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2020次 | |||
【致公党市委会概况】 2011年,中国致公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简称“致公党市委会”)有基层支部11个,中心学习组1个,专门工作委员会4个,党员170人,其中新发展党员5人,转入1人。党员主要分布在教育、医疗、科技、经济界等,平均年龄52.9岁,中级职称以上137人。致公党员任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各1人,市政协常委2人,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9人。担任特约检察员3人,特约审计、监察、教育督导员、人民陪审员各1人,省、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各1人。举办参政议政培训班,由主委吴竹科作“调研报告的撰写方法与技巧”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参加市委统战部举办的“智·汇”论坛和特约人员培训会议,选送支部负责人参加致公党省委会举办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全年在致公党广东省委、市委统战部、市政协网站发表稿件约100篇次,党员获国家级表彰10人次,省级表彰19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致公党市委会机关设在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9楼。 【致公党市委会思想建设】 2011年,致公党市委会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以及致公党市委会换届和纪念致公党中山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加强优良传统教育,提升自身素质。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各级两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共中央领导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致公党中央、省委会有关会议精神。2月,邀请原致公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致公党党史编委谢慈庭作“弘扬中国致公党优良传统”的党章党史讲座;举办传达省市人大、政协会议精神学习会。6月,市委会领导参加中山市各界人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主委吴竹科作《历史的选择伟大的创举》发言;7月,协助中山市侨联和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海内外百人百米书法长卷展。9月至10月,市委会领导参加广东省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组织党员参加“翠亨论坛”、辛亥百年纪念大会、“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首届孙中山文化节开幕式、纪念辛亥百年重点项目展、翠亨新区前期成果展、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落成、岐江夜游首航等多项重要纪念活动。 【致公党市委会参政议政】 2011年,致公党市委会领导参加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就全市的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变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年初召开的市长与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建议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应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引进好项目大项目,打造招商引资大平台。在7月召开的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暑期座谈会上,就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推动现代企业落实社会、经济、环境三重责任;加强政府引导,广泛利用政府和社会、市内和市外各种资源推动转型升级;要将转型升级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来抓等建议。在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上,作《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及其地下空间资源利用》专题发言,提出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探索新型、高效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尝试包括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利用,走城市立体化发展的道路,解决日益严峻的土地供求矛盾,推动中山的可持续发展。向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构建新型社会救助平台,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的建议》、《关于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建议》、《关于建立我市节能减排调节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关注离异家庭子女成长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快启动我市森林公园建设的建议》、《关于提升本土农民的劳动技能,解决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建议》、《关于我市产业急待升级形势下进一步协调高层次工业人才工作的建议》、《关于培育特色元素加强旅游业界的软环境建设的建议》、《关于做好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的建议》等集体提案10件,《关于建立我市土地集约生态利用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议》等个人提案16件,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农村建设等方面,大会发言《关于构建新型社会救助平台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致公党人大代表向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提交《要求改善中山市中医院悦来门诊部附近的交通环境》领衔建议2件。开展《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及其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等13个专题课题调研,均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在全市致公党员中开展课题招标,共收到25份课题申报书,评定《关于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等11个课题中标,各课题均完成调研报告并转化为政协提案。余平发撰写的《关于构建我省政府生态责任机制的建议》被致公党省委采纳为团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建设幸福广东与继续深化“科技统战”问题思考研究》被评为致公党省委2011年度理论课题优秀成果,《关于加大“三旧”改造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建议》被评为致公党省委2011年度社情民意信息优秀成果。特约人员参与有关部门的考察、监督、行风评议、案件审理等工作,如实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与对口联系政府部门市林业局围绕全市森林公园建设、风水林保护等问题开展联合调研,推动政府有关工作的开展,拓宽参政议政途径。 【致公党中山市第六次党员大会召开】 2011年8月27日,致公党中山市第六次党员大会在市会议中心召开,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副主委陈伟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君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鉴初,副市长冯煜荣,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王远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部分党员所在单位领导到会致贺。会议选举产生致公党中山市第六届委员会,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副局长吴竹科连任新一届委员会主委,彭侠彪、邓亦兰当选副主委,庾江碧、苏家流、陆小军、罗路、陈炳喜、欧建霞当选委员。 【致公党中山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2011年是致公党在中山建立组织30周年,市委会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包括编印纪念画册、开展征文活动、举办书画摄影展、召开纪念大会和文艺演出等。11月26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致公党中山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书画摄影展开幕式、纪念大会暨文艺演出。致公党广东省委、中山市四套班子、各友好单位领导,各兄弟致公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及全市致公党员、部分党员家属等近300人参加。活动总结中山致公党30年来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海外联谊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号召全市致公党员要继承发扬致公党的优良传统,秉承“致力为公、人才兴党、侨海报国”的理念,推动中山致公党组织的传承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为加快建设“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而努力奋斗。会议分别向30年以上党龄和25年以上党龄的党员颁发纪念牌。会后由致公党员自编自导自演主题为“致力为公 同心同行”的文艺演出。 【致公党市委会社会服务】 2011年,致公党市委会连续第15年在“八一”建军节前,组织医疗专家为市光荣院的革命老人检查身体,送慰问。与省妇女维权直通车中山项目组合作,组织党员专家到南朗等4个镇区开展义诊义教义助活动。联合市侨联,登门慰问长期患病及困难归侨,为其检查身体并进行保健咨询。与市外事侨务局、农业局联合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医卫界党员赴阜沙镇阜沙村义诊。综合二、医卫一、综合三等基层支部联合到阳江市海凌岛开展义教义诊和助学等社会服务,这是由支部组织策划,首次走出市外开展的社会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医卫一支部联合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在中山市黎桂添幼儿园开展“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爱眼爱健康”主题义诊活动;两次前往大茅岛,为岛上的麻风病康复病人检查身体、义诊。医卫二支部到黎桂添幼儿园为男童作生殖卫生检查。 【致公党市委会海外联谊】 加强与海外洪门组织、同乡会等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接待墨西哥和美国侨胞访问团、美国洪门致公总堂、美国安良工商总会、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全加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等海外侨团侨胞30多人次。9月,主委吴竹科参加中山市代表团出访美加,参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留学加拿大中山同学会成立仪式、与温哥华本拿比市友好城市协议签署仪式等重要活动,拜访美加乡亲及中国洪门民治党驻加拿大总支部。11月,邀请近3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书画家参加纪念致公党中山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书画摄影展。 (梁红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