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 简况 2006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和省委书记张德江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实施“警钟长鸣、查漏补缺、网络安全”三项工程,构筑保密思想、管理、技术三道防线,全市保密工作态势良好。 召开保密会议 3月29日,召开市委保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传达全省保密委(办)主任保密局长会议精神和张德江对保密工作的指示,总结2005年全市保密工作,审议通过市委保密委员会2006年工作要点和工作部署。市委副书记、秘书长、保密委主任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宣传教育 4月27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带领机关干部144人到深圳市参观广东省窃密泄密案例暨保密安全技术演示会。7月,开展贯彻省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全市举办座谈会、学习会58场,播放《佟达宁间谍窃密案》保密教育片68场次,教育2056人。配合市人事局、党校、行政学院举办党政机关干部保密教育培训班2期,培训初任国家公务员450人。分别为市府办、交通局举办保密业务知识讲座。将16项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编成《中山市保密工作制度汇编》,印刷500册发至各单位。利用市国家保密局网站和《保密工作简报》反映全市保密工作动态,宣传保密法规知识,介绍保密管理经验,提高干部群众的保密意识。年初,市保密局被评为2001~2005年度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保密管理 开展确认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审核94个市属机关单位的71个保密要害部门,144个部位和460名涉密人员,报省保密局审批确认。6月,协助市教育局做好高考保密工作,制订保密方案,成立考务保密工作小组,建立协调应急机制,严格检查市招生办和全市9个高考考场的保密室,落实保密管理措施,安排专人负责运送试卷、分卷等环节工作,防止失泄密。9月,协助市司法局做好国家司法考试安全保密工作。10月,检查验收市人事局保管的全国统一专业资格考试试卷保密室建设的安全保密工作。市委办和市府办联合制定市保密技术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贯彻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保障发展的方针,建立保密技术防护和监管体系,基本实现保密技术现代化。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将市委办、市府办和纪委使用的涉密计算机纳入全省统一监管范围,开展涉密计算机违规上互联网实时监控试点工作。市保密局、公安局与国家安全信息产业局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制定联合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检查的工作制度(试行),整合保密技术力量和资源,加强检查和监督党政机关和重要部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更新互联网信息保密检查工具,购置计算机终端保密检查工具和网络保密检查取证系统,增强保密技术检查能力。12月,开展年度保密工作检查,检查贯彻落实保密会议精神和《工作要点》的情况。 组织建设 1月,经市委常委会审定、市编委批复,重新明确市保密局为副处级建制,隶属市委办管理。7月,成立市保密委保密技术专家领导小组,成员由市保密、经贸、公安、国家安全、科技、电信、供电、人民银行、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和移动通讯公司等10个部门和单位选派12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组成,为各单位提供保密技术指导、检查和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查审批等技术支持。组织2003~2005年度保密工作先进单位的负责人和先进工作者共52人到梅州市调研,交流保密经验。市委党校被评为全国“四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市公安局被评为2001~2006年度全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市保密局何武强、东区办事处陈远旋被评为2001~2006年度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工作者。年末,经保密工作业务知识培训考核获取《保密工作岗位资格证书》的专(兼)职保密干部共580人,其中经管国家秘密的127人已注册备案及申领保密岗位补贴。(黎国强)
附:2006年市国家保密局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陈程洪(5月止) 何武强(5月起) 副局长:廖国涛(3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