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033次 | |||
【机构概况】 中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加挂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牌子)(简称“市政务办”)于2014年7月2日成立,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内设综合科、审批协调科、监督考评科3个科室,行政编制13人,下辖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中山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管理中心2个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上级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统筹指导全市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对市政府各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等。市政务办驻博爱六路22号。
【市行政务服务中心运营】 2015年1月28日,市行政服务中心于博爱六路22号正式运营,建筑总面积3.8万平方米,进驻部门43个、进驻事项1132项、进驻人员550人。全年共受理群众叫号办事40.74万件,日均1683件;日均人流量1908人次。企业、群众对窗口服务评价满意率99.95%。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有市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投诉举报平台管理中心、安全监管局、发展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教育和体育局、科技局、民政局、公安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环保局、海洋渔业局、城管执法局、公路局、气象局、国税局、地税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山海关、供电局、人防办、航道局、消防局、武警边防支队、档案局、公积金管理中心、交通集团(路桥公司)、城建档案馆、保安公司、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共设办事窗口225个。
【落实“三集中一分开”】 2015年,市政务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化推进“三集中一分开”(指在不新增机构编制的前提下,除特殊部门外,其他部门原则上将所有的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服务职能的科室向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所有的审批服务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审批权和监管权分开),根据有整合职能、有事项目录、有充分授权、有配套文件制度、有专用印章、有精干人员的“六个有”要求,牵头开展“三集中一分开”考核验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20条,督促进驻单位落实审批职能集中要求。指导刻制审批服务专用章,制定《审批授权书》并全部上墙公示。完善审批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以《审批服务办公室管理制度》为核心,以领导分级授权文件、权力监管制度等10多项管理制度为配套的“1+N”制度管理体系,规范审批服务流程。7月,市政务办牵头组织考核验收,验收结果为市政府26个部门设立审批服务办公室,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等24个被验收部门中17获得满分,1132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并可在网上办事大厅办理,实现审批职能100%整合、审批事项100%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100%充分授权审批办、审批主要事项100%可在网厅办理的“四个百分百”目标。10月,中山市“三集中一分开”制度做法获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批示总结推广。
【中介超市建设】 2015年3月19日,市政务办印发中山市“中介超市”建设工作方案,启动“中介超市”筹建工作,梳理出全市涉及项目投资行政审批的14个部门共55个中介服务事项,确定引进项目投资审批21类资质中介机构,制定中介超市随机选取、网上竞价、直接选取3项产生规则,借鉴“淘宝网”创意,建成中介超市信息化系统,实现对中介服务动态监管,保障项目单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选取中介服务,促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破解行政审批“中间一公里”难题。10月28日,中山市“中介超市”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揭幕运营,是全省门类最齐(涵盖可研、环评、造价等55个中介服务事项)、资质最全(项目投资审批相关21类资质)、入驻门槛最开放、入驻中介机构最多(共746家)的“中介超市”。至年底,共为市代建办、市政工程中心等20个部门的49亿投资项目成功选取77宗中介服务,平均耗时1.5个工作日,选取耗时压缩90%,中介服务收费较以前平均降低20%,中介机构提交成果时限压缩50%。
【并联审批】 2015年,市政务办会同市编委办、工商局等部门,组织质监、国税、地税、公安部门再造行政审批业务流程,简化申请材料。9月1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指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正式上线。改革后,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平均3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项目投资并联审批窗口,建立实施20个并联审批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联审批系统升级投入运行,推进项目投资并联审批平台数据交换,实现审批事项信息共享共用。6月12日,中山市被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项目投资网上并联审批试点地市。 市行政务服务中心各进驻部门利用集中办公、沟通便利优势,主动协调互动,灵活开展并联审批,缩短审批时限。市教育和体育局牵头交通、交警部门对“校车使用许可”实施并联审批,审批时限从3个月缩短至9个工作日以内。推进部门内部审批改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药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简称GSP认证)等9项认证合并实施,实现“多证合一”,审批时限由11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市商务局实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即来即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办理时限从44个工作日提速到即来即办。
