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7年,全市公安机关围绕建设平安和谐中山的目标,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大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平安中山。全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规模趋于平稳,刑事案件立案下降,破案率上升,治安案件查处率提高,交通、消防等事故下降。火炬开发区张家边等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经集中整治取得成效,整体治安局势平稳。在省公安厅综合考评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年度公安工作中,中山市获一等奖,总分排名第二。
【打击刑事犯罪】 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围剿街面犯罪等专项行动为主,加大力度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年立刑事案件(不含经济犯罪案件)16892起,比上年下降4.91%,立大案11391起,下降10.46%。破获刑事案件9005起(另破年前积案278起),破案率53.31%,上升8.72%和6.68个百分点。破大案4969起,破案率43.62%,上升9.14%和7.83个百分点。完成“平安中山”创建“两个5%”(同比2006年,刑事案件发案数升幅在5%以内,破案绝对数升幅在5%以上)的工作目标,连续3年保持刑事案件破案上升和社会治安平稳趋势。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不含经济犯罪案件)9323人,呈送批捕5078人,批捕4569人,强制戒毒3125人,收容教养52人,劳动教养1148人。
【打击经济犯罪】 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经济犯罪及其他系列性、多发性经济犯罪,全力挽回经济损失。全市立经济犯罪案件440起,涉案总价值37838.7万元,破案296起,抓获涉案嫌疑人201人,挽回经济损失2499.7万元,分别比上年上升104.65%、68.8%、198.99%、11.05%和下降96.45%。侦破公安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督办的李某虚开增值税发票案,陈某特大跨境制售假药案和省督办的中山某灯饰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偷税案等重大案件。
【禁毒工作】 2007年,是开展3年禁毒人民战争的最后一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按照“破大案、抓毒枭、捣团伙、缴毒资、摧网络”的指导思想,突出打击制毒犯罪、堵截运毒通道、摧毁分销网络等重点,全市破获各类毒品案件320起,同比上升13.48%,其中重特大毒品案件56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08人,同比上升2.26%。缴获各类毒品111.86千克(为上年的6倍多),制毒原料麻黄素411.73千克,枪支3支、子弹26发,毒资近50万元。
【警卫安保】 全年完成各类警卫任务270批次,确保莅临中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和人士的绝对安全。完成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第三次现场会、市“两会”、市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成果展示活动、慈善万人行、古镇灯博会、沙溪服博会、开发区电展会、黄圃食洽会等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230项,确保各项活动安全。
【公安监管】 开展“百日安全防事故”和“三无一降·和谐监管”活动,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监区。年内,全市监管场所新收押21358人,其中看守所新收押各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6561人,戒毒所新收戒3125人,拘留所新收拘留11620人,收教所新收教52人。通过获取、收集、甄别犯罪线索,与刑侦等部门合作,开展内控外查,建立激励和政策兑现机制,扩大“第二战场”成果。监管场所深挖获取各类违法犯罪线索620条,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2名,查获网上在逃人员25人。
【治安管理】 全市治安情况基本平稳,秩序良好。全年发现、受理治安案件19879起,查处16893起,查处率84.98%,查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5682人,其中治安处罚15591人。捣毁赌博窝点1677个,查破赌博案件1571起,收缴罚没总价值115万元,清查传销窝点54处,收缴淫秽色情类光碟、图书1.56万张(册),销毁盗版光碟50多万张,查破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案件57起,收缴雷管164枚、各类非法枪支和仿真枪790支、军用子弹123发、管制刀具1823把。对公务用枪进行建档。审批大型烟花燃放活动12项,审批购买剧毒物品2908.6吨、炸药3723.45吨、雷管37.188万发、导火索56.32万米。加强公安派出所等级化管理,一级公安派出所增至7个、二级增至20个,派出所等级化管理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全市设置社区和农村警务室269个,配备社区和驻村民警560人。
【边防管理】 构建“群防、情报、重点人员、重点部位”为重点的4个网络,打击走私活动,查获涉嫌走私案件33起,其中走私红油案件31起105吨,案值45万元;走私固体废物2起,缴获固体废物一批。实施“爱民固边”战略,边防辖区立刑事案件30起,破15起。立治安案件47起,查处47起。办理渔船民证件3219份,调解群众矛盾纠纷66起,消除治安隐患62处。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协助抓获贩毒嫌疑人6名,缴获冰毒20克、摇头丸20粒、制毒原材料麻黄素100多千克。协助查获涉嫌盗窃车辆4辆,抓获涉嫌人员4人。参与抗击台风“圣帕”,转移受灾群众5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
【户政管理】 全年受理居民第二代身份证制证信息130万张,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0.9%。继续推行16周岁以下“暂住儿童随行卡”业务,使广大外来人员子女享受与常住户口人员子女同等的教育和医疗待遇。全面推行市内网上迁移户口“一站式”和新的网上户口审批系统,提高户政业务办理速度。根据市委关于解决购房入户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完成2004年7月1日前市外人员购房入户工作,受理购房入户申请5689户14199人。开展门(楼)牌工作,规范人口信息居民住址项目,采集门(楼)牌信息资料27万份建档,安装新门(楼)牌2.5万个。
