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陈锦君 【文章来源】中山市档案局(馆) 【成文日期】2017-03-09 【点击率】2188次 | |||
三月,是一个纪念的月份。它是传承雷锋精神的日子,它是维护妇女权益的日子,它也是缅怀伟人孙中山的日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让我们来看孙中山在周而复始的年华流转间如何度过这充满生机的三月。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3月1日,孙中山与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会晤。此后又多次到日本领事馆争取日本政府支持,表示计划先在两广成为“独立共和国”,以逐渐统一中国。 3月13日,孙中山与杨衢云等在香港策划攻取广州的行动。16日,孙中山与杨衢云等讨论起义计划。七月初八日(8月27日),兴中会制定重阳起义计划。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3月4日,香港英国当局颁布对孙中山的驱逐令,5年内不得入境。 ![]() 关于香港给予孙中山驱逐令的理由(部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3月1日,孙中山在英国伦敦《双周论坛》上发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一文,主张对中国进行根本性变革,呼吁英国及其他列强对中国革命保持善意的中立。 ![]() 孙中山在伦敦《双周论坛》上发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一文的部分内容。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3月4日,孙中山应日本政府要求离开该国。同盟会总部工作由黄兴负责。 ![]() 1907年3月,在越南河内时的孙中山。 1907年3月,孙中山赴越南,先是在西贡晤见广西三合会首领王和顺,收王氏为同盟会员,并偕其经海防抵河内,在甘必达街62号设立总机关,领导粤、桂、滇武装起义。此间,河内、海防、南圻等地相继成立了同盟会分会。孙中山在旅越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派许雪秋、余既成赴广东潮州,派邓子瑜至惠州,谋划起事。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 1908年3月1日,孙中山(第二排左六)与印尼华侨黄甲元等在新加坡晚晴园。 3月27日,黄兴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率旅越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余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发动钦州马笃山起义,经几次激战,队伍增至600余人。义军在钦廉上思一带转战40余日,屡创清兵,后因弹尽粮绝,退入越南。
清宣统一年(1909) ![]() 1909年3月2日,孙中山致宫崎滔天(寅藏)函,谈及防城、河口、镇南关等役失败,表示将赴欧洲筹款。
清宣统二年(1910) 3月28日,孙中山抵美国檀香山,改组兴中会组织为同盟会分会。
民国元年(1912)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于南京召开全体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 ![]() 1912年3月5日,孙中山(前中)在南京出席追悼粤中倡义死难诸烈士大会。 ![]()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布实施由临时参议院通过由孙中山起草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2年3月20日,孙中山(前排右三)参加苏、皖倡义赵(声)、倪(映典)、熊(成基)、吴(樾)等烈士追悼会。 ![]() 1912年3月20日,孙中山(前排右三)参加苏、皖倡义赵(声)、倪(映典)、熊(成基)、吴(樾)等烈士追悼会。 ![]() 1912年3月25日,内阁总理唐绍仪抵南京组织新内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与唐绍仪在总统府前合影。 ![]() 1912年3月29日,孙中山出席临时政府各部总次长、卫戍总督、各军师旅司令官举行的饯别宴会合影。 左起前排:胡汉民、唐绍仪、孙中山、黄兴、汪精卫;
二排:景耀月、蒋作宾、徐绍桢、钮永建、居正;
三排:魏宸组、蔡元培、吕志伊、但焘、朱卓文;
四排右一黄复生、右二王鸿猷。
3月31日,孙中山出席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发表关于民生主义和社会革命的长篇演说。 ![]() 1912年3月31日,南京同盟会会员在江苏南京为孙中山辞职举行饯别会时合影。孙中山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的演说。
民国2年(1913) ![]() 1913年3月,孙中山(前排右三)与日本友人合影。 ![]() 1913年3月1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出席留日三团体欢迎会并发表演说。 ![]() 1913年3月4日晚,孙中山在东京设宴答谢日本各界人士,牧野外相等内阁阁员应邀出席。 ![]() 1913年3月7日,孙中山在日本横须贺参观日本海军基地时,与海军镇守使山田彦八司令等合影。 前排左二为宋嘉树,左四为孙中山,左六为马君武,左八为山田纯三郎。
![]() 1913年3月8日,孙中山(第二排右四)在日本名古屋与中国留学生合影。 ![]() 1913年3月9日,孙中山在日本京都与中国留学生合影。 ![]() 1913年3月10日,孙中山(前中)自日本京都经奈良赴大阪,中午到达奈良郡山时出席柳泽保惠伯爵举行的招待会。 ![]() 1913年3月11日,孙中山参观大阪每日新闻社。 左起前排:宋嘉树、孙中山、社长山本彦一、戴季陶;后排:山田纯三郎、经济部长对马健之助、菊池良一。
