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6年,全市公安机关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要求,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为构建平安和谐中山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群体性事件数量和规模趋于平稳,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遏制,治安案件查处率提高,交通事故数量死伤人数与经济损失稳步下降,集中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取得成效,整体治安压力缓解。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因素及苗头较多,刑事立案量大,命案、故意伤害案、强奸案、涉枪案时有发生,重特大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巨大,“黄赌毒”危害严重,消防、交通等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打击刑事犯罪】 开展“打黑除恶”、命案侦破、“粤鹰2”、打击“两抢一盗”、围剿街面犯罪等专项行动,全年立刑事案件17765起,破8565起(包括侦破积案282件),其中立重大刑事案件12722起,破4553起,破案率分别为48.21%和35.79%,破案绝对数比上年上升13.02%和16%。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9336人,同比上升20.14%。查获各类犯罪团伙438个,抓获成员2406人,涉案945件,上升226.87%、273.02%和389.64%。八类命案发生140起,破125起,破案率89.3%,提前达到省公安厅要求88%的目标。发案数比上年下降10.83%,破案率上升2.04%。群众关心的“两抢一盗”案件立14594起,破6169起,发案总数下降0.9%,破案数上升13.1%。其中,“两抢”案件破案数上升7.2%,抢劫案破案数上升20.8%;抢夺和飞车抢夺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24.8%和44.9%;盗抢机动车案件发案数下降5.6%,破案数上升16.3%。
【打击经济犯罪】 保持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开展“山鹰2号”、“治理商业贿赂”、“打击恶意逃薪”、“安税行动”等专项行动,打击、预警、防范经济犯罪。全年受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64起,立案217起,破98起,抓获涉案嫌疑人156人,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7亿元。其中,办结中纪委、监察部督办的“7·09”专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连同上年追回数)17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警方破案后挽回经济损失最多的一宗经济案件,获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肯定。
【禁毒工作】 2006年是开展3年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二年,贯彻“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摧网络、追资产”思路,加强专案经营和情报指导侦破工作。全市立各类毒品案件282起,破282起,其中破获重大案件68起,特大案件23件,1000克以上毒品大案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7人,缴获各类毒品18.591千克(是上年的5倍多),缴获易制毒化学品胡椒基甲基酮15.33吨,摧毁“摇头丸”加工点1处,捣毁贩毒团伙14个,缴获毒资260万元。
【警卫与安全保卫】 全年完成各类警卫任务250批次,确保莅临中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和重要人士的绝对安全。担负慈善万人行、古镇灯博会、沙溪服博会、火炬区电展会、黄圃食洽会、“中华情”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430项,确保各项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因应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市公安局率先提出并大胆实践高速公路警卫车队移动式交接新模式,为全省高速公路警卫车队交接方式提供借鉴,获得公安部和省公安厅警卫局肯定。
【公安监管】 全市公安监管场所新收押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1041人,其中,看守所7196人,强制戒毒所3362人,拘留所10455人,收容教育所28人。开展网上追逃大会战,各监所获取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06条,从中协助破案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发现在逃犯人员24人。投入4350万元,建设监所医疗、信息、安全防范及扩建翻新监区等设施。
【治安管理】 全市治安情况基本平稳,秩序良好。发现受理治安案件18682起,查处15036起,查处率80.48%,查处各类违法人员21882人次,其中治安处罚14113人次。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20次,检查相关场所430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80家。捣毁赌博窝点150个,收缴罚没款物总价值超40万元,清查传销窝点40个,查处盗版光盘案件123起,收缴非法出版物品104万件,收缴各类非法枪支460支、子弹1435发、管制刀具5180把,查获侦破涉枪案件9起。审批大型烟花燃放活动11项,审批购买炸药4123.454吨,雷管39.1881万枚,导火索60.3198万米,剧毒化学品3018.36吨,核发《保安员资格证》2124个。2006年,全市一级公安派出所增至6个,二级公安派出所增至22个,派出所等级化管理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积极参与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在全市112个社区基本建有社区警务室。