【出入境管理】 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IC卡自助受理系统,实现申请、受理、收证、收费、速递、统计等6个自助一站式服务,提高出入境管理部门办证效率,年办证108万人次。执行《护照法》及配套文件,规范办证流程,加强出入境空白证件管理,严格审查单程审批资料,推进文明窗口建设。成立外国人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境外人员管理,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清查“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专项行动,严查违法犯罪境外人员,全年处理“三非”案件631起,警告150人,罚款94人,遣送出境4人,监护出境1人,将10名境外人员列入不准入境名单。
【消防管理】 开展“一畅两会”(指社会各单位必须畅通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社会各单位从业人员必须会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专项整治,摸查单位145467家,整改34220家,查封319家,整改达标率96.16%。立案查处消防违法案件74起,责令停产停业206家,拘留5人。全市发生火灾173起,死亡4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942.49万元,百起火灾死亡率比上年下降14.4%,损失下降24.67%,无发生重大火灾。参与灭火救援2479次,出动消防车4900辆次,警力2.7万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83人。在《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和中山网等推出消防安全宣传栏目。开展消防工作上岗培训和消防演习活动,教育群众,提高群防意识。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围绕预防和控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开展道路交通整治专项行动201次,出动警力2万多人次,车辆9000多辆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78458起,暂扣车辆90068辆。全市发生交通事故4182起,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的特大交通事故2起,造成369人死亡,4310人受伤,经济损失656.3万元,四项指数比上年分别下降3.7%、10%、8.8%、13.2%,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指数下降33.3%。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增设改善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危险路段路口30多处。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加强网上情报信息研究判断、监管监控,及时处置公安部通报专项有害信息403条、巡查有害信息64条。处置外省通报有害信息992条,巡查发现异地有害信息6552条。处置本地有害信息11.97万条。推进互联网公开管理和“安网工程”建设,2007年3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市公安局网监科实施广东省安全网络工程(简称“安网工程”)。结合贯彻《互联网安全技术措施规定》,通过安全宣传、落实措施,专项行动、公开管理等措施,实现全省网络用户安全意识提高、联网单位安全措施落实、网络安全环境改善、网民安全感增强的目标,提高互联网综合防控能力。在全市310个重点网站、论坛和聊天室设置“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逐步实现全天候网上接处警。全年接受群众网上报警、举报信息406条,处理378条,立案查处行政案件8起,关闭违法网站5家。发挥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提高侦察打击能力。网监部门协破各类违法犯罪案件283起,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62人,比上年分别上升83%和68%。其中,协助侦破命案30起,抓获命案逃犯38人,配合外省、市公安机关抓获网上逃犯32人。
【110接处警和巡警工作】 推进“三台合一”工作,实现110、122、119联合接处警,提升公安机关整体作战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全市110报警服务台受理、处置各类报警电话134万起,日均3675起,比上年上升13.4%。其中,涉及刑事方面60289起,治安方面162318起。协助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470多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76名,其中通过旅业报警系统协助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人。实行社会联动,协助处理各类紧急和非紧急求助472534起,抢救伤病人员1600多人,查找走失人员10多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0多人。各级巡警部门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8410人,从中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92起,刑事案件破案绝对数比上年增长7.53%,破案率上升5.7%,查处各类治安案件3020起,缴获汽车25辆、摩托车573辆,赃款赃物共976万元。参与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及苗头44起。
【警务督察】 开展各类督察行动41项,出动督察警力964人次,检查单位721个次,检查执勤点477个次,发现问题400多件,提出督察建议471条。受理和登记转办群众检举控告31起,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咨询1676个。开展警察维权工作,指导各分局、巡警和交警等部门成立维权机构,组织编写《民警维权知识手册》发至各民警。协调办理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被侵害案件19起,依法处理侵害民警执法权益人员21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人,行政拘留8人。
