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山市委会(200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7 【成文日期】2006-12-06 【点击率】2243次


【自身建设】 顺利完成市委会的换届工作,选举产生第五届市委会。2006年,有146人,平均年龄51.3岁,其中医卫界占成员总数的32%,教育界占30%,其余分布在科技、经济、法律等行业。召开座谈会、专题辅导报告会,组织党员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高接受中共领导、与中共合作共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引导党员在对外交往中,向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友人宣传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特点和优点,消除误解,增进理解。鼓励党员发掘本地文化,参与和推动地方文化研究。8月,邀请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胡波作香山文化的专题讲座,参观中山南区马应彪故居、马公纪念馆、沛勋堂,以及珠海市的梅溪牌坊、唐绍仪故居等名人和文化遗产。12月,党员余平发到北京参加致公党中央举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理论研讨会,在大会宣读论文《香山文化:演绎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配合市人大、市政协换届选举,切实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考察和选举工作。出版3期《中山致公》。在《致公粤讯》、《政协通讯》、《中山日报》等刊物及致公党中央、市政协、市侨网等网站发表通讯报道88篇次。办公室梁红辉被致公党省委和市政协评为优秀通讯员,被市委统战部评为优秀信息员。着眼政治交接,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吴竹科、赵博超被市委组织部、统战部选派到澳洲墨尔本大学学习培训;翁计传等4名党员参加致公党省委举办的青年骨干培训班;办公室苏家流被选派到市信访局挂职锻炼;市委会举办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学习班。市委委员和机关干部分工联系各支部,推动和协助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及支部间的横向交流,加强党员的沟通和联系。在春节、妇女节、护士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举行庆祝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政议政】 市委会领导参加中共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政治协商活动,就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政府工作报告、党政领导班子测评等大政方针、重要人事安排、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有关民间资本问题的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交《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调研报告;参与致公党省委开展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区、加快广东省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等课题的调研,蔡志勇、翁计传分别撰写《关于创建和谐社区的建议》、《关于加快我省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交致公党省委会,用于省政协会议。全年收到党员“一人一议”108件,关于着力发展泛珠三角大交通枢纽经济、关于简化全市应急机制、关于重建月山公园等建议被整理为政协提案。在市政协会议上提交21件提案,作《进一步加强我市幼儿教育管理力度 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大会发言,其中《关于建设全市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特约人员认真履行职能,参与广电系统行风评议、教育强镇等级学校评估、周五行风直播室热线咨询、案件审理等工作,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口联系工作,春节前夕,与市侨务局、侨联联合开展慰问归难侨活动;6月,组织归侨党员参加侨务局召开的征询拍摄“海外中山人·东南亚篇”大型电视记录片座谈会;7月,与市人大侨工委、市政协三胞委、市侨务局、市侨联联合举办海外侨情报告会,邀请美籍华人、著名学者周敏博士作专题讲座。


【海外联谊】 发挥涉侨党优势,开展海外联谊,做好接待来访。先后接待加拿大多伦多中山同乡会创会会长杜桂珍、会长梁杨劲、副会长梁坤源,美国洪门致公总堂驻华专员黄瑞泉;以及应本党中央邀请回国观光的2006中美洲六国恳亲会大会主席白布传伉俪,协助联系并陪同他们拜访古镇镇政府,商议灯具出口事宜。吴竹科、谭焕东、李铮任中山海外联谊会顾问、常务理事,赵博超任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市侨联委员,彭侠彪任市侨联顾问,均积极参与这些涉侨部门的活动,与海外华侨社团广交朋友、联络感情、宣传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成就,进行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党员充分利用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为中山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其中陈秉喜协助美国多斯达公司进驻黄圃镇办企业。


【社会服务】 开展义诊、助学、扶贫赈灾活动。到板芙镇四联村、南区渡头村、阜沙镇牛角村开展义诊活动并慰问特困村民,连续10年在“八一建军节”前到市光荣院为革命老人免费体检诊疗。7月,向受台风袭击的灾区捐赠28箱约1000余件全新衣服,党员透过社区或任职单位向灾区捐款6000多元。继续资助阜沙镇牛角村2名贫困学生就学,陈秉喜捐赠5万元给阜沙助学基金。全年党员获得各级表彰68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2篇。蔡自勇被评为2006年国家优秀审核员;翁计传的《珠江三角洲工艺结构趋同研究》、《产业集群与城镇空间协调整合关系的发展研究》等3篇文章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杨虹的《掌握正确钢琴学习方法》等2篇论文在“湖南省键盘学会现代杯”论文比赛中获奖;黄丽云的《由许愿树现象看中国学前教育现状》获广东省学前教育2006年度优秀论文奖,被评为市先进幼教工作者,《幼儿顺养研究》被确立为广东省学前教育“十一五”课题,《蒙台梭瑞教育环境创设的本土化研究》被确立为中山市“十一五”课题;郑海曙当选太平社区侨联副主席,获市卫生局科研立项项目1个;黄菲、陈喜莲被评为市妇幼工作先进工作者;廖竞原被评为市疾病控制先进个人;胡杰在教学质量评比中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参与编写《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教学与评价指导》由广东省教育厅出版;庾江碧的论文《高中地理必修1中“活动”内容的教学处理》在2006年市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刘羽华的论文《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动起来》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有效的中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及教学法”主题论文中获三等奖;欧建霞被评为2001~2005年度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试析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发表于《广东基础教育研究》,与谭小飞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美丽青春我做主》;马东影指导学生学习课例《学做小管家》获评为2006年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课例,参与编写德育读本《家校携手,共促发展》和校本教材《生命与成长》,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市中学生思想政治小论文评选活动获指导教师奖,《情趣与兴趣》的教学设计在全市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王宇明获市高考教学成绩显著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竞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论文《篇章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获市第五届年会论文一等奖;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录像课获市优秀奖;黄丽雯的美术作品《古城》获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银奖,水彩画《宝贝》参加省水彩画研究会会展。


【第五次全体党员大会】 10月22日,致公党中山市第五次全体党员大会在市会议中心召开,总结第四届市委会的工作,选举产生第五届市委会,吴竹科当选主任委员,赵博超、彭侠彪当选副主任委员,伍展辉、庾江碧、苏家流、陆小军、罗路、陈炳喜当选委员。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秘书长,致公党广东省委副主委吴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润维,副市长韩泽生,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苏伟强,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全市致公党员共160多人出席大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中共中山市委、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致词,祝贺大会的召开和新当选的致公党市委会。(梁红辉)


附:2006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领导名单

主 委:谭焕东(10月止) 吴竹科(10月起)

副主委:李 铮(10月止) 赵博超 彭侠彪(10月起)

上一篇: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200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