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1086次 | |||
【机构编制工作概况】 2019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中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改为中共中山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设办事机构中共中山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委编办”),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市委编办落实《中山市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调整市委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新组建和优化政府机构职责,实现市级党政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协同、运行机制高效。改革后,设市级党政机构46个,其中党委机构15个、政府工作部门31个。市委编办制定29个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三定”规定和20个部门机构编制调整文件。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市委编办驻东区松苑路1号市政府大楼6楼。
【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 2019年,中山市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市委编办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担的有关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对外加挂市公务员局牌子。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的新闻出版、电影管理职责划入市委宣传部,对外加挂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牌子。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管理民族宗教、侨务和港澳事务工作,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并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将市外事侨务局(市港澳事务局)的侨务、港澳事务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加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港澳事务局、市侨务局牌子。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机构限额。将市外事侨务局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归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行使。不再保留市外事侨务局。市委老干部局由在市委组织部挂牌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组建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对外加挂市国家保密局、市密码管理局牌子,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理顺市档案局(市档案馆)职责,将市档案局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对外加挂市档案局牌子。市档案馆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与市档案馆合并设立的市档案局。不再保留市社会工作委员会。
【市监察委员会组建】 2019年,中山市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整合市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的职责以及市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市监察委员会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不再保留市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
【市委议事协调机构调整设置】 2019年,中山市调整市委议事协调机构。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组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组建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局。组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为其办事机构,对外加挂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其办事机构,作为市委工作机关。在市外事侨务局的外事工作职责基础上组建市外事局,与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改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
【政府机构职责优化和重新组建】 2019年,中山市整合和优化政府机构职责,新组建政府机构,设政府工作部门31个。 整合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局的配合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务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资源管理职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不再保留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城乡规划局。 整合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局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务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等,组建市生态环境局。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 整合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局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市水务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业渔政管理职责,组建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牌子。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不再保留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整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文化、广播电视管理职责和市旅游局的行政职能,组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不再保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 整合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的老龄工作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组建市卫生健康局,并承担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整合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军队有关职责,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整合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市水务局的水旱灾害防治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职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等职责,防汛抗旱防风、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指挥部(委员会)职责,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整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管理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市商务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相关职责等,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整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局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医疗救助职责等,组建市医疗保障局。 整合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局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职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政府信息化建设管理职责,相关机构的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利用职责等,组建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不再保留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整合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城市更新改造相关职责以及相关机构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职责,组建市城市更新局(副处级),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重新组建市司法局,市法制局职责划入市司法局,不再保留市法制局。重新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划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职责,加挂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优化市发展和改革局职责,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的组织实施重要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以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有关电力能源管理、节能管理职责,相关机构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行政职能等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市粮食局更名为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市发展和改革局挂牌。优化市审计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局的重大项目稽查职责,市财政局的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职责,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责等划入市审计局。优化市科学技术局职责,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外国专家管理职责划入市科学技术局。优化市交通运输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局的综合交通建设管理相关职责,相关机构公路管理的行政职能等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更名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更名为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政府金融工作局更名为市金融工作局,由在市政府办公室挂牌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信访局由在市委办公室挂牌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 2019年,中山市开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推动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将市旅游局、档案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公路局、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卫生监督所、能源统计办公室、殡葬管理所8个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行政职能以及相应的机构、编制和人员并入机关。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市人大机构改革】 2019年,中山市深化市人大机构改革,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人大对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等的监督职能,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在整合相关专门委员会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将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增加配合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察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机统一等职责。
【市政协机构改革】 2019年,中山市深化市政协机构改革,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在整合相关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市属事业单位绩效考评】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编办对市属151个事业单位开展2018年度绩效考评,针对履职成效、管理效能、服务效果和创新创优“三效一创”情况,经考官组评分、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服务效果公众评价等环节,形成考核结果,编制《2018年度中山市市属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考核与评价分析报告》报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该次考评评定优秀市属事业单位27个、良好46个、合格78个,考核结果与事业单位年度绩效奖励挂钩。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地核查】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编办开展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地核查,通过召开座谈会,调取人员任职文件、工资发放明细表等有关资料,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信息比对,现场查看机构挂牌等方式,全面核查各单位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及使用、领导职数及配备等情况。督促有关单位限时整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中山市2018年度机构编制统计工作获省委编办表扬肯定。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小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进中山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结合小榄镇实际,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县级管理权限依法赋予小榄镇行使,共赋予县级行政职权325项。优化小榄镇党委和政府机构设置,在保持原有行政架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整合下放小榄镇管理的市直部门派出机构与镇本级有关机构,优化设置综合性办事机构13个、事业单位14个。组建小榄镇审批服务局,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分类设置工程项目、商事登记、人社服务、产权交易等8类综合窗口。整合下放小榄镇管理的市直部门派出机构和小榄镇承担的全部行政执法职能,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行综合执法,统一行使各领域执法职能。 (廖珂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