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731次 | |||
【民盟中山市委会概况】 2015年,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简称“民盟中山市委会”)下设基层支部20个,发展新盟员18人,转入盟员1人,去世3人,共有盟员317人,其中女盟员135人,具高级职称144人,中级职称125人,平均年龄54.9岁,所在界别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法律咨询、政府机关等。盟员任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人大常委1人;任市政协委员16人,其中政协副主席1人、政协常委4人。担任特约“四员”(指特约监察员、特约检察员、特约审计员和特约教育督导员)各1人,新增特约监督员9人。民盟中山市委会驻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7楼。
【思想建设】 2015年,民盟中山市委会贯彻落实《民盟广东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学习中共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多党合作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组织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宣讲会;注重联系盟务实际,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听取讲座等形式,组织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学习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骨干盟员征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单行本和解答本,提升广大盟员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认知认同。组织市委委员、理论研究骨干盟员学习中共市委全会精神。7月,组织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参政议政骨干成员等40人赴江西干部学院,举办以“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参政党建设”为主题的盟务骨干暑期培训班。在中山民盟网站开拓 “思想建设”“理论研究”专栏,丰富“他山之石、统战知识、学习研究”栏目。制定《盟市委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管理办法》,组织理论工作组盟员制作“民盟学习实践活动理论学习辅导微课程”菜单,结合学习实践及主委下基层等活动在各支部开展宣传推广。4月,民盟理论组成员赵小红在杨仙逸中学支部作题为《从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的微讲座,盟市委正副主委带领30名盟员参加学习;科技一、二支部及医卫支部以微课程形式学习传达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参加盟省委参政党理论研讨会,张华、夏建军和段亚平撰写的论文《协商商: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一个理论构想》获2014年民盟广东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刘秋庚撰写的《影响盟员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被编入《民盟广东省委2015年参政党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并受邀参加研讨活动。编修《中山市民主党派志·民盟卷》,强化民盟传统教育,将党派志纳入各类培训班的必修课程,通过对盟章盟史的学习和交流,提高盟员思想素质和政党意识。6月,盟市委举办新盟员学习班,结合市委会自编读本《迎接曙光——中山盟史回忆录(1946-1950年)》作专题培训。9月,盟市委组织盟员收听收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仪式。老盟员林朝荣作为抗战老兵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是中山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主党派成员。
【组织建设】 2015年,民盟中山市委会以基层换届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盟的组织建设。严格换届程序、严肃换届纪律,成立以主委马志刚为组长的支部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换届工作方案。4月,召开组织工作会议,领导班子向市委委员、支部主委等50人部署支部换届工作,强调各支部要发挥盟内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任用新人,保证候选人产生的民主性、公平性。经审定,56名盟员被民主推选为支部正副主委。全年收入盟员18人,发展率为5.9%,其中硕士学历6名、博士1名,平均年龄35.7岁。首次在濠头中学、龙山中学、市第二中学、小榄中学等市直属学校发展盟员,保持界别优势;在市商务局、市食药监局、市烟草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山支行等主界别外的单位发展盟员,改善组织结构。推进基层建设,3月成立民盟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将任职于市教育局的3位盟员从直属支部调整到原有的体育支部,组建成为新的民盟中山市教育和体育支部。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总体目标,选派机关干部到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参加专题培训;将落实基层换届工作作为加强机关建设、锻炼机关干部的机会,引导机关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提升盟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参政议政】 2015年,民盟中山市委会发挥高层协商作用,加大骨干培训力度,引导盟员骨干知情明政,提升全盟的建言献策能力和水平。盟市委领导参加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市委统战部举行的各种协商会、座谈会,就专业镇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3月14—15日,民盟广东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地方)座谈会首次在中山市召开。