【边防管理】 边防支队全力推进“爱民固边”战略,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积极构建以“群防、情报、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的4个网络,边防辖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杜绝偷渡案件、群体性事件及各类敌对分子的内潜外逃事件。查获走私红油案件41起161吨,案值46万元。消除治安隐患61处,协助公安机关查获贩毒嫌疑人4人,缴获冰毒21克、管制精神类药品4590克,查获被盗抢机动车30辆,抓获涉嫌人员20人,办理渔船民证件3000份,参与抗击台风“碧利斯”、“派比安”,转移受灾群众400多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万元。
【户政管理】 年末,全市实有常住人口395012户1422598人,其中,男710874人,女711724人;18岁以下346683人,18~35岁411743人,35~60岁506990人,60岁以上157182人。登记暂住人口1434973人,其中省内232091人,省外1202882人,已办证1167765人;出租屋946711间。提前完成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工作,换证118万张,占常住人口总数84.15%,其中16周岁以上居民换证率超95%,换证率位居全省第三,获省公安厅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办公室通报表彰。与市内壹加壹商场、中智大药房等大型商业连锁机构合作,推出凭暂住证可享受贵宾价格优惠服务措施,促进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
【出入境管理】 投入经费和购置设备,提高出入境外管服务水平,争创全国文明窗口,全年办证88万证次。5月1日起执行公安部新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受理、审批、签发管理工作规范》。7月1日起接管中山港口岸签证处,并延长工作时间,使航班签证覆盖率达100%,方便经中山港出入的中外旅客。提高外国人管理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水平,全市派出所使用治安管理及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境外人员管理子系统。清查遣送“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处理“三非”案件302件,遣返非法入境越南妇女3人,监护2名HIV阳性及1名不准入境人员出境,将7名境外人员列入不准入境名单,拒签2名不准入境人员的入境申请。
【消防管理】 消防营房、车辆装备建设获专项经费5800万元。全年检查有关单位(场所)5783家,发现火灾隐患2752处,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313份,《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3份,责令当场整改火灾隐患2246处,责令限期改正火灾隐患474处,消除大量火灾隐患。参与灭火救援2037次,抢救被困群众32人;参与抢险救援768次,抢救68人。全市发生火灾111起,死亡3人,受伤24人,直接经济损失802.77万元。事故数比上年上升31%、死亡人数下降91%、受伤人数下降31%、直接财产损失数额上升1%,有效控制了重特大火灾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围绕预防和控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开展创建平安畅通镇区活动,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实施“畅通工程”一等模范管理城市,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数下降,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342宗、死亡410人、受伤4728人、直接经济损失755.75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47.4%、7%、36.9%和 34.2%,死亡人数控制在省公安厅和市政府要求下降3%的目标内。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70339辆,更正“大吨小标”车辆15873辆,办理年检车辆350782辆,注销登记34987辆。办理驾驶证初学(含军警换证)28182本,增加准驾车型证照13938本,注销驾驶证643本。投入交通设施建设资金9126万元,增设交通标志1600块,改造交通标志650个,施划交通标线303千米,翻新标线185千米,增设路口信号灯25个,增设隔离设施5600米,维护隔离设施2300米。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加强网上情报信息收集与研究判断工作,向省公安厅和公安部上报信息3421期,被省采用1230期,公安部采用291期,情报信息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二。开展多项互联网专项整治和培训工作,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及开设讲座,加强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全市网吧安全审计系统、网吧实名登记管理系统和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中心(CCIC)犯罪比对系统网吧安全管理软件在线率超90%,逐步安装网吧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达100%。办理网络违法案件62起,协助侦办各类违法犯罪案件239起,其中协助侦破命案20起。协助侦破省领导批示的案件2起,协助抓获各类涉嫌违法犯罪人员226人,抓获CCIC在逃犯罪嫌疑人51人,在全省网监案件中排名第四。
【110接处警和巡警工作】 110报警服务台受理和处置各类报警电话124.8355万起(日均3420起),比上年上升22%。其中,涉及刑事方面79713起、治安方面191288起、交通类523501起、火警2968起,群众求助245639起,警务投诉及举报775起,骚扰27054起,误拨177243起。各级巡警部门盘查可疑人员577719人次、车辆374259辆次,纠正违章19265次,接处警125304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7913人,从中破获刑事案件1709起2296人,查处治安案件2959起5617人,打掉违法犯罪团伙23个,缴获汽车30辆、摩托车561辆,赃款赃物共358万元。
