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767次 | |||
| 中山市总工会【工会工作概况】 2014年,中山市有基层工会15171个,工会会员174.6万人。中山市总工会(简称“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工会组织从福利型、活动型向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转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贯彻落实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规划先进集体,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2014年度广东省工会工作优秀单位,获省级固本强基特等奖、工资集体协商特等奖、工会经审工作优秀奖、调处化解劳资纠纷工作优秀奖、工会工作创新奖,中山工会官方微博在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主办的“娘家人·暖心事——工会在身边”全国职工微博大赛中获十佳微博作品奖、活动优秀官方微博和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市总工会驻东区桂园东路10号。 【工会组织建设】 2014年,市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组建与税务代收工作联动,重点开展职工人数50人以上企业建会工作,推动火炬开发区纬创资通、东凤镇铁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组建工会,实现企业工会组建与工会经费收缴“两促进”“双发展”。全年全市新建基层工会组织1007家,涵盖经济组织1842个,发展工会会员12万人。大力推进创建组织建设好、基础建设好、维护效益好、活动开展好、帮扶工作好、经费收缴好的“六好”工委会、“六好”工联会和星级职工之家“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职工权益维护】 2014年,市总工会参与《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中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等涉及职工自身权益的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社会保险、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等执法督查,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发挥职工服务中心、“12351”职工服务热线、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会干部、工会社工、工会义工等的作用,主动面对职工群众,及时介入协调处理劳资纠纷。全年跟进落实省总工会“工人在线”督办事项40宗,接待来电、来信、来访2553宗,涉及职工2643人次,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50万元;村(社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劳资纠纷6171宗。加强工会法律服务,整合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资源,开展“工会律师进百企”、法律服务直通车、工会律师接待日等活动。以三乡镇、古镇镇为试点,建立工会法律服务站,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等多元化服务,帮助解决职工所困所需。开展全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调研,制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推进计划,选取中山市照明行业、沙溪休闲服装设计行业作为试点,指导镇区工委会、有关行业开展规范化的集体协商。在全市100人以上已建工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区域)中举办“工资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市工资集体协商的规范化建设。 【职工帮扶救助】 2014年,市总工会坚持做好工会“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帮扶品牌活动。春节慰问特困职工167户、困难职工家庭989户,发放慰问金127.1万元,开展助学帮扶特困职工子女201名。加大防暑降温工作力度,拨款50万元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对高温作业员工进行慰问。中秋节慰问113人,发放慰问金11.3万元,并为164名特困职工的就学子女发放助学金29.4万元。扎实推进因病、工伤等原因致困职工的帮扶救助,全年共帮扶救助职工340人次,帮扶金额72.05万元。拓宽困难帮扶范围,开展“千名职工送保障”活动,向全市1300名困难职工赠送保额高达1400万元的职工住院津贴互助保障计划,提升困难职工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加大“金秋助学”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将低收入职工家庭子女及因病、因工伤致困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纳入帮扶范围,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举办“送岗位、送法律、送技能、送保健”大型活动,免费为职工群众、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岗位招聘、法律解答、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工会义工联合开展“共筑七彩梦”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活动,帮助异地务工人员减轻子女教育压力,推动新老中山人融合。 【劳动竞赛】 2014年,市总工会举办“超级工人”之“家政养护工” “保安员”“警犬训导员”“消防员”大型电视技能竞赛活动,结合中山市行业特点,在全市公安、电力、通信、美容美发等系统开展10个大类38项职工技术技能竞赛,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共1.4万家,成立各种经济技术创新小组1.33万个,提出合理化建议8.6万件,1—9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858件,比上年增长28%。开展“两房竞赛”(先进电工房和先进锅炉房),全年全市装机容量为1000千伏安(KVA)的250个企业基本实现安全供用电,3000台锅炉全部实现安全经济运行,全年共节电7680万千瓦时(KWh),燃煤锅炉节约煤近2.52万吨,节约重油8200吨,柴油8600吨,价值1.5亿元。组队参加全国和省各项竞赛,先后获第七届广东省安全知识竞赛暨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冠军、全国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围产保健专业一等奖等奖项。年内中山市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系列荣誉,其中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部获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山市公安局、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华侨中学3个先进集体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山市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镍锌车间、中山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办证服务厅、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务事业部和中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中心4个先进集体获评为广东省工人先锋号;李元娟、吴楚萍、周凯泳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陈艳、张全、梁伟洪、蒋稳军、何启强5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职工文化建设】 2014年,市总工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各镇区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文艺下基层巡回演出活动,深化“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主题活动,派发《中山职工文明手册》和《“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倡议书》等宣传资料,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引导职工树立“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梦想”的价值理念。启动以“学习提高、岗位成才”为主题的百万职工大培训三年规划,完成职工网络教育培训项目平台验收,开展送讲座进企业活动,帮助中低学历水平职工提高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年内总工会发放学费补助及技能晋升补助共78.94万元。开展女职工修身学堂活动,增设留守儿童远程家庭教育相关课程,不断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以工人文化宫为主要阵地,开展送法律、送文艺、送技能、送健康“四送”下乡活动,全年共送戏下乡186场,举办文艺演出71场,送书下乡1.15万册,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舆论宣传,借助省市媒体以及中山工会官方微博等发布平台,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个普遍”(指普遍建立工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帮扶、“三工”(指工会、社工、义工)联动、“超级工人”电视大赛等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7—12月,启动“寻找身边好员工”和“娘家人·暖心事——工会在身边”活动,共评选出身边好员工21名,展示当代职工的时代风采和工会的良好形象。组团参加广东省第五届工人运动会,以团体总分第二名获地市组一等奖。 【“三工”联动模式】 2014年4月22日,市总工会推广“三工”(指工会、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整合社会力量,推动形成工会工作社会化大格局。运用社工工作手法,探索建立特困职工家庭及个人的信息档案管理,针对有特别需求的职工以个案的形式持续跟进,组织“小心愿,由我圆”“一路关爱,有你有我”工伤职工探视、“康复路·结伴行”工伤职工关爱等系列活动。在中山市水出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明阳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工会社工服务站,提供法律宣传、讲座、减压、义工培训等服务,了解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发挥“心灵港湾”职工心理服务中心作用,向全市职工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以及相关服务。全年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1500小时,在城区、小榄镇、三乡镇、港口镇等多个镇区举办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40场次,完成志愿者培训小组活动36次。市工会义工队与工会社工、“心灵港湾”进行联动,先后在石岐区、东区等分队开展义工服务理念、礼仪、技巧等知识培训。发挥义工主题活动“统一行动日”效应,组织开展“冬日暖阳”“送岗位、送法律、送保健、送技能”“清凉一夏”等系列活动,推动工会义工服务活动常态化。广东省总工会肯定中山市“三工”联动模式,并在中山市召开广东省工会构建“三工”联动服务模式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三工”联动服务模式运作经验。 【百万职工大培训三年规划】 2014年,市总工会启动以“学习提高、岗位成才”为主题的《百万职工大培训三年规划(2014.7—2017.7)》。市总工会每年投入超过100万元,带动基层工会加大职工教育经费投入,整合资源,力争在3年内培训职工100万人次,全方位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实现“打造一个平台、培育一支队伍”的目标,即通过建设和运营职工教育网,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职工教育培训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公益讲座等多层次多类别的职工教育工作,培育一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为中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