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从一纸诉状谈到传统榨油工艺
【作者】曾楚燕 【文章来源】中山市档案局(馆) 【成文日期】2017-06-19 【点击率】2221次

    从民国三十一年到三十三年的三年间,位于民生中路二〇八号的大德堂药材店的天台已经被烧了四次了,店内与邻店广美香油榨店共用的那面墙裂了一条大缝,隔壁的依旧传来“咚咚咚”打榨的声音。店主无奈,于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16日,大德堂药材店店主雷黄氏,一纸诉状将邻店广美香油榨店诉至警察局,除了以上情况外还状告广美香油榨店超时开工,妨害公共安宁。
    如果你见过传统的木榨油工艺,或许你就可以理解雷黄氏的无奈了。过去,没有大机器生产食用油,食用油的制作靠的依然是传统的手工榨油工艺,用的是木榨机。
    以花生油的制作为例,从花生到食油大致可分为以下七个步骤:一、将花生脱壳,取出花生米;二、将花生米碾成粉末;三、花生米碾成粉末之后用一个大木桶蒸熟,蒸熟的粉末填入竹箍中,做成胚饼,晾干待用;四、隔天将胚饼脱出,粉末重新打碎,然后烘炒粉末,再填入铁箍,制成一块一块的胚饼;五、入榨,将胚饼装入木榨槽里,槽的一边装上木桩,插上木楔;六、开榨时,掌锤的师傅敲打木楔,木桩挤压油槽中胚饼,一缕缕金灿灿、香喷喷的花生油便从油槽中间底下的小口缓缓流出,为了让夹在胚饼中间的花生油沥干,压榨一段时间后还需要松一松,慢慢地加木桩或夹板,再进一步打榨;七、待油几乎榨尽,就可以出榨了,先撤木楔,再撤木桩,最后撤胚饼。
    当然,不同的油料作物和店铺,其工序或有所差异。传统的榨油工艺工序复杂,噪音大,榨一槽油所需时间也比较长,同时广美香油榨店店主的供词中就有透露,当时整个石岐榨油行业使用的均属此类木榨机。
    回到案件中,前面提到广美香油榨店“咚咚咚”的声音就源于打榨时发出的声响,由于榨机和墙壁距离太近且是单砖墙,难免有连带震动墙壁,造成倒塌危险。另一方面,无论是蒸粉还是烘炒花生都需要用锅炉,虽然之后广美香油榨店店主一再否认大德堂药材店天台的火灾与本店有关,但后经警察厅实地考察发现,广美香油榨店烟通确实太低,存在隐患,故最后判决勒令广美香油榨店加高烟通,并赔偿大德堂药材店天台两次起火的修补费用。原告自行修复墙壁裂缝,油榨店负责加固两店间公共墙面,并将榨机撤离墙面至少两尺距离。而原告状告广美香油榨店超时开工一事因双方各执一词而未成遂。
    现代社会的榨油行业已实现工业化,只有少数乡村地区尚存这类传统的榨油工艺,对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说,由于榨油工艺较传统给邻居造成不便,也实属无奈。虽然如今看来,这工艺已然落后,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里,体现了祖辈们对生活不懈追求的勤劳和智慧。

 

具呈雷黄氏状告邻居广美香油榨店一案诉状(中山市档案馆藏)
 
传统木榨油机(摄影:曾楚燕)
 

传统木榨油机(摄影:曾楚燕)
 

案件查办结果(部分)(中山市档案馆藏)

 

上一篇: “嫁人就嫁糖厂的小伙”——中山糖厂的辉煌30年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饾中秋,中山人的美食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