【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2015年,市政务办深入各镇区了解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和镇村联动模式,组织召开推进会场,专题解答镇区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所遇的疑难问题,明确镇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和要求。派员到西区、黄圃、翠亨新区等镇区行政服务中心现场指导信息化及制度建设。组织到佛山市禅城区、江苏省无锡市等地调研政务体系建设情况,借鉴先进经验。走访“家在中山”社区服务点,探讨依托服务点拓展政务服务进社区工作。
【规范公共资源交易】 2015年,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统一平台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安排时间场地、统一见证结果确认、统一评审专家库、统一收费管理、统一综合监管”模式,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公开、公正、公平进行。相继制定《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定》《开评标区管理规定》《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开标、评标制度等交易监管制度,梳理交易流程,建立完善交易监管体系。5月,完成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保证金数据系统对接,提供保证金缴纳服务。6月,完成《建设工程业务管理系统》开发并进入内部测试阶段。8月起,对进场交易的建设工程项目开标、评标全过程实施项目见证人现场见证服务,对重要环节实行书面记录,在工程建设项目基础上,新增集中采购代理机构随机摇珠、市级和镇级采购项目、小汽车号牌拍卖项目、土地与矿业权交易等项目,拓宽交易范围。11月底,完成综合评标专家库整体框架和所有功能建设,至年底有600人通过网上申请专家账号并提交审核。全年共受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671宗,涉及金额228.97亿元;开标2411宗,涉及金额162.3亿元;成交2400宗,涉及金额139.67亿元。
【市政府采购中心筹建】 2015年,市政务办会同市财政局、市编委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各项筹建工作。报请市政府成立市政府采购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报请市编委会制定市政府采购中心“三定”方案(主要指定部门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核定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
【12345服务热线整合】 2015年5月6日晚上10点,中山市12345服务热线新平台业务系统正式上线。7月2日,中山市12345服务热线门户网站正式上线,同时网站实施完成对市政府投诉中心网站和市长信箱模块相关功能的整合。11月5日,面向市民的“中山市12345服务热线”微信服务号正式上线。12月31日,完成12345服务热线整合工作,共并入41个部门、56条热线。市政务办制定热线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工单受理、转办、督办、回复环节畅通。强化疑难工单协调,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市民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针对超时未办理工单设立红黄牌预警机制,促进成员单位提高办件时效,做到快速处理、及时办结,提高热线服务质量。全年业务总量110万件次,日均3038件次,接通率92.55%,平台满意率98%。
【便民服务】 2015年,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内涵,完成邮政快递区建设,建成文印中心,新设阅读区、休闲区,部分进驻部门增设自助服务区。明晰标识指引,在服务大厅各区域出入口增设3D效果指引牌,在中心南、北面幕墙加装铭牌;科学规划,在中心外围划定汽车及摩托车停车位300个,方便办事群众泊车。实现中心内公共WIFI全覆盖和上网行为监督管理。开通“中山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实现微信预约和排队等候状况查询功能,并与“中山发布”“智慧中山”合作,拓宽“微服务”渠道。建成中心门户网站,完成中心一体化系统开发,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开展“党徽闪光”主题活动,组织进驻单位窗口创建“党员示范岗”,亮明身份、接受监督,促进窗口服务改进作风,共有21个部门创建成功。开展“党员不午休”志愿活动,组织26个窗口逢周三中午为群众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宣传交流】 2015年,市政务办利用各类平台展示“引领政务新常态,展现服务新作为”形象,在《南方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发布宣传专版及信息80篇次,宣传中心运营、并联审批改革、“三集中一分开”“多证合一”、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12345热线等工作。编辑制作内刊《中山行政服务》4期,搭建新平台、促进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抓好中心门户网站、市行政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平台维护管理,以其为阵地加强对外宣传。12月,中心官方微信排名跃至“中山政务微信影响力周排行榜”第12名。摄制中心专题宣传片,系统介绍中心功能及行政审批改革措施。与市委宣传部合作在“中山发布”开设中心办事预约服务,拓展便民服务渠道。全年共接待国家、省级调研考察以及外省外市政府机构学习交流86批次,其中4月24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陶武先等一行30人到中心视察,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珠海市、三水、顺德、南雄,重庆南岸、江苏江阴、四川泸州、湖南常德、浙江嘉兴、广西南宁、澳门青年协会等外地行政机构来访交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