790起、消防警情482起、求助咨询142438起,协助妥善处置不安定因素297起,协助查破违法犯罪案件7371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9096名,缴获被盗抢机动车28辆(汽车7辆、摩托车21辆),处置自杀、溺水、煤气泄漏等紧急求助9万起,协助处理纠纷、咨询、噪音等非紧急求助13万起,抢救伤病人员1300名,查找走失人员18名,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3人,救助群众35万人次。 全年转办“黄、赌、毒”举报442起,收集群众转发各类涉“电信诈骗”短信8460条,为刑侦部门导出涉嫌“电信诈骗”电话号码1900个、金融账号3250个,协助查封涉案电话、账号350个。启动“协助快速查询(冻结)银行账户”工作机制进行快速冻结16次,为受骗群众减少财产损失30万元。 通过治安卡口缉查布控系统接收预警信息6344条,获取有效预警450条。全市巡警通过设卡破获刑事案件96宗、治安案件253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30人,破获“8·26”特大非法运输毒品案等系列重特大案件,查获涉案汽车13辆,被盗摩托车211辆,缴获高纯度海洛因1223克、其他毒品129.3克,涉案财物合计277万元。 2014年,全市巡警盘查可疑人员116.46万人次,车辆80.39万辆次,纠正违章8895次,接处警137008起,破获各类案件7351宗,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1443人。其中,查破刑事案件2027宗2259人,查获治安案件5324起9184人,查获各类盗抢机动车501辆,缴获各类毒品25470克,打掉犯罪团伙7个,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196万元。7月起,调整全市原有公路治安查缉勤务,巡警支队主要担负全市25个高速公路及市界主要公路干线出入口设立的查缉点的设卡任务。 【警务督察】 2014年,中山警务督察部门累计开展督察行动208次,其中专项督察21项、195次;出动督察警力1347人次,检查单位516个次,发现问题1129件,提出督察建议963条,发出各类督察工作通报33期、督察通知书32份;受理群众检举控告29件,办结27件;开展专项暗访活动64次,提交暗访情况报告20份;对3名违纪民警采取禁闭措施;开展网上督察累计645小时,督察单位1003个次,发现问题2817个,全部落实整改。深入基层督察,通过“提前介入、滚动督察、分片督导、暗访检查”等手段,督促全市各级公安机开展工作动员部署、落实工作措施,确保警令政令畅通。针对各个时期全局重点工作中发现的执法问题和案件线索开展督察暗访核查工作。全年累计受理群众来电案件263宗,其中涉警投诉7宗、反映社会治安问题52宗、咨询来电204宗。 【公安法制】 2014年,全市提请逮捕7386人,检察院批准逮捕5916人,批捕率79.48%;移送检察院起诉共5887宗7271人,起诉率99.75%,其中,退查案件数1457宗,退查率24.75%;全市发生各类公安行政复议案件197宗,审结165宗,维持91宗,撤回申请74宗。全市各级法院受理公安行政诉讼案件26宗,审结25宗,其中判决维持18宗、直接驳回1宗、原告撤诉7宗。加强高端执法人才培养,市公安局组织民警备考国家司法考试,分别于1月26日、3月23日、5月10日、6月21日先后组织4次司法考试模拟考试,并按照优中选优原则,根据4次模拟考试成绩选拔42名民警参加为期45天的封闭备考培训班,帮助民警备考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全市有8名民警通过司法考试,全市累计有123名民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组建执法讲师团、旁听庭审、案件点评等方式强化执法培训,提升基层民警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年内,各级公安机关举办执法辅导讲座36次,培训民警1300人次;组织旁听庭审20次,参与旁听民警200人次;编写案例指导5期。全年全市有120名民警参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基本级考试,582名民警参加中级执法资格考试,138名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 【公安科技】 2014年,中山公安科技部门通过“大情报”工作抓获在逃人员471人,协破刑事案件470宗;全年完成40家企业技防资格认证,70项公司安防系统工程验收;全局配发“警务通”终端2848台,PGIS平台(指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整合应用系统12个;推进“视频三期”和村村通视频建设,年底完成一类监控点3000个;推进全市SVAC(指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国标应用;金盾工程(指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二期总投资额2900万元,含子项目20个。 