【警务督察】 警务督察部门出动警力1326人次,对“五条禁令”、枪支管理、警车管理等进行日常督察,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重大警务部署开展专项督察21项,其中现场督察38项,发现问题114个,提出督察建议126条,确保政令、警令畅通,将各项重大警务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全年受理和转办群众投诉49起,其中属实2起,不属实16起,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咨询2201人次,处置阻碍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执行公务案件9起。11月,成立中山市公安局维护公安机关及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委员会,并在24个镇区公安分局成立相应机构。
【纪检监察】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委书记黄树安与各分局、直属单位“一把手”签订《中山市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与新任命的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67人进行集体廉政谈话;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全体干警进行廉政教育。受理并全部办结信访举报71件,从中查实案件线索2条,澄清不实举报31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件5人,其中开除公职2人、行政处分3人。发挥审计作用,审计8个项目,金额16.32亿元,查处账务处理不当金额48万元。
【公安法制】 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经考评和省公安厅复核,3个分局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县级公安机关,考评分数在80~90分之间的分局18个,比上年增加4个。严把劳教审批关,审批送劳教案件1091起1204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67件,出庭应诉40次,提交答辩状46份;胜诉38起,其中重特大复杂案件全部获胜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审核批准解除刑事拘留1473人、取保候审499人、监视居住15人。
【公安科技】 围绕实施“金盾工程”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公安信息通信工程。7月,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中山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项目,估算总投资1.47亿元,前期启动经费200万元。11月,完成省“金盾工程”一期重点应用项目之一的全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培训工作。公安信息通信等部门完成13项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通信保障任务,保障会议顺利召开389场、电视电话会议97场。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2006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开局之年,内容包括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通过安排新录用的民警和军转干部到基层、精简机关人员、安排刑警和巡警与派出所民警捆绑工作等措施,下沉警力470人。将全市98个派出所整合为88个,解决派出所人员不足5人的问题。推行刑警与巡警驻所办公、驻所巡逻、分片包干并捆绑考核的工作机制,增加各警种的打、防、管、控工作合力。2006年,市财政投入2.58亿元,加强公安“金盾工程”、特警支队、第二办公区、看守所扩建、交警支队城区大队办公大楼等公安重点工程建设;24个镇区分局投入“三基”工程建设专项经费6695万元,用于建设派出所、改造办公环境、购置防护装备等,增购公务用车75辆,警用摩托车72辆,电脑749台。全局完成对2004式警车外观制式改装和80%的派出所外观改造;18个分局的派出所民警配备警用头盔、防弹背心、防刺背心和防割手套等4项装备配备率达50%,其中6个分局的派出所的配备率达100%。举办多个警种和部门的“战训合一、轮值轮训”培训班,帮助民警苦练基本功。
【珠三角八市特警跨区域演练】 7月10日,省公安厅组织珠三角8市(中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江门)特警队警员1200人在中山举行省公安特警队伍组建以来的首次跨区域调动综合演练。省公安厅厅长梁国聚、副厅长朱穗生等领导在省公安厅指挥中心远程指挥演练,副厅长张永强在中山现场指挥,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闫正斌到现场指导。中山特警队出色完成跨区域调动、战术队形实战应用、宣传疏导、自救自护、清理现场等10多项演练项目,获一致好评。通过演练,强化处突应急机制,提高珠三角8市特警队伍跨区调动及处突防暴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联得上、打得赢,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平安广东提供有力保障。
【《警方视界》创刊】 7月,与中山日报社合作,在《中山日报》联合开设“警方视界”专版,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黄树安题写专版题词,逢周四刊出1期,年内共刊出25期。通过大要案分析、警务动态和防范一招等栏目,从预警和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的角度,剖析当前的典型案例,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震慑违法犯罪,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可读性强,警示教育意义深,成为《中山日报》的品牌专栏。
【首届警察体育节】 7月2~15日,举办市首届警察文化体育节,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黄树安,副市长李树之及省公安厅和省前卫体协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公安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24个镇区公安分局和消防、边防支队组成33个代表团,在职民警和官兵1600人参加田径、篮球、乒乓球、拔河、登山等五大类41个竞赛项目比赛。(耿伟伟)
附:2006年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黄树安 常务副局长:王志强 副 局 长:程小刚 黄海源 欧阳锦年 黄锐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