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山市委会(200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6 【成文日期】2005-12-06 【点击率】1925次


【简况】 市委会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建设学习型参政党。邀请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莫卫红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专题辅导报告,学习《反分裂国家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台工作四点意见等。全年编印《中山致公》3期,在《中山日报》、《政协通讯》、《致公粤讯》等刊物及网站发表通讯报道90多篇次。选派骨干参加各级培训班,增补1名市委委员,开展组织生活及支部交流,组织全体党员到佛山参观学习。


【参政议政】 市委会领导参加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政治协商活动,对东部沿海开发、市“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大政方针、重要人事安排、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陆小军代表市委会在市政协大会上作《加强对我市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监控力度 保护生态环境》的发言,提交提案18件。《加强对我市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监控力度 保护生态环境》和《关于增强我市企业推进专利战略对策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市人大代表谭焕东提交《要求保障行人安全过斑马线》等建议。收到党员“一人一议”近100件,整理关于创办艺术学校、简化全市应急机制、加强管理社会吸毒人员、美化并将大尖山建成郊野公园等建议为政协提案。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幼儿园、托儿所及教育局、部分镇区教办开展幼儿教育调研,邀请幼教专家座谈、论证,形成《进一步加强我市幼儿教育管理力度 保障幼儿身心健康》调研报告。李铮、苏家流、梁红辉分别参与有关单位开展的侨资企业、农民工转移就业、社区建设等专题调研。特约四员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审计、监督、案件审理、行风评议、调研活动。加强与侨务局对口联系,联合开展调研、慰问归难侨胞。
 

【海外联谊】 发挥涉侨党优势,做好海外联谊工作。接待加拿大洪门民治党达权总社社长陈德光及温哥华教育总监Mr.George、加拿大满地可市中山同乡会副会长梁家楼、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全加策略研究委员会主任刘南生等海外洪门人士,从中宣传中共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祖国和家乡各项事业成就。党员自觉参与接待海外亲友回乡观光、寻根谒祖等文化交流工作。李铮协助促成和接待到中山与市老干部大学合唱团交流演出的香港青年合唱团、白兰合唱团。林炳辉长期服务沙溪港头村乐善会,为港澳乡亲捐资办学、兴办福利事业及投资办企业牵线搭桥。谭焕东和李铮担任中山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和常务理事。


【服务社会】 坚持开展义诊和助学扶贫活动。到市光荣院、阜沙镇牛角村、横栏镇三沙村义诊,资助2名贫困学生,发动党员为印度洋海啸灾区、贫困地区和市慈善万人行捐款捐物。全年党员获各级表彰70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医卫第一支部被致公党广东省委评为先进集体,李铮被致公党中央、省委会评为先进个人;苏家流和赵博超被致公党中央、省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工作者;梁红辉被致公党中央评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杨虹获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中山赛区)作育英才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刘俊康、陈绰如、黄丽雯的作品入选致公党省委举办的致公党成立80周年书画展。翁艳芬、郑惠彬等退休党员积极参与社区自愿者工作,受到社区表彰。由陈绰如组建和担任团长的市老园丁艺术团,全年参加演出30场,其自编自导及参与演出的舞蹈在全国老年文艺调演等比赛中获奖。


【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80周年】 10月22~24日,在市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80周年书画摄影展,展出致公党员书法、绘画及摄影作品80多幅。28日,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纪念大会。致公党省委副主委孙国萍,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到会讲话,市人大副主任、民盟市委会主委马志刚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致贺词,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苏伟强,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主委黄华裕,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主委吴月霞和各民主党派、市侨办、侨联、部分致公党员所在单位的领导及100多名致公党员出席大会。谭焕东在会上回顾中国致公党成立80年和中山致公党组织成立24年的历程,要求党员坚持“致力为公,参政兴国”的宗旨,围绕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献计出力。致公党员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助兴。(梁红辉)


附:200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领导名单

主 委: 谭焕东

副主委: 李 铮 赵博超

上一篇: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200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