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总工会(201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791次

【工会工作概况】 2017年,中山市有基层工会16196个,工会会员189万人。中山市总工会(简称“市总工会”)围绕增“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强基层、促创新的工作主线,推动工会改革,拓展职工服务,推动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市总工会驻东区桂园东路10号。

 

【工会组织建设】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落实《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推进企业民主建会、民主换届工作。强化工作指导,以“入会、建会、开会”为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建立健全每月一报、月度通报、季度督查等制度,推进工会组建及税务代收工会经费返还行动,对规模较大或发生过重大劳资纠纷的企业,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挂点联系、指导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组织开展“知中山,爱中山,建设中山”工会会员市情教育体验活动和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提高工会组建率和农民工入会率。至年底,新增基层工会470个,新发展农民工会员30339人。

 

【职工劳动竞赛】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劳动竞赛。在市公安、电力、卫生、电信、邮政等系统和小榄、黄圃、港口等镇区,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智慧城市杯”大数据和智能组网安装及调测技术技能竞赛、物流仓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巡查高压线操作技能大赛、“超级汽车维修工”等多项技能竞赛15场,全市1000家企业近80万名职工参加。开展职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合理化建议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健全工匠培养、选树和激励机制,推进“学工匠、提素质、立新功”活动,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寻找、发现、培养和选树工匠人才。至年底,创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3个,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带动作用。11月,王冰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月23日,联合市质量技术协会、共青团市委、科学技术协会和市妇女联合会在火炬区拾乐酒店举行中山市第七次质量管理(QC)小组代表大会成果发表会,现场发表19个单位的29个成果,6个QC小组获金钻奖,10个QC小组获金奖,3个QC小组获银奖。

 

【工资集体协商促进】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推动全市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加大力度培训集体协商指导员,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台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推进企业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集体协商建制涵盖经济组织1.60万个,覆盖职工150万人,覆盖率83.68%。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选树30家协商程序规范、协商质量好、履约好的先进典型,推动铁将军汽车电子公司、顶固集创家具公司等企业创建成为“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全覆盖工会法律服务体系构建】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建设“市工会法律服务中心+工会法律服务站点+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平台,提升“三位一体”工会法律服务格局,为职工提供专业化、零距离、全覆盖的法律服务。开展“法律服务直通车”、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条例有奖问答等普法宣传活动,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建立“工会+法院”机制,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对相关劳动争议案件在诉前和诉中进行调解,在诉后解释和安抚涉案职工,参与法院涉诉信访矛盾调处,共同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

 

【劳资纠纷预防和化解】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劳动关系矛盾预防与预警、职工工资正常调整、工会法律援助等长效机制,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工会源头防范治理机制,定期召开劳动关系分析研判会,抓好劳资纠纷的排查研判和预防化解,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欠薪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重大劳资纠纷。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劳资舆情的预警预报预防,把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加强工会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建设市总工会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队伍。完善社会协同机制,发挥“中山市职工维权维稳联动机制”作用,交流、分析和研判职工维权维稳事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工会普惠服务】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发挥工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关爱困难职工群体,开展工会送温暖、送清凉等帮扶品牌活动,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100户,发放慰问金390万元;筹集230万元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改善高温作业职工的劳动环境;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职工帮扶工作,市工会义工队开展的“小心愿由我圆”项目获评为2017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在职工会会员住院暖心行动”,拨出300万元资金,向符合条件的住院职工发放慰问金。举办“送岗位、送法律、送技能、送保健”大型活动,免费为职工群众提供岗位招聘、法律解答、技能培训、保健咨询等服务。开展“节日同庆,工友同乐”节假日服务系列活动,通过电影包场、中山一日游等服务,惠及职工5万名。加大“爱心妈妈小屋”建设力度,开展“两癌”筛查,关爱女职工。开展送文艺进企业、送戏下乡活动,加强各类职工文化团体的建设,举办文体活动,激发基层文化活力,促进职工阳光文化共建共享。

 

【职工素质提升】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实施“百万职工大培训”,开展学历提升、技能培优、公益课堂等职工教育工作,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推进学历提升和技能培优计划,全年为职工提供学费补助及各类补助共200万元。拓展职工教育阵地,全市建成职工书屋444家,创建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4家,全国、省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13家。开展职工公益课堂和女职工修身学堂活动,促进职工修身提素。全年开展素质提升讲座275场,通过“中山职工微讲堂”微信公众号发布微课件450个,每年参与学习培训人数30万人次。

 

【“三工”联动模式建设】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继续完善“工会+社工+义工”“三工”联动服务模式,强化服务载体。提升“工益春笋”职工服务创投大赛、工会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心灵港湾”职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五一工人艺术团、工会法律服务站、职工教育培训等拳头项目社会影响,形成“主项目+拓展项目+创投项目”的“三工”联动服务体系,全年开展主项目6个,拓展项目59个,创投项目139个。在职工集聚度高的各类园区、重大项目工地等建立“三工”联动服务站点,充实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使站点成为直接联系服务区域内职工群众的工作平台。规范工会社工、工会义工管理,以“情系职工、帮扶救助、服务维权”为立足点,加大工会义工招募力度,建立一支200人的工会社工和近1.8万人的注册工会义工队伍,实现工会职工服务组织性、专业性、群众性的统一。11月,广东省总工会在中山市召开“三个一批”现场推进会,向全省推广中山市“三工”联动模式工作经验和做法,引起全省工会同行关注。

(吴泽华)

上一篇: 中山市总工会(201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总工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