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作会议】 3月13日,召开全市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党政干部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落实各项措施,突出抓好八项工作:一是打好改革攻坚战,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产权改革形式,全面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二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村大局稳定。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在产品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适应性、开发性、规模性和效益性调整,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四是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五是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再上新台阶。继续完善“硬环境”,注重改善“软环境”,重点做好“3.18”招商洽谈会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整体水平。六是扶持和引导个体利益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七是大力培植税源和融通资金。八是坚持两手抓,确保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常务会议】 1998年,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共12次,对全市社会经济重大问题集中分析研究,制定实施办法。会议涉及主要内容: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1999年计划安排,户口管理,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规范政府拨款非生产性基建项目立项,镇区干部工作实行考核,加强和改进外商投资审批工作方案,支持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加强政府性资金基金管理,落实防震减灾工作,提前退休和准退休,职工购房免征契税,申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调整医疗收费标准,简化工商企业前置审批手续,各系统企业改革先行点方案,中山影视城建设,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取消市自定收费项目,行政区域调整,规模用电价格优惠,组建公用事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文明城市三项治理,公房提租,收取污水处理费,调整土地报批收费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的经费安排。(王立群)
【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 1998年,先后制定《关于深化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山市关于深化公有企业改革的暂行规定》、《中山市关于深化市属公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制改革的暂行办法》、《关于中山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发出《转发关于市属公有企业新一轮改革中遇到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市属公有企业转制审批问题的通知》、《批转市体改委、市住房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关于转制企业住房资金处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我市暂停办理职工提前退休和准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企业转制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转制企事业单位干部分流问题的通知》等改革配套文件,深入开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公有企业改革。通过产权改革、资产重组,盘活公有资产;通过多种转制形式,放开放活一批中小型企业。成立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立新的公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系。加大养老、住房、医疗等各项配套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顺利完成公务员过渡工作。同时,按省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梁细荣)
【加快推动效益农业发展】 把科技兴农与开展创高产、创品牌、创效益的“三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科技、信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作用。1月,制订《中山市农业机械化1998~2000年发展计划》,加强以现代物质装备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全面推动效益农业发展。4月,成立市农产品流通协会,设立农产品流通专项资金,引导扶持流通专业户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同步成立市农业信息中心,建成中山农业信息网,接入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和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流通市场、种养技术信息。(何杰斌)
【开拓市场,扩大内需,搞活经济】 继续发展集贸市场,加大扶持专业市场的力度,改革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流通市场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搞活搞旺西郊小商品市场、沙朗水果批发市场、五星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旧机动车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新建有形建筑市场、技术市场等专业市场。积极举办各类型的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拓的组织化程度,先后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加在郑州、武汉等地举办的商品博览会,签定贸易成交协议金额13.67亿元。制定调整税费等一系列措施,盘活房地产一、二级市场。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1亿元,其中总投资2亿多元的东河水利枢纽以及岐江河一河两岸整治工程全面动工。
【深化金融改革,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积极协助人民银行强化金融监管职能,通过财政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准备金,加大清理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力度,依法整顿金融和证券市场,对中山在境外贷款和融资业务进行全面清理,制定部分金融机构实行优化组合的方案,稳定金融市场。(梁细荣)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1998年,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巩固禁鸣喇叭工作成果和加强交通动态和静态管理,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明显改善,交通事故、违章人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四大指标得到有效遏制;完成岐江河综合整治首期和第二阶段1、2次工程施工,岐江河水质和景观大为改观;对2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下达限期治理通知,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2个;首期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严格按规范创建烟尘控制区(26.01平方公里)和环境噪声达标区(18.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60%;清理整顿泥、石场,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开展创建文明卫生镇(村)活动,整治环境脏乱差,全市共有国家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5个,市级卫生镇9个,卫生村96个(其中16个省卫生村)。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审批关,同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廖 文)
