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建设】 认真抓好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带机关理论学习制度,全年进行了4个专题的学习,5名常委按照总部三年规划指定的书目阅读理论文章最多的97篇,写心得体会都在10篇以上。扎扎实实开展“三讲”教育。5~7月,党委和机关进行了“三讲”教育,按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意见、总结反思、开展批评、对照检查、制定措施、总结讲评等步骤开展教育,并进行了两次“回头看”,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效地加强了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大力加强政治教育。认真落实每月教育周的制度,并坚持每月一堂法制课,全年共进行了10个专题的政治教育,上了11堂法制教育课。认真学习领会全军政工会议精神。先后2次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习全军政工会议精神,明确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既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核心内容,又是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可靠政治保证的根本措施。大力开展民兵政治工作。坚持季课教育制度,每课教育前下发教育提纲和辅导材料,并进行跟踪检查;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开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国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活动;开展以学习宣传《国防法》和新《兵役法》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在《中山日报》分别开办《国防法》和新《兵役法》讲座,统一购买了国防教育影碟和《兵役法》挂图下发到镇区和学校,并派人到学校、机关、企业作国防教育辅导报告,有效地提高了全民的国防观念。
【民兵预备役工作】 1999年是完成民兵预备役调整改革任务的关键一年。年初,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调整改革方案。5月,军分区在2个镇区分别召开全市民兵预备役调整改革现场会,通过多方协调,较好地解决了调整中人员编配、经费筹集、装备配备、协调指挥等方面的问题。8月底,组织全市应急分队和预备役分队班以上骨干共168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强化训练。9月28日,举行经过调整后的民兵应急分队和预备役分队成立大会,接受省军区领导和市党政主要领导的检阅。此外,积极筹集资金,为应急分队配备了防暴、通信、交通等器材装备,使民兵应急分队的基本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5月中旬,组织全市专武干部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邀请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专职教员进行授课,重点学习了《兵役法》、战争潜力调查、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的组织和考核、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以及征兵工作条例等8个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对专武干部进行形势战备教育。6月,对全市441名民兵营长分3批进行了军事科目的训练和基层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的组织、基层民兵组织建设等内容的学习培训。1999年,全市共训练基干民兵1260名,训练预备役人员280名,经考核验收,总评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征兵工作】 中山市1999年度的征兵指标比上年增加2/3,是近15年来数量最多的一年。征兵期间,先后3次与市委宣传部、中山电视台、中山广播电台和《中山日报》等新闻单位研究征兵宣传事项,基本做到了主要新闻媒体每天都有兵役法的宣传和征兵工作的报道。积极组织各基层武装部深入到工厂、学校、乡村及应征对象家庭进行思想发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青年的参军热情,全市23376名适龄青年有22205名主动报名参军,报名率达到95%。选调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加体检和政审工作,组织体检和政审工作负责人进行了2天的业务集训,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标准和政策。体检、政审期间,不间断地开展检查监督,严把体检政审关。1999年,全市共征集新兵505名,其中党员2名,团员323名,大专以上学历12名,中专108名,高中毕业的204名,政治素质和文化程度比往年都有提高。
【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全体官兵捐款近2万元。3月,协调中山驻军550多人,参加绿化荒山、植树造林活动,共植树1.6万余棵。“五四”青年节,组织团员到市光荣院清理卫生,整治环境。“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到市光荣院慰问革命老人。
协调驻中山军警部队开展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先后3次召开驻中山军警部队领导协调会,交流拥政爱民工作情况,研究进一步做好拥政爱民工作的措施。全年共协调驻军新建军民共建点18个,成立学雷锋小组69个,定期不定期地为军烈属、孤寡、残疾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从1998年开始,协调驻中山军警部队团以上干部开展“一帮一”扶贫助学活动,为每一位团以上干部联系助学对象,军分区9名团以上干部带头资助贫困学生,两年累计资助金额近2万元,保证了资助对象不因贫困而失学。坚持不定期走访公安、交警及有关单位,了解军警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的情况。
组织抢险救灾。8月,由于连降暴雨,五桂山一水库坝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情况十分危急,军分区迅速组织430多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赶赴现场,奋战6个小时,终于控制住了险情。9910号台风袭击时,由于山洪瀑发,五桂山水库库区的一养鸡场被洪水淹没,来不及转移的群众被困在树上无法脱离险境,军分区迅速调来冲锋舟赶赴现场,救出了被困群众。1999年,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扑救山火6次,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后勤工作】 根据民兵预备役分队专业技术训练特点,建立了通信、舟桥、爆破等专业教室,添置了训练模具、挂图,初步建立了电化教学设施,使专业分队基础科目的训练更具直观性。在市民兵武器仓库修建一个大型装备棚,在训练中心外围的排洪渠筑坝蓄水,用于舟桥分队的专业训练。严格执行预算,控制行政消耗性费用开支,适应经费保障从“标准加补助”到“标准加管理”的转变,对油料费、车辆维修费、电话费、接待费等经费实行包干使用、定期公布的做法,有效遏制了消耗性费用的增长,1999年油料费、车辆维修费、电话费开支分别下降9.5%、10.4%和8%。搞好生产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种植、养殖项目的管理,指导承包人完成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管道铺设,扩大了果树种植面积和品种。9月,广东电视台专门采访制作并播放了军分区副食品生产基地的节目。不断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官兵昼夜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计划生育率、节育率、独生子女领证率和一孩率均达到100%。(黄平军)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司令员:王宏恩
政治委员:赵福瑞(1999.10止)
政治委员:易小阳(1999.10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