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建设】 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进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以及中共十六大精神4个专题学习,并分别在年中和年末进行了考核。2名党委常委分别参加了两级军区举办的读书班。机关每季度学习6天,建立了考勤、考查、考核、讲评制度,为干部购买必读书籍,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并要求每个干部每周2个晚上、双休日用半天时间进行自学。邀请地方先进人物和理论工作者授课2次,组织干部参加地方的报告会和讲座3次。全年进行了理想信念、军队根本职能和“赞颂新成就,迎接十六大”等专题教育,对干部进行了“重事业、讲奉献、爱本职、强素质”和“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等专题教育整顿。民兵预备役进行了以理想信念、形势战备、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季课教育。
【民兵预备役工作】 落实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全年组织分区官兵参加省军区反空袭室内想定作业,完成作业97份;组织海上民兵连130人进行海上训练,为各镇区培训了一批民兵海训骨干;分区机关和民兵预备役骨干30多人参加省军区防空作战三级指挥所网上演习(“0212”演习),受到省军区和总参的好评。加强人民防空,开展国防潜力调查。9月下旬,协调市政府和指导地方人防部门组织了中山市首次防空警报试鸣。11月,中山经济动员工作接受广州战区组织的5省区经济动员办的领导的检查和考评,获得肯定和较高评价。
加强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结合镇区换届,调整了11名基层武装部长,单独设置和定编基层武装部机构;专武干部满编,镇区武装部长100%参加同级党委,享受副镇(区)长级待遇。完善基层武装部的战备工作、应急机动、会议制度、情况反馈、通信联络以及经常性管理。加大国防动员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投入,为每个武装部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组织专武干部、民兵骨干、高炮骨干和应急分队人员集训,全市共训练基干民兵1046人,训练应急分队130人,考核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征兵工作】 完成了400多名新兵征集任务,其中团员301名,大专以上学历11名、中专102名、高中160名。中山征兵工作连续14年被省评为全优单位。
【部队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 抓稳定、保安全是全年管理重点。开展了《军队基层预防犯罪工作暂行规定》、《军区部队隐蔽斗争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条令条例以及法制教育,进行防间保密和反渗透、反心战、反策反、反窃密教育,全体战士进行了保密常识测验。抓好战备值班以及规范的工作秩序、生活秩序,落实一日生活制度。10月底开始,用5天时间进行“三防”(防止案件、事故、军警民纠纷)专项治理工作,分区保持安全稳定。
【拥政爱民,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5月30日,中山市召开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各级政府和部门迅速行动,市政府拨款近100万元,在城区建起了6幅永久性宣传标语。“八一”前夕,分区协同地方有关部门举办了《双拥之歌》文艺晚会;邀请全国双拥英模报告团为全市党政机关干部、部队官兵、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作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报告。市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为驻粤某部赠送价值13万元的电脑20台;市政府和外资企业完美公司分别慰问驻港部队深圳基地30万元和40万元(含物资);古镇镇政府向驻粤某部赠送价值30多万元的灯具;外资企业港华煤气公司向军分区捐赠价值30万元的煤气管道和炉灶,并无偿改造管道和安装燃具;市个协和私协发动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捐资30万元,建立了中山市首个个协和私协拥军优属基金。
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以及协调驻中山军警部队帮助地方完成急、难、险、重任务。5月5日下午,博爱医院南侧山头发生火灾,分区领导迅速带领官兵和节日值班应急分队120多人首先赶到现场,与武警、公安、消防和地方领导以及人民群众共同扑灭了山火。6月29日,分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军警部队800多名官兵、车辆23台整治东区起湾道的环境卫生。驻中山军警部队团以上干部每人扶持了1名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学,累计扶助3.3万多元;为慈善万人行捐款超1.8万元;向广西贫困地区捐款6700多元和衣物300多件。11月,军区张国初副政委率领省军区、省民政厅有关部门到中山检查开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情况,给予了很高评价。
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万元新建了分区办公大楼,对营院进行了综合整治,2002年,基本完成分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预算,加强经费管理,开源节流,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全年油料费、车辆维修费、电话费等开支有所下降。官兵昼夜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田茂林)
附:2002年中山军分区领导名单
司令员:陈金胜
政治委员:易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