【纪检监察】 加强预防监督,审计关口前移,从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转变为任期内审计。加强廉政教育工作,抓好中纪委《规定》的贯彻落实、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新“三项治理”学习教育、反特权思想教育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编印《反腐倡廉教育手册》,人均1册,进行全局民警廉政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进警营活动,组织廉政知识竞赛、书画比赛、电影展播,营造公安队伍廉荣贪耻的廉政文化氛围。纪检监察部门受理群众信访100件次,全部办结。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起,民警违法违纪率0.4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公安法制】 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经考评和省公安厅复核,小榄、三乡、石岐和沙溪公安分局被评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严把劳教和刑事强制措施审批关,全年批准送劳教案件1141起1148人,批准解除刑事拘留1431人,取保候审467人,监视居住34人,移交外省市8人,收取保证金279万元,解除监视居住8人,解除取保候审354人,退还保证金352万元。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37起,维持原行政行为121起,依法撤销原行政决定15起,申请人撤回申请1起。全年发生公安行政诉讼案件32起,维持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28起,原告撤诉4起,无败诉案件。
【公安科技】 围绕实施“金盾工程”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两大工程的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公安信息通信工程建设步伐。1月16日,举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签约及启动仪式。启动市公安局监控中心、分局监控中心等工程,部分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全市公安机关利用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破获刑事案件3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多人。4月,全局电话程控交换系统改造项目和无线通信系统扩容项目投入使用,实现公安机关内部通话零话费,每年节省话费100多万元。
【公安“三基”工程建设】 2007年,是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决战年。召开镇区和基层所队的领导大会2次,将“三基”工程建设的44项指标分解为机关18个系统及分局任务和措施。经考核评比,三分之二的公安分局基本实现“三基”工程建设基本达标和“3年任务2年完成”的目标。分局基层一线、派出所警力分别达到分局总警力的89.96%和57.33%。副科级派出所79个,占总数的90%。结合所队长正职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选拔领导881人。改善警务装备、办公设施,派出所综合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进展加快,完成所有民警“三个必训”(民警上岗和首任必训、职位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实战必训)、“战训合一”(指“三个必训”中第三条的具体深化)、轮职轮训的任务。市公安局资助“三基”工作帮扶对口单位汕尾市公安局资金200万元、电脑200台、64式手枪200支、单警装备200套、培训民警200人次。
【公安信访】 组织开展社会治安和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公安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21项民生信访问题等专项治理工作。建立新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轮流到信访部门锻炼制度。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及电子邮件787件,比上年少26件。信访案件全部办结,停访息诉率98.8%。通过查办信访案件,处理违法犯罪分子378名,为群众争取各种经济赔偿、退还罚款及挽回经济损失413.29万元,港币3000元。
【警察公共关系】 全年协调服务媒体采访500多次,向中央、省、市媒体发送稿件3100多篇,策划专题报道30多篇次,《中山日报》“警方视界”栏目刊发54期,中山电视台晚新闻《中山警讯》播出公安新闻信息100多条。4月,中山商报开设《警察故事》专栏,全年刊载警察故事30多期。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成立宣讲队,由各公安分局法制科、宣传科、交警、巡警、经侦、消防、边防、监管部门等单位的民警近70人组成,宣讲有关灾害、人身财产安全防范等知识,教育群众,获社会好评。
【首届全市反恐综合演练】 7月25日,在火炬开发区会展中心举行市首届反恐怖综合演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特警等12个部门、开发区分局和120急救中心等单位的400多人参加演练。演练分“封控救援、排除爆炸物、海上追击、劫持人质、谈侦备打、武力解救人质、追歼残敌”等7个阶段。演练设想某国际恐怖组织为达到制造恐慌和社会动乱的政治目的,突袭市某危险化学品储存库,制造爆炸,造成大量有毒物品泄漏和人员伤亡。以市公安机关为主体的职能部门迅速启动反恐应急联动机制,各单位密切配合,立即启动“疏散、管制、灭火、洗消、搜排爆、抢救伤员、解救人质、抓捕恐怖分子”等应急措施,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安机构变动】 1月,成立市交通警察支队侦查大队,加挂刑事警察支队第七大队牌子。年内,成立特警支队警犬大队,看守所增设办公室、狱政大队、后勤大队、技术大队、管教一大队、管教二大队、管教三大队、管教四大队,内设机构由股级升格副科级。东区公安分局竹苑派出所、小榄公安分局联安派出所、三乡公安分局谷都派出所、古镇公安分局古镇派出所的所长、教导员高配为副科级。警卫科更名为警卫处,警卫处主任高配副处级。加挂在网监科的网络侦察队更名为网络警察支队,巡逻警察支队卡哨大队更名为机动大队,强制戒毒所增设医务中队。
【暂住儿童随行卡】 从2002年起,全市推行“暂住儿童随行卡”工作,使广大16岁以下的暂住儿童在教育和医疗上享受与本地户籍儿童一样的待遇。至2007年底,全市已办理儿童随行卡9万多张,每年为暂住适龄儿童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近1000万元。3月1日,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世平率团到中山调研该项工作时表示,中山市的“暂住儿童随行卡”工作具有向全国推广的积极意义。3月23日,新华社广东分社就“暂住儿童随行卡”撰写内参,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及领导。5月25日,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联合召开的“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公安局作该项工作经验介绍。11月7日,“暂住儿童随行卡”作为中山市荣获“2007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一项重要评选依据而被全国各界认知。(耿伟伟)
附:2007年市公安局领导名单
局 长:黄树安
常务副局长:王志强
副局长:程小刚 黄海源 黄锐平 欧阳锦年(12月止) 周朝阳(6月起)
冯永富(12月起) 杜俊强(1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