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军分区(200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4 【成文日期】2003-12-01 【点击率】2814次


【简况】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分区党委提出的“突出首位、抓住龙头、打牢基础、确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抓根本,打基础,抓落实,求发展,促进思想政治建设,完成主要工作任务,党委班子和分区建设全面进步。


【思想政治建设】 分区党委重点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新《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及《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抓学习制度、时间、人员的落实,注重“四个结合”:即参加两级军区的轮训(分区常委年内均参加了一次以上的轮训)与党委中心组学习相结合;集中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室内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分区建设和官兵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四项教育:即“举旗帜、话小康、做贡献”系列教育;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教育;学习“两个《纲要》”的专题教育。深入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投入1.5万元建成了计划生育宣传室,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对广大官兵、员工、家属进行了两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令》宣传教育。深入和巩固对上年“重事业、讲奉献、爱本职、强素质”和“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教育成果,全年共组织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季课教育等教育活动45次。干部中还进行作风纪律专题教育整顿和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教育,重点解决干部队伍中“五图”思想问题,正确认识精简整编的目的和意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加强干部培养,鼓励自学成才和参加各种函授学习,请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舟教授为分区官兵作学习辅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机关共撰写心得体会文章80篇,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145篇,其中解放军报6篇、《中国后备力量建设指导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篇,中央电视台播放消息和广东卫视播放新闻各1则,中山电视台、电台播放新闻167条,总计312篇。


【民兵预备役工作】 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为中心,带动其他工作,促进落实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着眼“参战支前”,提高组织指挥能力。6月,组织中山市首次民船海上动员演练,协调海事局、海洋与渔业局、公安局等12个单位参加,征用民船13艘、参演船只6艘,积累了新形势下中山海上民用船舶动员征用经验,增强了分区机关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坚持从难从严锻炼部队。8月,分区首次组织机关和民兵高炮分队90余人参加省军区组织的高炮实弹射击,自带帐篷、营具和被装,打地铺睡帐篷;自带炊具、餐具,搭建临时伙房和组织伙食;在海丰民兵高炮分队实弹射击中,高炮连五班击落拖靶一个,荣立集体三等功。坚持一流标准,着眼“过得硬”。6月,民船海上演练时,对火炬开发区、石岐区等镇区的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点验,其中石岐区民兵应急分队仅用50分钟就到达演练现场。7月,组织海上民兵骨干13人在珠海进行海上集训,取得总分第一名。11月上旬,省经济动员办公室高度评价中山的经济动员潜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军事素质。7月和10月,分区邀请了南京陆军学院的教授分别就军事电脑标图、想定作业对机关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完成想定作业21份。加强对人防工作的指导,协助完成中山市人防工程建设规划,11月10日,协调市政府和指导地方人防部门组织了全市第二次防空警报试鸣。落实民兵军事训练和学生军训。依托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实现了国防教育和训练基地化,基本达到网络化和模拟化。全年分区共任免专武干部8名,组织了2期专武干部集训、1期民兵骨干集训、80名高炮骨干人员集训,共军训学生5000多名。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和慈善万人行活动,全年共出动民兵预备役人员1.2万人次,捐款10万余元,与20个贫困家庭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在抢险救灾中发挥突击作用。全市共组织民兵预备役9000多人次投入抗台风抢险救灾,抢护围堤20多处,挽回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在9月抗“杜鹃”号台风中,在市“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调民兵预备役部队120人在坦洲磨刀门水闸连续战斗26小时,圆满完成了市“三防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受到了坦洲人民和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骨干作用。全年,组织全市民兵预备役官兵4000多人次配合地方公安部门破获案件11宗,清理坟场20多处。7月20日,黄圃镇民兵应急分队人员在武装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成功地制止了从新疆到黄圃的一伙卖葡萄干的商贩因强买强卖与群众发生的集体械斗。


【征兵工作】 2003年,实施国家新的体检标准后,增加了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项目,兵源视力与体重淘汰比例增加,兵源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减少。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出现的困难,全民动员,严密组织,共动员25903名适龄青年报名,报名率为95%,共征集新兵470余名。


【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城市民兵调整改革的意见》、广东省城市民兵调整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和“开平会议”精神,5月和7月,召开全市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会议;以火炬开发区和南朗武装部为先行点,加强武装部硬件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首次在民营企业火炬开发区尚华皮具有限公司成立了民兵连。9月,军分区常委带工作组到基层武装部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基层民兵营(连)正规化建设调研。10月底制订实施《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全年军分区常委下基层调研、检查50多次,


【管理工作】 重点落实以广州军区驻城市部队管理教育和衡阳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军委主席江泽民关于部队要从严管理的指示,进行作风纪律、安全保密、形势战备、驻城市部队管理、“五项治理”专题教育。组织检查民兵武器弹药仓库的安全情况和制度落实情况、机关办公秩序与保密秩序情况、官兵军容风纪情况、军车运行秩序情况。11月初召开了驻军治理假军车、假军牌联席会议,根据群众举报,4月13日会同公安部门查获了一个买卖假摩托车军牌窝点,查获挂假军牌摩托车10辆,假军牌12副,假证件6本。3月,开展“条令月”活动,6月进行了“作风纪律整顿月”活动,9~11月进行“五项治理”专题活动。克服和纠正官兵“使命”和“窗口”意识不强,官兵战备观念不强,干部上下班迟到早退。士官队伍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工作动力不足,业务技能较差,履行职责不够,官兵保密意识不强,保密秩序不正规以及军地联防联治信息不通,职责不明等问题。与东区公安分局联合成立联防工作小组,开展军分区周围500米范围内的社情调研,掌握基本情况。开展军人军属维权工作,处理了8宗涉军权益事件。


【拥政爱民】 贯彻落实“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要求,经军地双方共同努力,中山市首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中,协调市民政局完成全市2.6万名优抚对象的政策落实,协调安置随军家属21名、小孩上学30名,协调军警部队创建共建点39个,与古镇镇民营企业永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结成共建对子,拓宽军民共建活动的领域,创新了共建的内容和方式。为迎接“全国双拥模范城”检查组的检查,协调指导驻军单位树立宣传标语牌8块,协调军警部队派出校外辅导员200多人次,给学生上法制课、国防教育课30多次,受教育的学生1.02万人次。政治部组织慰问敬老院、学校、边检英雄陈国雄等活动15次。


【后勤工作】 重点进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和抗击“非典”工作。营区于7月全面进行物业化管理。9月和12月完成对战士宿舍和伙房的改造。在抗击“非典”中,成立了抗“非典”办公室,坚持每周二次消毒营区和办公场所,无一人受到“非典”感染。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军分区卫生所医师孙丹受市表彰、三乡镇副镇长兼武装部部长陆洁强受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表彰。(田茂林)


附:2003年中山军分区领导名单

司 令 员:陈金胜

政治委员:易小阳(3月止) 成世汉(3月起)

副政治委员:支继军(3月起)

上一篇: 中山军分区(200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军分区(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