【信息工作】 加快全市政府系统计算机联网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镇区、委、办、局设立了121个工作站,其中82个工作站实现了与中山市信息网联网,并通过中山市信息网连接国际互联网,基本形成了以市政府网络(包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办公大楼局域网)为核心,上联省政府办公厅和省信息中心,下接各镇区和有关委、办、局的三级信息网络系统框架。改进网络主干、结构及网页的制作方法、架构,使网络主干和中心的速度由原来的10兆提高到100兆。在'9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首次通过中山市信息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向世界各地客商发布招商信息,收到较好效果。1998年,加工处理了2400多条信息,采用有价值信息500多条,编发17期《信息快报》、76期《中府信息专报》,其中,向省政府办公厅上报76条信息。市政府办公室获1998年度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二等奖。(廖小康)
【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工作,不断拓展参保面】 1998年,先后制定《〈中山市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山市社会补充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中山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征付办法》、《关于确保完成各镇区社会养老保险基本任务指标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中山市社会医疗保险试行办法》、《中山市社会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山市社会医疗保险约定医疗机构管理规定》、《批转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市1999年深入开展医疗改革做好准备。调整社会工伤保险基金计征、补偿标准,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把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开征社会生育保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1998年,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比1997年翻了一番。
【实施再就业工程】 1998年,制定《中山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从认识、政策、资金、培训、保障5个方面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发出《关于调整使用外省临时工调配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为再就业工程基金筹集资金。(梁细荣)
#p#副标题#e#
【保障低收入家庭生活】 贯彻《中山市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暂行办法》,改进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订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将实行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大力发展福利企业和社区服务业,推行再就业工程,优先解决被保障家庭的就业问题。从1999年1月1日起提高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对象生活水平。1998年全市共发放保障金608万元,2407户共5759人获得了保障,进一步发挥了其社会稳定机制的作用。1998年全市普遍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提早完成国务院要求1999年前实现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何杰斌)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 1998年,发出《关于整顿燃气热水器生产企业的通知》、《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酒和其他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大力清理整顿全市燃气热水器生产企业,严厉查处以制售假酒为重点的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成效显著。(梁细荣)
【全面推行殡葬改革,大力加强殡葬管理】 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和全省殡葬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殡葬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殡葬管理法规,在原有《中山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山实际,制订《中山市殡葬管理办法》和《中山市殡葬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切实加强殡葬管理工作。以提高火化率为重点,全面建立健全殡葬管理机构,逐层落实殡改管理指标,逐级建立管理工作责任制,5月1日起全面禁止土葬,开创了中山市殡葬管理工作的新局面。1998年全市火化率为47.3%,比1997年提高19.3%,较好地完成省政府下达中山火化率40%以上的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何杰斌)
【对口扶持】 开展“创高产、高收入”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以小榄镇为试点,资助15万元与东源县涧头镇开展“创高产、高收入”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围绕水果、水稻、茶叶、香菇以及生猪、三鸟、塘鱼、蜂蜜等种养项目,设立12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性大奖,以管理区为单位设立干部组织发动工作奖和获奖数量最多的优秀工作奖,全镇参赛农户数达1055户,占全镇总户数的38.25%,参赛项目2289项。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组织300万尾虾苗送到东源县仙塘镇,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到当地传授养殖技术,使当地的养殖虾场亩产量比上年增50公斤,为发展养殖业创造了基础。继续开展希望工程等助学、助养活动。小榄镇每年拨出专款5万元作为助学金,支持涧头镇12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坦洲镇增加扶持当地12位特困生;东升镇连续2年资助三河镇96名特困户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就读;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捐助希望工程款27.75万元,资助失学儿童228名。此外,邮电局支持东源县邮电局建设资金以及安装电梯款合计195万元,市建委、火炬区分别资助20万元,用于建设水电站,市民政局支持东源民政局10万元等。1998年,全市有关单位资助对口扶持单位发展生产和希望工程款共计309.55万元。(梁财胜)
【信访工作】 1998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67件(次),比上年增加4.66%;发生5人以上群众集体到市委、市政府上访114批2483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111.1%和144.6%;发生5人以上集体到省委、省政府上访21批241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61.5%和123.2%,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列第15位,是全省控制群众集体越级上访比较成功的地区之一。全年群众信访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农村基层干部问题、农村征地遗留问题、金融集资问题、劳动工资问题等。
全年办理上级交办要求报处理结果的信访案件6件,编写信访情况通报4期。(冯镜华)
附:1998年市政府领导名单
市 长:黄子强(1998.2止)
陈根楷(1998.2起)
副市长:吴锐成 陆国良 吴章贺
吴泽球 姚本棠 王广泉
1998年中山市信访情况一览表
项 目
|
1997
|
1998
|
比上年增长(%)
|
全年信访
|
1975
|
2067
|
4.66
|
来
信
|
平时来信
|
1317
|
1313
|
-0.30
|
市长专邮
|
50
|
57
|
0.14
|
合计
|
1367
|
1370
|
0.22
|
来
访
|
平时来访
|
268批
1067人次
|
232批
1820人次
|
-13.43
70.57
|
市长接待日
|
340批
935人次
|
465批
1704人次
|
36.76
82.24
|
合计
|
608批
2002人次
|
697批
3524人次
|
14.64
76.02
|
市领导阅批来信及信访材料
|
594
|
442
|
-25.59
|
5人以上集体上访
|
54批
1015人次
|
114批
2483人次
|
111.11
144.63
|
5人以上到省集体上访
|
13批
108人次
|
21批
241人次
|
61.54
123.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