盟省委副主委邓飞其、秘书长程昆率领来自盟省委专委会、广州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等市盟的参政议政骨干盟员一行60人参会,民盟中山市委会主委马志刚、副主委赵晷湘、段亚平、黄振球以及盟员代表共10人出席会议。专职副主委段亚平在会上作题为《凝聚智慧,创新机制,着力提升参政议政水平》的经验介绍。4月30日,第十三期“智·汇讲坛”暨法治建设情况通报会在市会议中心3楼会议室举行,民盟市委会邀请民盟广东省委原专职副主委王则楚主讲《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如何做好提案、建议选题和调研工作》,民盟市委会主委马志刚及骨干盟员20人与会。“两会”期间,民盟中山市委会提交提案建议49件,其中人大建议2件,政协提案47件;获立案的集体提案8件、个人提案32件,提案立案率85.1%。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副主委黄振球代表盟市委作题为《创新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增强中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会发言。该大会发言被改写为盟市委集体提案,并被确定为市政协2015年重点督办提案。至11月底,所有集体提案全部办理完毕。12月,经市政协评选,盟市委《关于大力推进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关于创新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建议》2份集体提案和段亚平、黄振球、张舒广等11名盟内政协委员主笔、联名提交的《关于重视推动村史馆建设,提升中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建议》、《关于在我市开展“海洋文化十大地标”评选的建议》、《关于保护三溪村古旧建筑,开发旅游文化村落的建议》3份个人提案被确定为市政协2014—2015年度的优秀提案。
【专题调研】 2015年,民盟中山市委会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促进中山新型专业镇建设》《加快中山中职教育统筹发展对策研究》2个课题作为市委会重点调研课题,成立2个课题写作组,分别由参政议政骨干盟员赵湘、闫玉宏担任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到火炬开发区、小榄镇、沙溪镇等镇区,到东莞市、惠州市及四川宜宾市、江苏扬州市等地考察,通过咨询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资料。2份调研报告均在11月底定稿,并提交至市委统战部。推行和完善参政议政课题招标制度,以调研推进参政议政工作创新发展。 年 初,各基层支部共提交课题22项,经盟市委评审,确定B类课题(指拟以盟市委的名义向市政协会上提出的集体提案)3项,C类课题(指拟在市人大、市政协大会上委托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交个人或联名提案、建议)16项;年底,全部支部课题调研结题。鼓励盟员向省盟申报课题,郑建仁、阮平2名盟员分别承担的《关于促进广东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关于推进珠三角物流一体化建设的建议》2个课题获盟省委立项并结题,其中阮平提交的调研报告被盟省委选定为2016年广东省政协大会集体提案。支持兄弟盟组织的调研工作,应邀参与民盟深圳市委会申报的盟省委中标课题;协助江门市、佛山市民盟开展课题调研,座谈交流中山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经验做法;为杭州市民盟牵线搭桥,到神湾镇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调研考察。
【社会服务】 2015年,民盟中山市委会以“关心民办教育、关爱外来工子女”为主题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打造社会服务工作品牌。结合市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开展的“智助博爱”社会服务主题活动,拓展服务范围,为民办教育提供智力支持。6月12日,民盟市委会在市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开展“同心·公益周末——关心民办教育、关爱外来工子女”社会服务活动。盟内专家、广东省特级教师王世勋为该校全体教师80人讲授以“同心、团结、分享”为主题的阳光历奇拓展课程,成为全市首个独立承办党外人士“同心·公益周末”活动的民主党派。11月27日,盟内专家、纪中支部副主委向涛受邀到西区聚星学校作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漫谈》的讲座,共150名教师参加。12月,在清远市连州中学举行中山爱兰基金会——连州中学扶困助学捐赠仪式,为40名高一年级的优秀贫困生提供扶困助学金30万元;协助爱兰基金会资助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市特殊教育学校等7所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0人,累计捐款100万元。发挥盟员骨干专长开展社会服务。王世勋自费去西藏为日喀则200名体育老师进行义务培训、为顺德大良70名体育教师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吴燕华应邀到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设家庭教育讲座;80岁的王章涵参加沙溪镇慈善筹款即席挥毫义卖活动和珠中江三地联合画展;退休盟员、中山市乐力音乐协会会长陈远年内多次带领乐力合唱团赴港澳地区和国外演出交流,在国内举办多场纪念音乐会。
【信息报送】 2015年,民盟中山市委会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工作。4月,盟市委召开信息工作会议,市委委员、参政议政骨干盟员等50人参加,26名盟员受聘为任期2年的盟市委社情民意信息员;邀请中共中山市委统战部派员作《浅谈建言献策信息工作》的培训讲座,加深骨干盟员对信息工作的理解和认识。10月,盟员郑建仁被盟省委任命为民盟广东省第14届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年向盟省委、中共中山市委统战部上报社情民意信息20篇,其中盟员蒋玮提交的《灵活就业人员中断养老保险缴费问题值得关注》被中共广东省委、中共中山市委、市委统战部采用。11月,盟员陈天凌、钟生根受聘为民盟省委会特邀信息员;张华、陈天凌、陈剑雄被中共中山市委统战部聘为特约信息员。组织盟员参与盟中央第三届教育论坛征文活动,围绕“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民办教育发展”主题,提交论文《希望在民间——兼论中国教育问题的被“锁定”及其破解》,并被选作论坛书面发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