![]() 1913年3月12日晚,孙中山在日本大阪出席中华民国商务总会和实业家联合欢迎会。 ![]() 1913年3月14日,孙中山出席神阪国民党支部长吴锦堂在其别墅“移情阁”所设的午宴。 左起前排:李文权、郑祝三、戴季陶、马君武、孙中山、吴锦堂、宋嘉树、何天炯、泷川弁三、三田纯三郎;
后 排:杜章均、王守善、吴启藩、汪吉人、草鹿甲子太郎、潘霖生、陈源来、杨寿彭、王敬祥、马子衡、陈鉴周、马聘三、关蕙荃。
![]() 1913年3月14日,孙中山参观日本神户川崎造船所埠头。 右起:川崎造船所成员、四本万二、孙中山、郑祝三、何天炯、副社长川崎芳太郎、领事王守善。
![]() 1913年3月19日,孙中山抵达日本熊本,在日本友人宫崎寅藏住所与其家人及亲属合影。 ![]() 1913年3月19日,孙中山书赠宫崎寅藏的横幅。 ![]() 1913年3月20日,孙中山(前排中)在日本熊本与中国留学生合影。 ![]() 1913年3月22日,孙中山抵达日本长崎时与日本友人合影。 ![]() 1913年3月22日孙中山在日本长崎获悉宋教仁在上海被刺消息,3月23日参观长崎三菱造船所后,下午即乘船返国。 图为孙中山(前排右三)参观长崎三菱造船所时留影。
民国6年(1917) 3月9日,孙中山分别致电北京参众两院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David Loyd George),反对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5月,孙中山口授朱执信撰成《中国存亡问题》,并印发各地。 ![]() 孙中山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电文(节选) 3月中旬,孙中山致函圣彼得堡,祝贺俄国二月革命获得胜利。
民国7年(1918) ![]() 1918年3月,孙中山伉俪与大元帅府职员合影。 前排左起:周应时、蒋介石、邹鲁、冯自由、徐谦、宋庆龄、孙中山、林森、黄大伟、邵元冲、胡汉民、廖仲恺。 ![]() 1918年3月,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在广州大元帅府。
民国8年(1919) 3月7日,孙中山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书》。
民国9年(1920) 3月18日,孙中山致电陈炯明,告其讨伐桂系的军事计划。
民国10年(1921) 3月6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广州特设办事处演讲,论述三民主义的内容。 ![]() 三民主义概要(孙中山先生亲笔所述,国民党北平特别市政府存,张继编制) 3月20日,孙中山在广东教育会作《五权宪法》演讲。 ![]() 孙中山墨宝:五权宪法草案。(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民国11年(1922) 3月8日,孙中山致函廖仲恺、曹亚伯,指示联合德国应注意的事项。 ![]() 1922年3月8日,孙中山致廖仲恺及曹亚伯函,告知安排德国前使大辛慈来华事宜。 3月21日,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在广九车站遇刺,2天后因紧急救治无效死亡。26日,孙中山在桂林大本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挥师回粤,改道赣南北伐。
民国12年(1923) ![]() 1923年3月5日,孙中山任命宋子文为中央银行筹备员的命令。 ![]() 1923年3月6日,孙中山任命李烈钧为闽赣边防督办、蒋介石为大本营参谋长的命令。 3月31日,孙中山从广州东郊农林试验场迁至广州河南士敏土厂办公,并在士敏土厂宴请港商,商谈借款。
民国13年(1924) 3月2日,孙中山致函全党同志,解释国民党改组原因和实行“联俄”及容纳中国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意义。 3月9日,孙中山开始在原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系统演讲民权主义。
3月间,孙中山将原属中央直属的粤军和东路讨贼军统一改编为建国粤军,设4个师和若干独立旅,任命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介石为参谋长。 ![]()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燕塘对粤军官兵训话。前左二为孙中山,左一为许崇智。
民国14年(1925) 3月2日,孙中山发布嘉奖东江前敌将士令。 ![]() 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嘉奖东江前敌将士令(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 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国事、家事遗嘱及致苏俄政府遗书。 ![]()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1日签署的致苏联政府遗书原文。 ![]()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1日签署的国事遗嘱。 ![]()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1日签署的家事遗嘱。 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一代伟人孙中山逝世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 ![]()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在北京辞世。
|
|||
|
|||
|