【公安信访】 2014年,中山公安信访部门探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推进公安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强化重点敏感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源头治理初信初访信访事项。全年接收来信来访事项491件,比上年下降19.38%,其中来信172件,下降18.87%;来访319件,下降19.65%。所有信访事项全部在规定时限办结,办结率100%。处理网上投诉1680件,与上年基本持平。成功化解蒲某开、刘某、李某元等涉警疑难信访事项。 【“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2014年4—12月,中山市公安机关落实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在全市组织开展打击以“涉毒、涉黄赌、涉食药假、涉电信诈骗及银行卡、涉车、涉枪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破获涉枪刑事案件239起,比上年上升11.6倍;抓获涉枪逃犯25人,上升2.1倍;缴获各类枪支5661支,子弹212.9万发,管制刀具1.9万把,炸药9509公斤。破获涉车(盗抢汽车、摩托车)案件65起、2684起,上升150%、76.7%;逮捕盗抢摩托车犯罪嫌疑人487人,追缴赃车558辆,上升94.8%和91.75%。破获涉电话网络诈骗案件1029起,上升3.2倍;破涉食药假案件528起,抓获966人,涉案总价值9625万元;破涉银行卡案件512起,刑拘473人,挽回经济损失887万余元;其中破获省厅督办案件3起。 【“平安细胞”创建】 2014年,中山市综治办牵头,中山市公安机关联合卫生、教育、流动人口管理、交通等部门开展“平安细胞”创建工作。全市创建“平安村居”290个,完成目标总量的96.7%;创建“平安厂企、工业园”2697间,完成93.9%;创建“平安小区”682个,完成94.2%;创建“平安校园”775间,完成99.1%;创建“平安医院”44间,完成100%;创建“平安出租屋”52753户,完成65.2%;创建“平安市场、商圈”277个,完成92.6%。完成平安公交建设,全市20个汽车客运站和17个公交枢纽站全部建有警务室或治安岗亭,100%安装治安视频监控。夯实全民参与治安防范工作格局,年底全市专职群防群治队伍47028人,万人(实有人口)专职群防群治队伍比例排名全省前列。巩固“无医闹”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在连续两年半时间实现“无医闹”的同时,基本实现“无黑车” “无医托”、医疗卫生场所刑事治安案件连续两年年均下降50%等目标。 【文化娱乐场所无“三害”城市创建】 2014年,中山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场所无“三害”(指毒、赌、黄)创建工作。建立由公安、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推行场所管理场所自律、部门联动、群众举报、明查暗访、异地查处、异地办案、媒体曝光、顶格处理、一案一评、责任追究“十项举措”,形成严打严管机制。全市811家文化娱乐服务场所软硬件建设基本达到治安管理要求。文化娱乐场所“毒赌黄”案件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大幅下降逾70%,环比逐季平均下降30%,基本实现文化娱乐场所无“三害”城市创建。 【“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创建】 2014年,中山市公安机关推进“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创建工作,完善中山特色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主力、全民参与”禁毒工作格局,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禁毒工作机制。完善“1+2+3+N”侦查模式,由禁毒和特警民警组成协同行动队,在情报部门指导下开展大要案攻坚。年内破获毒品案件1996起,比上年上升113%,缴获各类毒品209.3千克,上升26.5%,其中破获部、省目标案件29起;查处吸毒人员10076人,收戒吸毒人员3155人。加强场所管控,年内责令停业整顿涉毒娱乐场所5间,查获场所涉毒人员148人;建成美沙酮治疗延伸点3个,在建5个,探索“社工+义工+公安”社区戒毒康复模式。发动党政机关、工青妇团体、商会、协会等社团组织,相继在行业、学校、医疗、交通等领域开展“百万禁毒志愿者”宣传活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