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2151次 | |||
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民盟中山市委会概况】 2014年,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简称“民盟中山市委会”)下设基层支部19个,发展新盟员13人,转入盟员1人,去世2人,共有盟员301人,其中女盟员126人,具高级职称142人、中级职称121人,平均年龄54.3岁。盟员任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市人大常委1人;任市政协委员16人,其中政协副主席1人、政协常委4人。任特约监察员、特约检查员、特约审计员和特约教育督导员各1人;赵晷湘、段亚平、王艳兰、高缨红、曾少晖、叶巧环、夏建军、杨健君、王世勋9位盟员分别被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安全监管局、海洋渔业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林业局、国资委、教体局聘请为新一届特约监督员,任期3年;副主委段亚平受市人大常委会聘任为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兼职委员;副主委赵晷湘获新成立的中山市发展改革研究会聘任为副会长,副主委段亚平、委员赵湘受聘任为常务理事。民盟中山市委会驻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7楼。 【思想建设】 201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5月在市委党校组织全体盟员举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报告会,邀请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冯颖红作《把握方向、坚定信念、增强共识》专题讲座,共150人参加;订购《中共十八四中全会文件汇编》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书籍下发到各支部,组织基层盟员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盟市委理论组成员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打造盟务“微品牌”,设计“微课程”“微讲座”,到各支部开展理论学习辅导,丰富基层支部组织生活,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中山市民主党派志·民盟卷》编修,在全盟系统收集和整理重要历史资料和信息,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开展 “口述历史”采访活动,对邝佩贤、邓建珍、梁渠康、潘玲、林朝荣、戴琴等18位老盟员、老领导进行录像采访,收集保存珍贵口述史料。利用中山民盟网作为盟务宣传交流平台,结合教育宣传主题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及时更新时政要闻、盟务动态、参政议政和理论研究成果,并鼓励盟员踊跃投稿。民盟中山市委会获民盟广东省委评为2014年度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民盟中山中专支部获盟省委评为2014年度思想宣传工作先进支部。 【组织建设】 201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结合盟中央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加强领导班子、盟员队伍建设。实施使用《支部生活工作手册》,明确规定基层支部的组织生活、学习培训、参政议政、宣传信息、社会服务、财务管理、年度考核奖励等事项,提高管理成效。继续推行“主委联系基层”“委员联系支部”制度,加大对基层人、财、物的支持,增拨基层支部活动经费、参政议政经费和课题调研经费,促进基层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参政议政调研活动。要求各支部着眼盟组织长远发展,物色优秀人才作为发展对象,落实“人才强盟”战略,以“30岁左右有潜力年轻人、45岁左右代表性人士”为重点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全年吸收13人入盟,新盟员来自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界、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等界别。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市委委员、支部正副主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骨干盟员赴梅州、清远学习交流;选派骨干盟员参加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厦门党外干部培训班,参加民盟广东省委组织的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盟务骨干培训班及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班等。培养、举荐优秀年轻盟员,副主委黄振球被选派到市金融工作局挂职满1年,于2014年5月被任命为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盟员向涛被推荐到市旅游局跟班学习3个月。11月,民盟中山市委会民主推荐产生6位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人选。12月6日,在广州举行的民盟广东省委2014年组织工作会议及表彰大会上,民盟杨仙逸中学支部被民盟广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参政议政】 201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把促进中山科学发展作为履职首要任务,发挥民盟群体智力优势,提高协商能力和水平,积极建言献策。2月,马志刚、段亚平、黄振球等16位盟员出席政协中山市十一届三次会议,副主委黄振球作《以农村社区为突破口,提升中山新型城镇化水平》大会发言。“两会”期间,民盟中山市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10件、个人提案建议44件,内容涉及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其中,市人大常委、副主委赵晷湘提交的《要求树立“全域中山”理念,统筹整合中山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议》被市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以民盟中山市委会名义提交的《关于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民盟中山市委会《关于大力发展社会体育事业,促进幸福和美中山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行积极老龄化政策,促进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2份集体提案,副主委段亚平等民盟委员联名提案《关于重视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促进中山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议》获评为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奖。8月,在中山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暑期座谈会上,主委马志刚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发展、优化发展”主题,结合中山实际提出“登高望远谋发展,敢担压力当动力;优化政府服务,营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洼地’;树立全域中山理念,统筹整合中山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高度重视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着力解决土地紧缺瓶颈,打通政策落地生效的‘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发挥好作用”等建议,得到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其中“全域中山”理念在几年前由副主委赵晷湘首先提出,经多年的倡导,现成为市委、市政府一项战略发展理念,引领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 【专题调研】 201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健全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调动基层支部和广大盟员的政治热情参与课题调研,提高调研成果质量。确立以《加快民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山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广东外向型企业“走出去”盈利现状调查与盈利实现路径研究》为重点调研课题,经市委、市政府、市社科联审批,作为市级重点调研课题立项,并成立课题调研组,由闫玉宏、易娟、郑建仁3位参政议政骨干盟员担纲,到小榄、黄圃、翠亨新区以及江苏常州、张家港,福建泉州等地调研,通过咨询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掌握数据、信息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并提交市委统战部和市政府。各基层支部申报课题21个,立项课题16个,其中B类课题3个、C类课题13个。鼓励盟员向盟省委申报课题,郑建仁、张舒广分别承担《校企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支持政策的优化》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职能转移中的作用》2个课题,其中郑建仁提交的调研报告经盟省委十四届九次常委会议审议,确定为民盟广东省委提交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集体提案。支持兄弟盟组织调研工作,先后接待吉林四平民盟、东莞民盟、梅州民盟、清远民盟,协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三旧”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题调研。 【社会服务】 201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拓展社会服务工作新渠道。针对民办教育质量参差的现状,确定2014年社会服务工作主题为“关注民办教育,关爱外来工子弟”,组织成立民盟中山市委会社会服务讲师团,选取部分民办学校为联系对象,从家庭教育、教学交流、亲子活动、卫生保健、提案建议助推等方面,支持民办教育发展。3月,在沙溪镇华强学校举办 “走出家教误区,做智慧型家长”讲座,由盟内专家、广东省家庭教育金牌讲师吴燕华主讲,1000名学生家长参与;11—12月,组织广东省特级教师王世勋、心理健康咨询专家韩毅2位盟员到东升镇求实学校开展“阳光历奇活动”和心理健康培训。体育支部盟员响应市教体局“体育下基层”号召,支部主委林德志带领盟员李树华(篮球)、韦宪育(举重)、程凯(拳击)、汤利敏(柔摔)深入基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训练点开展教学训练帮扶。市一中支部盟员邹瑞鑫被选派到河源市紫金县支教。 【理论研究】 201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做好宣传信息和理论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基层组织和广大盟员积极性。在盟省委教育论坛(职业教育)征文活动中,有《专业文化与校内职业技能竞赛融合研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助推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等7篇论文入选,其中郑建仁撰写的《论校企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支持优化》被选定作第二届民盟中央教育论坛大会发言,成为唯一连续2届被省盟推荐大会发言论文作者;理论工作组成员参加盟省委2014年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征文活动,提交《协商商: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一个理论构想》 《论当代社会思潮中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等4篇论文,其中张华的《人才生态观:参政党人才建设的理念及实现途径》获评为盟省委2013年度参政党理论研究论文三等奖;专职副主委段亚平的《试论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品牌建设》等2篇论文入选盟省委社会服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梁静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