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概况】 2012年,中国致公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简称“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有党员172人,支部13个,中心学习组1个,专委会4个。致公党员任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常委和人大代表各1人,市政协委员18人(其中政协副主席和常委各1人);担任特约检察员3人,特约监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各1人,省、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各1人,市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1人。党员主要分布在教育、医卫、科技及经济等界别,平均年龄53.51岁,中、高级技术职称138人。年内发展新党员2名,转入1人,调出1人。致公党中山市委会驻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9楼。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思想建设】 2012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围绕同心行动及全民修身行动,以搞好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为抓手,以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和自身建设水平。加强政治学习,开展同心行动及全民修身行动。制定《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全民修身行动方案》,明确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开展修身行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原则、措施步骤以及组织架构等。2月,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民修身行动。6月,配合市委统战部开展推荐修身代表人物活动,推选陈影洁为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的修身典型代表,接受中山电视台的专题采访。7月,举行“人人齐修身,你我同参与”修身论坛暨市委会爱心互助金启动仪式,市委委员陆小军作《在新时期广东精神感召下,为构建幸福中山而努力进取——论社会格局与“修身”文化的现实意义》主题发言,9名党员分享修身心得和体会。组织成员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在中山致公网站开设十八大学习专栏,要求全体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十八大精神上,用十八大精神指导本职工作和各项党务工作;学习贯彻致公党中央十四大会议精神,加强优良传统教育,继续深化同心思想,增强组织凝聚力,增强参政党意识。市委会获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陆小军、梁红辉获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在《致公粤讯》、《中山日报》等刊物及致公党中央、省委及市政协等网站上发表通讯报道90多篇。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组织建设】 2012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加强组织建设,注重领导班子的学习和建设。发挥市委委员的作用,按特长分工。健全工作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主委会议、每季度召开委员会议各一次,及时沟通情况,研究重大事项,部署工作。做好基层支部换届工作,成立支部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收集党员对支部换届调整的意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1个月内完成支部换届所有程序,把原来11个支部调整为13个支部,并推选一批新的支部负责人。支部换届后,召开基层支部委员学习会议,明晰支部委员职责。健全支部工作制度,重新修订《支部工作手册》和《支部委员工作细则》,继续实施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规范组织发展工作,吸纳不同界别优秀人才,全年发展新党员2名。加强骨干队伍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4月,市委会领导参加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的2012中山市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高级研修班学习;8月,3名骨干党员参加致公党广东省委在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2012年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学习;12月,16名骨干党员参加市委统战部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培训班,提高骨干党员的履职能力。坚持每周召开1次机关工作碰头会,发挥机关策划、组织、协调、实施、服务的职能。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参政议政】 2012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发挥群体作用,多层次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市委会领导带头,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为依托,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骨干作用,以广大党员为基础,开展党员“一人一议”活动,实行“一支部一课题”制度,鼓励和支持党员参与省委课题招标,多层次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市委会主要领导出席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高层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对中山市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变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利用人大、政协平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全年提交人大建议2件,政协提案29件,其中集体提案5件。《关于又好又快地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提案被评为市政协重点提案,由常务副市长督办。加强参政议政队伍建设,将换届后新任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近年来发展的综合素质高、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新党员补充进参委会,加强参委会的力量。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按照参委会工作章程、工作细则、参政议政成果奖励办法、参政议政课题招标办法、参政议政课题经费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开展参政议政工作。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专题调研】 2012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市委会领导率领调研组就2012年重点课题《加快中山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到市物价局、市农业局、市公用事业集团、农副新产品市场等调研,了解“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并作为2013年市政协大会主题发言。与对口联系部门市林业局联合开展扩大树木园的可行性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转化为《关于扩建中山市树木园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作为2013年市政协集体提案。加强与五侨(人大教科文卫华侨工委、政协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外事侨务局、侨联、致公党)其他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开展侨务方面的课题调研。与市政协港澳台外侨和民族宗教委联合开展空置侨房安全隐患问题调研,联合到香港考察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由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撰写调研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和转化成市政协提案。开展《关于完善紫马岭公园功能建设》的专题调研,到紫马岭公园现场和周边城市考察,与有关单位座谈,就完善紫马岭公园功能管理提出建议。鼓励和支持党员参与致公党广东省委课题招标,全年共有5件参政议政课题、1件统战理论课题获省委立项。实行“一支部一课题”制度,支部开展调研课题14件,课题完成率96%。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社会服务】 2012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形成市委会、支部、党员多个层次共同开展的格局。连续第16年到市光荣院义诊,重阳节到阜沙镇开展敬老义诊咨询活动,7次参与市妇女民生直通车项目组举办的企业健康快乐营活动,开展专家义帮、义诊、义助、义教进企业活动。4个支部继续资助阳江市海凌岛中心小学4名困难学生, 2个支部7名党员资助贵州毕节地区10名困难学生。第十支部到大茅岛、南头镇开展义诊服务,第四支部到松苑幼儿园义诊,为男童检查生殖器发育情况。党员谭小飞参加中山市空中家长学校、市妇女民生直通车的心理咨询等;党员赵茜等律师党员参与市司法局等组织的法律热线服务;党员王志玲资助西部贫困学生。全年公益捐款20.06万元,其中扶贫捐款4.06万元。在民众镇三民学校搭建社会服务工作新平台,举办2场青春期教育讲座,长期为学生提供健康咨询、助学、义教、心理辅导等社会服务,将26名困难学生纳入助学对象。开展“社会服务从身边做起 关怀老弱病贫党员”活动。设立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爱心互助金,帮助因遭遇天灾人祸或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而发生严重生活困难的党员暂渡难关,全年3名党员接受爱心互助金资助。致公党中山市委会获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评为社会服务先进集体,陈炳喜、苏家流、王小云获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评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海外联谊】 2012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发挥“侨”、“海”优势,通过增进海外联谊,促进中山市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接待加拿大铁城崇义会温哥华总会书记长林月生等一行7人,旅菲中山同乡会理事、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堂理事郑绍隆等一行6人,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总部副监事长刘建群、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第五支部理事长陈文章等,2次接待美国三藩市五洲致公总堂大司仪(盟长)、夏威夷致公总堂元老余张剑飞女士。加强与港澳和广大海外侨团,以及致公洪门组织的交往。海外联谊工作委员会成员邓洁恒利用带队在港澳地区拍摄专题纪录片《港澳中山人》机会,约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等。10月,与市政协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社会和法制委联合赴香港考察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与归国留学团体联系,物色合适的发展对象,全年联系对象中的5人为归国留学人员。
(苏家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